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4、荆州时局 (第2/2页)
出了欣然的笑容, 话未讲完,却听一旁的蔡瑁笑道:‘主公方才还说畅谈豪饮,莫论是非呢,怎地这会却主动提及外人呢,这岂非辜负了今日之良辰美景?」 一个臣子竟敢打断自家发言 ,这等在徐州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刘表却似习以为常似的,竟是毫不动怒,反而哈哈一笑, 又顾盼左右,言笑晏晏道: 正在此时,府上管事蹑手蹑脚地走进林苑,先是看了眼刘表,迟疑了片刻,又换了方向,走到侧席蔡瑁的对面,微微使了个眼色。 眼见这一幕,蔡瑁心中一动,未曾立即起身,等了片刻,待众人喝的愈发酒酣意兴时,方才蹑手蹑脚地起身走出亭阁。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另一处偏静地方,蔡瑁方才转身问道: 管事一边躬身细声回道,一边递上谒贴。 蔡瑁接过谒贴,才入眼便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他出身世家,在文学素养上自然不差,欣赏了一阵子,才继续看下去, 管事接口道: 话未讲完,便瞅见蔡瑁脸色已沉了下去,将谒贴塞还给管家。 他冷哼道。 管事先是一怔,旋即为难地解释道: 刘表素来最重声名,常自言若海内皆知己,此生不虚渡,绝少有此等闭门赶客的举动。 蔡瑁原本不欲多言,不过转念一想,这管事虽已暗中被他蔡家收买,但毕竟是刘表身前的老人了,还是耐心解释道: 在管事看来,蔡瑁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生硬,庐江虽在王政治下,却并不代表周氏也归顺了王政门下,再者说了,王政若有所求,直接遣使便是,何必要让周瑜以私人的名义来拜访刘表呢? 不过眼见蔡瑁神情难看,似乎成见已深,微摇头,不再言语,便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 在来时的路上,周瑜和鲁肃都已暗自推演过无数的场面,却万万没想到,这一切都因为一个意料之外的闭门羹全成了白费的功夫。 鲁肃目瞪口呆怔了半天,方才转首对周瑜道: 他只能想到这个理由了,拒之门外可谓一件十分失礼的行为,莫说刘表这种注重名声的大人物,便是一般的小家小户,平民百姓,临客来访,哪怕交情不深,也知道先请进来喝杯水吧? 其实周瑜此时也是十分惊讶,旋即更是勃然大怒! 从一脸鄙夷的门吏手中接过退回来的名刺,周瑜深深看了眼缓缓合拢的刘府大门,眸中森冷杀机一掠即逝。 转头看向鲁肃时,却是神色不露,反而微微耸了耸肩,故作没在意的揶揄道: 思忖片刻,鲁肃沉声道:「不过此事不急,先得解下状况 再说。」 周瑜摆了摆手, ...... 另一边,在寿春城内游玩半天,直到薄暮时分王政方才兴尽,返回宫中后,又前去冯夫人所住的内殿。 此时已是冯夫人怀孕的第三个月了,小腹虽然还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因为医官吴普的嘱托,这个时间段孕妇极易流产,所以整个宫内的人都是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怠慢。 王政更是不管公务如何繁忙,每日必要前去探视一番,似乎对冯夫人十分重视。 当然,所有人都清楚王政真正重视的是她所怀的骨rou,冯夫人也不例外,但依旧极为窃喜。 因为这可是一个! 她自然不知道在王政这种后世人的眼里,对子嗣的名份并不如何在意,反而因为对方出乎寻常外,生出一些莫名的错觉和自信。 阿政这么看重孩子,是不是在他的心里,这其实就是他的嫡子呢? 或许...原本他就想要立我为正妻,只不过是因为那些多嘴人的阻挠未曾如愿! 心绪纷呈之下,冯夫人失去了往日的聪慧和冷静。 就在王政亲自在旁鞍前马后,细心照拂时,冯夫人轻轻的一句话,却让王政剑眉一挑,心中不喜。 原本的儿女情长,温柔眷念更是立时不翼而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