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_第四十五章 发展方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发展方向 (第1/2页)

    阳光灿烂,林封谨带着一干人站在吴作城的高处四顾,一阵阵的青草芬芳传来,更可以见到大海上面白帆点点,十分美丽,在近海更是用篱笆圈出来了不少的滩涂,大量的牧奴都在那里忙碌着,喊着号子用拖网将大量的的绿色植物拽了起来.

    岸边什么水白菜,海带,海菠菜,海莴苣,海条,青苔菜等等都是堆积成山.这些海中菜蔬味道鲜美,产量也是极高,尤其是剁成末以后,混合虾皮为馅儿做成包子,极受欢迎.

    而渔业的开发也是进入到了回馈期,每天被陆续拽回吴作城当中的鱼虾等等海产品甚至都在三五十吨左右,相当有效的补充了吴作城的市场,盘活了经济.这些水产品对于外面前来交易的部族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美味,肯用额外的货物来换取的,所以随着东夏人的木材到达,进一步扩展水产市场几乎是必然的了.

    而此前刚刚到达这里的时候,依照每一株间隔两米,种植了大量的沙枣,沙蓬草,小叶女贞,红叶石楠,红碧桃,香椿,等等灌木也是初见成效,在吴作城的周围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蓊郁景象,这些习惯于在盐碱地当中艰难成长的植物却是得到了大量的人畜农家肥灌溉,已经初具规模.

    当时在种植的时候,林封谨就考虑过战略的意义问题,所以种植的这些植物都是清一色的灌木树种,完全没有办法用来制作攻城的器具,所以并没有被糟蹋很多,而有这些灌木进行避风和对盐碱地的改良,林封谨已经让人开始在灌木的间隙当中套种特别引种过来的紫花苜蓿,一经种植,便极受欢迎.

    原来这紫花苜蓿首先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着灌木的遮护.越冬不成问题,一旦种下以后,甚至可以达到七到十年都不用再种了,这是何等的省事

    其次,嫩的苜蓿大概在七八寸高的时候,是上等蔬菜,味道非常好,目前在吴作城市场一直畅销,相当走红,甚至有人说经常吃都是心情舒畅.浑身轻松.医生说食之可以清理肠胃,散风热,平肝明目.并且其种子,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

    当然,最重要的是,苜蓿的适口性强,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牛羊马更不说了,其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年可刈割2~4次,多者可刈割5~6次,普通的青草亩产顶多三千斤.但是紫花苜蓿可以达到四千到五千斤.

    目前的苜蓿种植只能限于灌木一带,加上此时三里部已经不怎么重视畜牧业了,所以已经可以勉强做到自给自足.绕是如此,已经有部族看中了苜蓿做成的青干草和铡刀切出来的草粉,去年就有人愿意拿牛羊来交换的,只是产量不够,不能让他们如愿.

    林封谨又看向了城市附近的沙滩上,这里被拆毁的码头和栈桥已经以惊人的速度被修筑了起来,并且看得出来,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所以这一次的码头附近建筑会被修建得更加整齐和严密,也更加具有规划性.

    非但如此,在吴作城本来的东夏军军营附近,新的大集市更是在以惊人的速度重生着,因为大集市的修筑就是以大毡包为主体,最麻烦的还是各种排水沟等等设施,而这些规划和简单设施已经被之前的东夏军做了个七八成,所以说做起来也是事半功倍,从林封谨的角度看过去,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大毡包简直就仿佛是雨后的蘑菇那样,迅速的摇曳着身体滋生出来.

    //"

    赤必黎也是站起来赞同道:

    "狼突说得是,去年吹起了草原上最大的白毛风,倘若是在之前的话,那么搞不好咱们已经要面临着灭族的危险了,至少部族的人口和牲口要减半,可是,去年冬天的结果咱们都知道,除了不会烧炭的几个蠢蛋中毒死掉了外,反而无论是畜群还是人口都有新的增长.这就是定居的好处,但是,既然咱们此时已经没有再过四处迁移的游牧生活,那么肯定在作战和战法方面就要多多向着汉族这方面多多学习靠拢,说实话,之前我们的那种战术已经是落伍了."

    林封谨道:

    "说得很是,我们发展军队的目标不是去掠夺攻占其余的人,就目前来说,就是守卫我们自己的家园,并且尽可能要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我们辛苦建设的家园遭受到破坏,那么一支能攻擅守的强军是免不了的了."

    说着林封谨在地上画了一张图,就目前来说,在草原上超过了五千人规模的野战双方对攻,你们觉得最怕的是什么

    在场的人都是打老了仗的,尤其是这些草原汉子,都是马背上长大的,迅速便道:

    "最怕就是扛不住呗,在第一线上的厮杀最为残酷,谁先扛不住,最先便是阵脚移动,接下来便是谁先溃败,屡试不爽."

    "对."林封谨认真的道:"所以,日后在野战当中,具装甲骑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主力了."

    众人吃惊的张大了嘴巴,他们是知道具装甲骑的威力的,无论人马都是精选出来的,完全被裹在了沉重无比的盔甲里面,冲击起来完全就是钢铁罐头一般,只可惜这玩意儿极其昂贵,因为会被针对性的对付已经是负重不堪的马腿,用棍棒斧头猛劈,损耗率也是十分惊人.

    但是不得不承认,哪怕是四五十骑具装甲骑,也将会成为野战胜负生死的突破口.

    什么,你说见到这笨重玩意儿就跑那是两军对垒,几千上万人混战,见到具装甲骑就跑,是跑得过这些铁疙瘩,但一跑之后,阵型必然散乱,军心必然涣散,具装甲骑追不上你,把你阵型冲得个一塌糊涂,随后狂涌来的大量轻骑兵便是恐怖的人头收割机.

    至于传说当中的骑射战术(蒙语:曼古歹),这种战术的名气为什么在地球上那么名声响亮.那是因为在征伐欧洲的时候,西方各**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的骑射战术,蒙古人是天生的骑手,蒙古骑兵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弓骑兵,作战机动力优秀并拥有很好的持久力(蒙古马的特性).

    而当时的欧洲骑兵使用的是铁甲骑士列阵直冲的战术.这在蒙古人的弓骑兵面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双方的速度差距太大,而蒙古人则是先射大目标的马.

    最典型的一战就是,在西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匈牙利的抵抗力量.

    欧洲人当时实在是被打怕了,所以这战术才如此响亮.

    可是在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