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78) 后果 (第2/4页)
的放松,便只是一个人的气质问题,而非错误。 不会成为团体负担的特立独行,是能得到包容的。 在老兵心里。这位时隔多年再会的林大人虽然消瘦憔悴了很多,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觉得,能与这位大人会聚青川,他们只会获得更多的助益。曾经,这位大人带着他们逃出了多少生死战局啊!若非有他带领,如今演武场高台四周围坐的这群兵士里,不知有多少缺席的。 然而。若是林杉能全然了解这群老兵灼然投来的目光里那份期盼的含义,他可能会先苦笑着嘲讽自己一句。 他这几天在演武场讲解军械时不着甲胄,一部分原因的确是习惯使然,但最主要的,还是他穿不起。军部替他量身打造的那套折铁鳞甲属于轻甲行列,但抵抗利器砍刺的品质极佳。不属于重厚甲。可就是这样一套轻甲,总共重量也有接近三十斤,这还是不包括佩剑携弓的重量。 演武场场地有限,要让全军兵士都听一遍他的讲解,最少需要分六天完成。时至今日。他已经讲了三天,每天在这高台上站五个时辰,将数种军械演示一遍,已然感到了疲倦。三年前在京都的冒险行事,对他的身体造成的损害至今未能完全复原,但战事不能再拖延了,他必须行动。所以为了不影响战事安排,他除了强行使自己振作,再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在能节约体力的地方不做消耗。 在台下那名兵士的质疑声落下时,台上的林杉并未回答,而似乎是在沉思什么。 倒是站在他身边的一名裨将浓眉抖动,开口说道:“弩箭与弓箭虽然都是射击类军械,但在用途上略有区分,只有用到恰当的战阵中,才能见其威力。”接着,这裨将就将昨日对另一个同样提过此问的兵士解答过的话重述了一遍。 言毕,这裨将看向林杉,恭声询道:“参军大人觉得卑职所述,可有遗漏?” 林杉收回神思,微微一笑,说道:“并无,你讲得很仔细,看来已经透析了此手弩的功用,这很好。” 裨将心下微喜,同时又有些疑惑地道:“那么参军大人刚才是在为何事伤神?” “无事。”林杉脸上笑容渐敛,本想盖过此事不提,但在沉默了片刻后,他还是对那裨将道了句:“是关于手弩的改进,此事一时片刻恐怕无法得出进展,进行下一场吧。” 那名裨将连忙应声,招呼几名百户长去整理搬运下一个待介绍的新军械。 很快,一个武器架子被搬上来,奇怪的是,架子上除了挂有一把刀,还有一个类似木棍的东西。 林杉刚取下那架子上的刀,正要开始新一轮的讲解,就见刚才那个质疑弩箭的兵士又站了起来,依旧是先行了军礼,然后恭声问道:“军师大人,小人始终有一事不明,依旧是关于那弩箭,还请大人恕小人冒犯直言。” 话至此处,那小兵顿了声,目光在林杉和他身边那名裨将身上移动一个来回。 “请讲。”林杉随手将刚刚取下的那柄刀又挂回刀架上,紧接着又指示身边那本就是给他做讲解负手的裨将,再取一把弩箭来。 “参军大人必定知道,军中是分兵种的。”那名提问的小兵吞了口唾沫,集中精神抚顺脑中诸多头绪,想让自己的话说来尽可能显得条理分明些,“投矛兵,盾兵,重甲骑兵……这些都是分派类别的。弓箭手也在其列,只是不知道这弩箭属于哪种阵列?小人刚才听了夏将军的讲解,还是不明白,这类轻奴下发到军中。会以何种阵列参战呢?” 此话一出,台下众兵士间立时发出一阵议论细声,显然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而与此同时,周围十几个监领军纪的百户长、副将却皆是变了脸色,因为这小兵不知不觉言及了不可喧言的战略话题,但此时在场众人的兴趣向往又一齐被点燃了。 “阵列是多变的,此为不可一言断定之事,唯一不变的是你们手中的武器。在没有熟知你们依仗杀敌的武器之前,在多余的事情里耗费过多精力,是得不偿失的作为。”林杉的话说到这里。那名帮他取弩箭的裨将夏源岐回来了。林杉接过他递来的弩箭,一手握紧弩柄,另一手屈指在弩身几个勾挂,箭匣开启。他握着这半开启的弩箭,对台下众人接着说道:“你们真的已经了解这种兵器了吗?我希望你们在我讲解的时候。注意的重点在兵器的功用上。” 台下站起身发问的那个小兵身形微微一颤。 “这种手弩的射程和穿透力的确不如长弓强悍,但它胜在发射量、携带量、填补速度远超长弓。在短兵相接时,携带这种兵器的军队,有着极大概率以少胜多。今次青川开战,因为战地山险林密,会用到这种手弩的地方更多。在我看来,这将是游击作战中杀伤力不俗的兵器。”林杉这番讲解完。侧过脸又对身边的夏源岐说道:“源岐,叫三队的人来,演练一番。” 夏源岐领命去了。 “目前,手弩的功用主在辅助,的确还不能算是主场兵器,但不要因为辅助二字就心生轻视。”林杉说罢。一只手端起弩箭,朝高台上另一端竖立的三块草靶扣动手弩扳扣,一连三发,分别射中。这时林杉转过脸来又道:“目前军部研制的这种弩弓可以一次填入六支短箭,如果你们面对几个从不同方向围拢来的敌人。自己手里有这一把弩,胜算可大大增加。一把弩在满填状态下,重量与一把空弓相当,它可以单手cao作,并不干扰你们另一只手拿刀或盾,说它是辅助兵器,但若用到恰当时,凭其主攻杀敌也不在话下。” 台下众兵士里发出一阵唏嘘声,这与昨天林杉对另一队兵士讲解至此处时得到的情绪反馈大致相当,显然是大部分人已经放下心头那丝虚浮,诚然开始接受这种看起来很单薄脆弱的武器,并渐渐对其产生某种厚望。 人对新事物的认同过程,表现在情绪上,其实是有些相似的。 众兵士拿命上战场,若军方发给他们的武器是把花架子,他们会质疑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林杉有此考虑,才会对所有听讲兵士的质疑提问投以极大的耐心。并且在今天之前,他对此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仅是这手弩的箭矢填装与射击手法,他都练习了不下万次。 “虽然省去了搭箭拉弦的步骤,六次射击一次装填,使射击速度得到很大提升,但因为它是单手cao控,所以与弓箭的使用方法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初练者,在准头上会有不小的偏移,即便是军中使用弓箭的强手,也难避过这段适应期,希望大家勤加练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