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分裂 (第1/1页)
禹州东部。 双方兵马陷入了拉锯战之中。 休整数日的起义军,得到粮草补充之后,便对李瓒的藩王军发起猛攻,一度拿下四座重要城池,气势有如当初江州之战一般。 仿佛藩王军的溃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情。 可就在双方大战的五天之后,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出现在了藩王军阵中。 次日,黄巢大军继续发起进攻,本以为消灭了城中大量敌军,以为能够轻易突破敌军最后防线,却不料一群陌生的敌人杀出,直接杀了个措手不及。 起义军伤亡惨重,仓皇后撤。 双方继续对峙。 而此时此刻,另一条战线,已经接近尾声。 吴王军队在江州南部的战事,已经陷入了完全的被动劣势之中。 李瓒想要将起义军挡在淮江以北的计策,可以宣告失败。 他转换思路,想要等到赵国军队与藩王联军一同击溃禹州流寇后,再一路东进,收复江州以南,进而稳住整个局势。 再得到赵国的兵力增援下,军队打了好几场胜仗,号称击毙流寇数万,将先前被农民军占领的禹州东部城池一一收复。 起义军先前猛烈的势头,被赵国的援军挫败。 黄巢率领部众撤回江州,继续清剿吴王部留下来的残兵,试图稳住整个江州阵线。 此时,将青州与江州之间的地带,较大规模的交战也已经开始。 负责防守江州北部的起义军将领,不顾黄巢的军令,想要趁着齐军防御兵力空虚之际,偷袭青州南部的城池。 起初进攻得利,但齐军很快就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几乎全歼了这支冒进的农民军。 守卫北面的义军势力,其实并非全部听从于黄巢。 在夺下青州以及江州后,起义军接纳了不少农民军势力,组成了“大汉”义军同盟。 以黄巢为绝对核心的义军,在兵力增长到二十万后,内部反而开始分裂。由于黄巢先前撤出青州的命令,使得原本军中的将领,渐渐对这位黄天王抱有不满。 夺权的危机,仍然在黄巢眼前。 本来就不稳定的内部,随着这几日战事接连的失利,更加剧了军队之中的分裂。 三面的义军,仿佛各自为战,完全做不到协同作战。 南线的义军大多为黄巢亲信部众,很快便赢得战事,随即转头增援西线的友军。 但此时的西线战场,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之中。 义军城池失守,撤回江州,组织兵力后,对禹州的藩王军再度发起进攻。 猛攻再度失利,义军已经疲惫不堪,急需休整。 但敌军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机会,一日之后便开始攻城,夺回了江州西面的三座重镇。 倘若再让敌军向东,占据整个淮江两岸的渡口,那就完全将义军南北切割,无法相互支援。 面对此情况,黄巢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放弃淮江以北的江州领土,命令位于江北的所有部众后撤,转而固守江州南部,集结所有兵力。 进攻赵国。 齐国的起义军,去攻打赵国? 军中很多将领颇为不满,认为他们一路从北撤退南线,本以为能够占据富庶的青州,却每次都被命令撤离,如此流窜下去,很多将士无法接受。 其实这支义军之中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到了黄巢无法调和的程度。 到了如此地步,即便黄巢威望极高,仍然指挥不动位于北线的义军。 命令发出五天之后,只有一万余人渡过淮江,与黄巢军会合。 此时位于淮江江北,仍有义军八万兵马,正在西北两面,分别与藩王军以及齐军对峙。 北线方面,在农民军挑衅攻城过后,齐军开始发起反击。 身为前身将领的吕布,并没有惯着这群流寇,立即命令部队猛攻,三日之内便连克两城,打得农民军连连后撤。 局面如此混乱,黄巢已经无瑕顾及北面友军,吩咐众将领集结部队,即日南下。 但命令一出,却有不少将领反对,先前的胜利,导致军中将士多了几分傲气。 好日子过惯了,已经很多人愿意回到当初流窜各处的生活。 相比之下,北上的意愿,更大于南下。 这一支农民军中,大多是兖州冀州青州三州的百姓,流离失所后跟随义军起事,如今陷入险境,大部分人内心有了退却之意。 黄巢手中的兵力,只剩下区区三万余人,皆是当初一路追随的死忠。 即便兵力悬殊,他也毅然决然南下。 随着“汉天王”黄巢领兵南下,这一支声势浩大的义军已然发生分裂,被切割成三部分,陷入绝境。 …… 凌阳皇宫。 “赵国士兵出现在了铭山八郡,似乎已经接管了城池。” 前线的消息不断传回李衡耳中,很快他便得出一个结论。 李瓒割让了整个铭山八郡,来换取赵国的兵马。 这般cao作,怎么似曾相似。 至少在李衡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历史记忆。 李瓒此番决策,无疑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面对朝廷的增援,李瓒始终保持怀疑,不肯相信,为了夺取天下,他却是将所有底牌压在了赵国。 若失去铭山八郡,他日恐怕难以夺回。 李衡没有犹豫,果断出手。 趁着赵国立足未稳,立即将南方之地夺回。 整个国家的战事从未停歇,一旦开战,又将会是生灵涂炭。 他的内心中,早已经没有了仁慈可言。 为了一统大业,是时候果决一些。 倘若畏手畏脚,日后留下更大的隐患,便是难以挽回。 “关南八万精兵,进军,占领淮江六州!” 此时,位于淮北三州的齐军,早已经蓄势待发。 早些日子与李瓒拉扯如此之久,李衡终于下定决心,向南边的藩王势力开战。 和平收回淮江六州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况且前线密信传回,闻言义军内部也发生动荡,想要依靠起义军消耗蚕食藩王的势力,也不可能再做到。 “出兵!” 大齐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分裂了如此之久,是时候回归一统。 而此刻若是进军淮江,那就势必要面对一个敌人。 便是南边的赵国。 如果铭山八郡真的落入赵国之手,那么齐国与赵国开战,也是迟早的事情。 此刻赵国犯境,给了李衡向赵国宣战的正当理由。 战争是为了利益,无需冠冕堂皇之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