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78) 后果 (第3/4页)
尽快熟用。”言及于此,林杉一转手,将手弩箭匣里余下的三杆短箭射空,然后立起敞开的箭匣展向众兵士,接着又道:“箭矢的装填,虽然比较简单,但也要熟学才能熟用。箭匣的底部,有六道浅槽,依此装填,尽可能平整,才能防止卡箭或者拉空弦,这是熟练自通的技巧,我就不多加讲解了。” 台下大部分兵士的脸上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情,更有几人跃跃欲试,想要立即拿上弩去cao场苦练一番。 林杉的目光最后落在那本为提问而起身,此时却一脸呆愣、浑然忘了自己还想问什么的小兵身上,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如果一定要论这种手弩以何种阵列参战,目前我能解答的只有一条,手弩将会作为骑兵的基础武器配备。但它的功能多变,亦不排除在其它战阵中出现。正如在座诸位,谁能说你们今日身为步卒,今后就不可能参与骑兵阵列?人创造了器具,怎能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限制行动? 但是。关于阵列问题,不是一个念想,一时冲动就能决定的,需要依战地性质、敌方兵种组合的差异来量定。这是身为将帅者需要劳心思索之事。为将者需要你们信任,必不会使你们枉然赴战。” 林杉一番长话说完,目光还一直落定在那小兵脸上。 那小兵好半天才恍然回神,心中似乎有许多话急于出口,但一开口却只道出了一个字:“我……” 就在那小兵支吾着道不出一句完整话语的时候,围坐台下的众兵士里,忽然又有一人长身站起。他这般突然动作,腰侧挂着的军刀,刀柄上一串古怪的铁环摩擦撞击得一阵叮当响,响声有些沉闷。却吸引过去不少目光。 众人得见又是一个身不载甲之人,虽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与其目光一触,却无人敢心生轻慢。大部分人只是隐觉此人来头不小,绝非只是一介小兵。而紧接着,有几个以前随王炽在北疆征战过的老兵便将他认了出来。 “啊!是皇上!” “万岁!” “万岁!万岁!” 南昭皇帝王炽终于肯从人群最后站起身,不再继续若无其事的伪身成小兵听讲。他这一往台上走去,台下的兵士尽皆sao动起来,但又很快恢复了整齐方阵,齐齐大礼跪拜,开始有些凌乱的颂呼声很快也整齐一致。可见此路军士纪律性之强悍。这批兵士本就是王炽从各路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此时眼见他们的自控力如此强悍,王炽心里很满意。 站在高台上,王炽先抬手示意众将士平身,然后在千余双眼睛的注目下,双手扶起面前的林杉。 林杉起身抬头。眼中浮过一丝惊诧。 王炽悄无声息掺和进听讲的兵士中,这是他以前在北疆时常做的事。只是现在大家的身份变了,地点也变了。这里不是北疆王家军团大本营,四周会不会有突发的危险都是未可知之事。而王炽身为一代君王,肩膀上的担子又比以前重了不知多少。万不能有丝毫闪失,有些事真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意而为了。 林杉心中的忧虑,王炽是知道的,但他同时也知道,像刚才那样掺和进普通兵士中的机会,恐怕随着时光日渐往后推移,他愈发难再拥有,所以他并不后悔刚才那有些失仪的行为。 王炽看着在面前站起身的林杉,脸上极快地浮过一丝微笑,随即隐没。 林杉会了意,并不多言,缓步行至王炽身边,在稍后一步的位置站定。 王炽一手挽袖在腰侧,另一只手按在随身携带的铁环刀柄上,在高台中间站姿如一株青壮松柏,俯视着台下众兵士。说是高台,实际上因为材料有限,台面修得离地只有三尺左右,但王炽这么站上去,自有一种睥睨之姿,与刚才林杉讲解新军械时的气质截然不同。 林杉给人的感觉是平缓均匀的,正如他希望将新军械的功用均匀的讲授给每一个兵士。而王炽给人的感觉是一派威压,他是帝王,只需要兵士服从号令。 居高临下的目光在众兵士各异的脸庞上拂扫数遍,王炽握着刀柄的手忽然握紧,随着刀柄一串铁环震颤发出沉厚响声,王炽雄浑如钟的声音由丹田向膻中提升的劲气所携推出,震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打青川,战一群流寇,后防由朕亲自监领,国朝给你们提供最好的军械,还有甚质疑?” 台下一片寂静,但众兵士眼中都隐有明焰。 王炽眉峰微扬:“朕等着你们凯旋!” 台下众兵士间气氛猛地一滞,旋即喧天呼吼传出: “战!战!战!” 之前在演武场山呼万岁之时,中军帐那边的御前卫队就已经开始朝这边跑步过来了。此时在台下喧天战意腾起时,那一行十几名御前刀卫已经靠拢过来。王炽在身份展露后,本也不打算在场间多作停留,便侧目看了林杉一眼,没有多言,随刀卫的护送回了中军帐。 众兵士又是齐齐跪拜。 待王炽的身形消失在重重营帐间,演武场这边的激动气氛也渐渐平静下来,不远处。负责演练手弩辅助游击战的三队也到了。右路军三队全员未动,是直接从北大营挪过来的,一直由林杉亲自带领cao练,是对所有新军械最熟用的一队兵士。在最近这几天讲解新军械的过程中。末了都会由这支队士演练一遍,好叫刚刚接触这些陌生军械的兵士从实战上也体会一遍,这些武器的用法和威力。 演练手弩时用的箭矢全是木质钝头,但未免误伤双眼这样脆弱又重要的部位,三队的兵士照旧全部戴上了藤条编织的全封闭头盔,但藤条间的细缝又不会阻碍视线。 检查完演练用的手弩,三队的人又分成敌友双方,各站一边。伪敌方手拿刀、矛类兵器,亦皆为钝木质,众人排一字方阵。友方则多为手弩配刀。并且是两到三人一组,散开在场间,宛如平地上一簇簇杂草,这样陌生与熟悉的兵器混杂在一起,初看只觉颇为怪异。 然而“战事”一开场。人数平衡的敌友双方,胜负近乎立见分晓。 果然如林杉所言,手弩的射程虽然有限,但在近距离遭遇战中,这种武器发挥起以寡敌众的优势,还是非常骇人的。 伪敌方初登场,就被一排弩箭撩翻约三成兵力。一字阵变得稀疏起来,处处漏洞,冲阵之力顿时削了一层锐气。等到双方开始拼刀枪,友方分流几名弩手,略后退数步,除了伺机射杀对方的弓箭手。手弩的近距离平行射线,亦能如细针钻孔般,射杀捣毁伪敌方为其弓箭手拼搭的盾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