晚唐新气象_岐山下破碎的野心-李茂贞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岐山下破碎的野心-李茂贞2 (第2/2页)

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守中书令。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春正月,李茂贞入朝,名义上拜谢昭宗的赐封,实际上却“大陈兵自卫”,完成了对中央的一次示威。

    唐朝终究养虎为患,自己培养出了一处近在咫尺、威胁最大的强藩。自此,“茂贞尽有凤翔兴元洋陇秦等十五州之地”3。朝廷削藩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李茂贞的野心却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岐国在胜利中不断地扩张着,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上又踏出了一步。

    三、动乱的关中

    李茂贞几次得手,基本控制关中后,开始干预其他官员的任免,籍此扩大自己的势力。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二月,河中节度使4王重盈死后,其子王珙与其兄王重荣之子王珂争立。保义节度使王珙发兵攻击王珂,并上表声称王珂并非王家亲子。王珂立即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

    由于河中镇位于京师之东,仅一河之隔。此时,李茂贞已经拥有京兆府四周的凤翔、泾原、兴元、鄜坊\四镇,静难节度使王行瑜以及拥兵同华二州的韩建等藩亦依附于他。如此,他从北、西、南三面对京师地区已经构成了一个新月形的包围区,如果再控制河中镇,那他就可以将京师地区完完全全地合围于自己的控制区中,这对他实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他还能扼住潼关要冲,拒险而守,防止其他关/东/军阀入侵关中,与他争夺皇室。

    而位居河中的李克用,考虑到河中镇坐拥晋、绛诸州,正处于他南下从争天下的要冲,占有此地,即可沿汾水入黄河,渡而入关中,不必再争潼关。由于他的部队主力是沙陀族的骑兵3,因此攻打潼关这样的险要之地实为不利。对他而言,不应该放弃任何便利的、可以迅速推进到关中平原的机会。

    双方的利益在此发生严重的碰撞。

    而河中镇的两位当事人,王珙与王珂,无疑也看到了岐、晋二镇的目的,纷纷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势力,以击败竞争对手。

    王重荣生前一直是李克用的盟友,王李二人私交不错,王珂又是李克用的女婿,自然向求援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泰山。于是,李克用上表朝廷,要求赐王珂节钺,任命他为河中节度使。

    王珙则感到了压力,便转而求救于李茂贞,“厚结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三帅,更上表称珂非王氏子。”李茂贞同时也要求以王珙为河中节度使,并将王珂迁到陕州。

    昭宗此时对李茂贞早已怀恨在心,并且不能容忍他进一步壮大。故而借口已经答应了李克用的请求,将岐方的表章否决了。

    王行瑜立即行动,命令他的兄弟,驻守同州的匡国节度使王行约进攻河中。李茂贞等人也采取了同步的动作,在王珂向李克用求救的同时,岐军万余精兵向京师前进。乾宁二年五月甲子,岐军到达长安,未遭任何抵抗。

    占领全城后,李茂贞立即诛杀了一批不利于自己的官员,胁持昭宗,解除了王珂河中节度使的职务,任命王行约为陕州刺史,以控制潼关附近地区。同时,由于昭宗多次具有威胁性的行动,李茂贞开始有了废黜昭宗,拥立吉王李保的打算。但是,这一计划因为李克用的起兵而中止。

    李克用在得知岐军入京的消息后,立即调动包括少数民族骑兵在内的主力部队,决定南下河中,避开潼关,从东部渡河入关。在行军的同时,上表要求讨伐李茂贞等,也就是向他示威。李茂贞立即留下养子李继鹏率二千兵马宿卫,自己回镇调度。六月,李克用攻陷绛州,杀死支持王珙的州刺史王瑶。七月,到达河中府,与王珂会合。

    已经回到本镇的李茂贞得此消息,感到李克用渡河之势在所难免,并且王行约的部队已在与李克用的交锋中已经覆没,同、华二州势将失守,京师已不安全,便计划将皇帝劫往自己的大本营凤翔。

    执行这一计划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宿卫京师的李继鹏身上。七月戊午晚,留守京师的部队内部发生了混乱,相攻于城内,大掠市坊。李继鹏想借机强行将昭宗劫往凤翔,甚至火烧了宫门。但劫驾的计划却被及时赶到的盐州4雇佣军破坏了。岐军兵少,处于劣势,只得撤回凤翔。昭宗逃出了起火的都城,往投李克用。

    形势开始变得对李茂贞极为不利,李克用与王珂的联军已经进入了关中,铁骑驰骋。韩建驻防的华州已被团团包围;而王行瑜部也正忙于应对李克用部下的进攻,受阻于梨园寨。以步兵为主的岐军面对如此之盛的沙陀骑兵是丝毫没有胜算的。为避免在错误的时机作战,遭受更大的损失,李茂贞只能像当时唐昭宗杀杜让能以自保一样,寻找一只替罪羊。于是,“斩继鹏自赎。”1

    李克用击破王行瑜之后,还军屯于渭北,上表要求乘胜击灭李茂贞。唐昭宗却出于希望藩镇相互制约的考虑,以茂贞近京师,而克用远在河东,有事不济;且茂贞已斩子自赎为借口,要求河东退兵。李茂贞、韩建亦不断地上表谢罪,希望避开李克用的兵锋。李克用发现朝廷已经怀疑自己,不便多言,也就同意罢兵,撤回河东。临走丢下一句话:“唐不诛茂贞,忧未已也!”2

    “克用既去,茂贞骄横如故,河西州县多为茂贞所据,以其将胡敬璋为河西节度使。”3

    乾宁三年六月,李克用与朱全忠为争夺河北而于魏博镇发生激战,无暇西顾。李茂贞此时发现唐中央在神策军之外又建新军,故趁势以此为借口,再次发兵长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