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12、闻讯 (第3/4页)
水中人影似乎成为另外一个人,正隔着一池清水看着自己,却仿佛与自己隔了千山万里,又仿佛不是隔着距离,而是隔着一个世界。 她的心里猛地感觉到一阵怪异。 就在这时,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原来你在这里。” 正当莫叶心里觉得怪异时,这个声音突然冒出来,着实把她吓了一大跳。她下意识的一转身,蹲着的身形因之倾斜,仰面一个晃荡,就要往水里跌。 莫叶心底暗惊,意识到情况不妙,而在同时,一声惊叫由一旁传入耳中。却是来自另外一个女子。 紧接着,莫叶感觉声音的来处同时涌来一股力道,将她往岸上拽了一把。 声音当然是不可能承载力量的,不过莫叶在身形一晃,方向转折极快地又扑向岸上时,她看见了阮洛,以及他飞快伸出的一只手。 “嘶——” 阮洛伸手拉了莫叶一把,虽然成功阻止了她的落水,但因为出手时还是慢了半步,他只是拽住了莫叶的一截衣袖。莫叶的身体重量全承在这块春天里不太厚实的衣料上。再加上阮洛心急时使上了全力。莫叶的一块袖子就这么被一下扯断。 在正脸栽向地面时,出于身体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莫叶极快的伸手撑了一下地面,减轻了鼻子直接撞地的力道。身体挨地。虽然有疼痛传来。心里却踏实了些。接着她就下意识侧头朝阮洛看去。 阮洛来时并没有料到后头这一变故,伸手援救亦是他的本能反应。只是在他伸手时,他也忘了自己正在行走中。还没有站定的步履也是存在不稳的。若不是身边伴行有一名丫鬟,而那丫鬟又顺手拽了他一把,此刻他会不会与莫叶一齐落水,还真是说不定的事。 莫叶的衣袖在两人拉扯的中途就断了,突然失去某种牵引,在惯性的作用下,阮洛向后仰面摔下,那站在他身后拽了他一把的丫鬟此时也已仰躺在地,不仅摔得眼冒金星,那拉了阮洛一把的手臂也被阮洛压在背后,痛得她忍不住呻吟出声。 阮洛皱眉闷哼一声,旋即意识到自己背后压着的是丫鬟的手,他连忙挣扎着坐起身,看向那丫鬟:“你没事吧?” 那丫鬟抱着被压疼的手臂,忍了忍,才皱着眉摇了摇头。 阮洛一抬手,要去拉那丫鬟起身,这才发现手腕间挂着一截衣袖,他愣了愣,很快又看向莫叶:“你…没事吧?” 莫叶见阮洛的目光直指自己那没了衣袖的手臂,尽管她里头还穿有一件贴身的素色中衣,但如此衣衫不整的样子被人盯着,还是会令她心生些许尴尬。 莫叶心中一紧,低眉道:“我没事。” 话音刚落,她忽然想起一事,顿时又询道:“你没事吧?” 阮洛摇了摇头,侧目看了身边那丫鬟一眼,眼里现出了一丝歉疚,又道:“白桃帮我挡了一下,但她好像伤到手了。” …… 白芦泊驯马场在每年的春季,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驻马驯马。虽然驯马的目的不是供给军需,但在这期间,马场的秩序是以军队标准来执行的,并且朝廷还会调派军队中的驯马师来此处指导驯马事项。 话说一开始,朝廷注意到白芦泊这块地方,本来是为了民生。然而经过工部特职官员深入勘察土质后发现,这处水泊不具备蓄水能力,只要稍经旱情,泊面就会干涸。掘泊为湖,永定周遭农田灌溉大计的设想就此撤销。 但是,朝廷的注意力既然在这片土地停留过,工部也出了人在这边钻研过,那么按照当今天子的行事风格,必定不会就这么走了算了。 后来有人设想,既然白芦泊没有下挖的价值,那在地面上搞建设有没有出路呢? 商议的过程是:有。 商议的结果,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在白芦泊原来的地基周围,建筑一道阔堤。这样既不破坏白芦泊原来四周被芦苇包围的自然环境,又防止今后若有大涝或者大旱的年景,白芦泊可以成为一道缓冲屏障——尽管这个自然湿地冬枯夏满的规律似乎从未异变过。 当然,最为重要的目的,还是从那时候起,白芦泊的建设成为京都加速晋升为全国第一大商都的辅助条件。 异地溢价,运输是经商的重要步骤,然而当今天子似乎格外热衷于商业强国这项国策。皇帝带头支持经商,手笔之大自然不一般。 水运不再局限于行走在川流之上,而是将海外的生意也渐渐揽入怀中。陆路输送也不再有远近限制,如有需要,路程可逾越千里外。即便是通过陆运将北国的特产运到昭国南方,让昭国民众可得以享用,也是做得到的。 不过说到海运的大船制造技术。目前还是工部特别保密的项目。另外,在前周皇朝,律法中是有明确规定,对平民养马的数量做出很大限制,这一条例在昭立后也大部分保留下来。 除了大型商会档案在册,并且每年为养马缴纳了除税赋外单独一份的费用,因而可以自行安排马匹外,中小商户所用的马匹超过一定数量时,就必须租用官方提供的马匹。而这类马的身上都有一种标志性烙印,算是皇帝在给予各类新兴小商家发展空间的同时。施加的一种管束力。 京都因为外城北的白芦泊修成驯马场。使用军事手段驯练出的商马,每年还会定时整编集训一次,京都顺势成为官马供给地中质量最高的都城,连周围城郡里某些产业渐渐扩张的小商会也愿意跑来京都办理租马手续。 不过。这个项目中其实还隐藏有皇帝的一个深谋远虑。尽管没人明着说。但亲身参与白芦泊驯马工作的军遣驯马师已经有所体会。或许将来某日战事起,商家的载货马会成为预备役军马,随时受朝廷征用! 关于这一点推敲究竟准不准确。没人验证过,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白芦泊大围堤不再是安顺年景里的田中摆设,而是成为一条跑马道。全长十九里的泊堤跑道宽可容十马并行,跑道虽然是环形,但从局部来看,环形程度并不明显,仿佛是直道。在这里驯马,场地宽阔,也借用了芦泊的地理条件,不会占田扰民。 除此之外,此地还有一个对养马事业来说极为良好的天然因素,那就是芦泊周围的芦苇。在盛春时节嫩芦苇叶最丰富、生长最快的时候,来这里接受训练的马得以每天吃到青草,并且不论中途还有哪些商户送马过来受驯,也不用担心草料问题。 这是一项重大的开销节省,芦泊不但供给驯马所需的场地,还提供大量免费的优质草料,驯马期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