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9 不可比拟 (第2/4页)
一种独特气质。 这支长蛇一样的车队,正是之前在出城时,城门口擦肩而过的燕家商队。 长期从事赶车活儿的人在听到那车队挟着的车轮压地声时。一定不难辨出,燕家的车,格外沉重。燕家拉的这一趟货,也是异常沉重。但如果只是寻常的商品。占一方马车车厢内的体积,那又能重到什么程度呢? 高潜随口说了一句:“难道他们与咱们要同一段路?” “没准……”刚刚端起碗,正准备喝粥的岑迟又将碗放下,“燕家的老家还在小梁国,这一趟他们似乎不只是为了做生意。” 的确,车队中插白燕旗的空车太多了些,中间还夹了三辆旅车,感觉燕家商队这一趟运程似乎是硬凑出来的一样。 车中的动静令高潜收回投向远处的目光,他见岑迟正费力的往车外爬出,连忙问道:“先生要做什么?” “燕家车队这一趟走得太慢了,我们把车停在风口上,干等下去怕是要吃不少灰尘,先避开一下吧。”岑迟说着话的同时,人已经爬到车外头去了。 高潜连忙跟着出去,就见岑迟已经搭着一个车夫的手臂,慢慢往官道对面走去。他二人行过了马路,燕家的车队也才接近了数丈,但那滚滚烟尘,却被旷野不受丝毫阻碍的风卷起,扑了过来。 高潜迟疑着,自己是不是要跟着过去,他看到自家的三辆车上还驾着马,必须有人照看,便放弃那个想法,但也没有守在原地,而是向客栈的方向退去了数步。 登风客栈虽然建设在官道旁边,但实际上离官道是很有一段距离的,官道上马车激起得灰尘再大,也不会渲染到这边瓦棚下正在休息吃饭的客人。 此次同行的人除了岑迟,还有两名车夫和一名郎中。此时一名车夫扶着岑迟去对面避尘了,还有一名车夫和那郎中则站在高潜身边。高潜并没有完全退到客栈的边上,站在他身边的车夫见状,有些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再退开一些。不过这车夫虽然心有异议,但也没离他太远。 以深灰色为主色调的车队缓缓行来,慢慢将岑迟挡在了对面。看着车队在干净而平整的官道上激起的灰尘,高潜微微眯起了眼。忽然,他的眸色一动,下意识看了身边的郎中一眼。 那位已逾不惑之年的郎中亦是已经觉察到了一丝异样,见高潜向他看来,他迟疑了一下,随后轻声道:“是血腥味……” 郎中的声音很轻,又经那车队的轮轴声盖过一层,再落入两旁的人耳中时就变得极为模糊难辨了。一旁的车夫没有听清楚,忍不住问了一声,但没有得到郎中的再次回答。 但,郎中刚才说的那句话却是丝毫无碍的落入高潜耳中。 为什么会有血腥味? 以自己所站的风向,血腥味只可能是燕家车队中传出的。即便还有一种可能,背后的登风客栈正在宰杀牲口,但那血腥味不会到了现在才让自己嗅到。 何况人血的气味……高潜并不陌生。 高潜在听清郎中的话时,眯着的眼稍微睁开了些,但在他心中冒出一丝质疑时,他的双眼就再次眯了起来。 在官道的另外一边,因为风向差别。岑迟没有像高潜那样,嗅到丝毫的血腥味。但他望着宛如从漫天烟尘中驶出来的燕家商队,忽然心生一丝感悟,不禁叹道:“陛下施重资修筑官道,真是高瞻远瞩。” 一旁扶着他的车夫附和道:“这在晴天也就多点尘土,要是逢下雨天,没有这条道路坚实的路基。不知道要给行商的人平添多少麻烦。” 车夫所想没能合上岑迟的思路。但他的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错了。只能说,因为学识与身经之事的差别所影响。车夫的思路与岑迟的思路,容易分岔到两个层面上,也属正常。 岑迟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再开口说别的话。 这个话题没能继续延展下去。或许那个车夫就不会意识到,所谓官道。当今天子也还没有修到四通八达的程度,唯有天家大门口修得比较工整罢了。 因而他亦不会有机会悟到,岑迟刚才说的那句‘高瞻远瞩’,并非仅是因眼前之所见而感慨。 燕家的这一趟运货车走得极慢。岑迟看着一长串车队在眼前慢慢行过,心中只道:别人走得慢可能是有他们自个儿的原因吧! 除了刚才那丝突然在脑海里冒出来的想法以外,岑迟本来不会再多想什么。然而当他看见处于车队中间部分的那三辆客旅马车的车顶上,停了一只羽色黑白夹杂的鸽子。他的目色顿时变了变。 他很快垂下目光,不再去看那只鸽子,但他心中的疑团已如平静湖泊中忽起的波澜,一圈一圈激荡开来,渐渐推远。 直到燕家的车队完全在岑迟面前行过,那只花羽鸽子依然稳稳停在那辆客旅马车的车顶上。 直到此时,岑迟也没有将心中的几个头绪想明白。 最后,岑迟勉强得出一个概念性的答案,对此他不禁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南昭皇帝,你这是准备旧戏重演?只是如今的燕家还会如当年的叶家那般忠诚配合么?师哥,你知不知道这件事呢?你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 叶府的家丁只送莫叶到了宋宅门口,他并不串府,便直接告辞回去了。 莫叶谢别那家丁,独自走进阔大但有些空荡荡的宋宅,她本来想问问大门口负责看门的家丁,阮洛此时在做什么,但转念一想,他们未必知道这些。 以前她在邢家村住时,回家的第一句话,肯定是冲院子里每天可见的那两个杂役叫着“婶娘人呢?”。独自在家时,问旁人最多的也是近似那句话的“师父人呢?”。而她每次问询,大多都能很快找着她问的人。 如今的生活环境,则让莫叶感觉到了距离与隔阂。前几天在叶府养伤时,这种感触尚还不深刻。等来到宋宅之后,五重宅院层层包围,让人轻易难看见内里,这种感触才强烈到无法忽略的程度。 作为世家大族,这种繁复的屋舍格局是有必要存在的,只是莫叶暂时无法适应罢了。 人们往往在拥有名誉的同时,还担负着责任与麻烦,便自然形成了高门大宅这种遮掩格局。得势时彰显气派体面,失势时可以作为在需要正面迎接麻烦之时,有一个抵挡与缓冲。 虽然莫叶目前对宋宅的全貌还没完全熟悉,但如果只是去一个地方,还不至于让她自个儿走丢了。 脑子里的念头转了几圈,莫叶最后发现,在整个宋宅里,自己目前最熟悉的就只有两个人。而再论一下轻重,则是阮洛更为重要。 白桃对自己来说,算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