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_1036 止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36 止令 (第3/4页)

在各商家走动,但不久后这样的改扮身姿便被废除,她直接以阮洛义妹的身份待在他身边,行走于繁多商家的商谈活动之中,三年过来已是积累了一份不弱的身份底子。由她着手此事,不算阮洛对宾客们轻视失礼,而能受阮洛邀请参加他的加冠大礼,必然不是普通交情,应当理解他的确是一个大忙人。

    不过,阮洛会把一大半的帖子交给莫叶去递送,除了因为他自己要顾着生意上不可暂停的事情,有些忙不过来。还因为这一次礼事到场宾客中存在几位有些特别的人物。莫叶也是到了加冠大礼日期临近时才知道,阮洛要去小梁国请他的几位好友,那几人是他早年在小梁国求学时对他帮助极大的良师兼益友,对于阮洛而言,他们相当于师门兄长的存在。

    刚刚知道这件事时,莫叶的心情有些复杂,想起前几天阮洛与燕钰不期而遇时的种种表现。她觉得这件事里头充满矛盾。

    然而在思来想去几天后。她忽然又明白过来。

    阮洛这次去小梁国访友请客,很有可能会与燕家的人碰上,尽管早些年燕家人对他的帮助是存在目的地。燕钰与他又是不同期的学长,但南昭国人最在乎礼,这份情终是不可忽略,到时候不请燕钰同来。似乎有些得罪人。所以,阮洛才要事先在东风楼那件别人的事情上对燕钰表明态度、划清界线。

    先分清了彼此。之后再碰上,区别对待的话也就好说了。

    这么想来,许多问题便通顺了,在东风楼发生的事倒像是天意给了阮洛一个妥善安排此事的机会。

    今天是莫叶开始独自递帖子的第四天。手里大部分帖子都已递出去了,剩下的五张里头,有三张是昨天和前天没碰到正主而等着去二趟的帖子。如无意外,要全部送出去应该花不了多少时间。

    阮洛特别叮嘱过。这些帖子都必须送达宾主手中,不能交由宾主家里的仆人转递。莫叶对于这一点并无质疑,因为在她心中那份由南昭官学书院培养出的认知里头,加冠大礼的意义近乎与成亲大礼平地而坐,马虎不得。而眼下大礼的正主是近几年对她颇多照顾的义兄,她完全愿意为此奔劳。

    尽管宋宅有数十仆从听候使唤,阮洛却没有用上他们,正是因为他极为重视此事,而又相信莫叶的办事态度,才将这件事完完整整交给了莫叶。

    一个上午送出去两份帖子,行事还算顺利,剩下的三份帖子就是那三处要跑第二趟的家户。用过午饭,莫叶歇了片刻,看了看手中那三份帖子,首选了余家。

    在三年前京都春季海运大典那天,莫叶被叶诺诺带去海边凑热闹,尽管大典的过程的确也是非常热闹,可说是让莫叶此生难忘,然而在大典刚刚结束那会儿的突降大雨,也让她此生难忘,这算是有点乐极生悲的意味了。

    那场大雨过后,京都风寒症大爆发,病倒人数逾以百记,都差点让人怀疑是不是天降瘟疫了。不过,似乎正是因为这件事地影响,叶诺诺的父亲创办的“一叶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在京都这座南昭第二大都城垫定厚实的声望基础,成为整个京都名声长得最快却又最稳的医馆。

    那场雨还改变了一个商人大半辈子都在商界垫底折腾的命运。

    或许只是因为在那一天茶铺老板余用留了份好心,让自己临时搭起的铺棚在瓢泼大雨的海边多顶了一会儿,免了四个小姑娘被雨淋成落汤鸡一遍又一遍的祸事,就此交上好运了。好人有好报,是广大百姓最认同的一条道理,虽然未必每一个好人在行善后都能收获好报,但茶馆老板余用大抵算是走上了这条光荣又幸运的发迹大道。

    那天在海边,阮洛去接莫叶的同时眼见了余老板的善举,他当场就说了一些会报答的话,却是半句没有作假。事后不久,阮洛便出手对余家茶铺援以助力,并且这种助力是资金与资源双重作用。余家茶铺很快振兴起来,除了因为阮洛的支援到位,还因为余老板是一个真心爱茶的人。

    因为爱茶,他懂得并掌握的茶道套路非常多,也在接受阮洛资金资助的那天,认同了阮洛的建议,开始研究新的茶品。

    在一位真正的铸剑大师手下,一把镰刀都能打造出剑器之精神,而在一位真正的茶道高手cao作下,一碗最普通的大叶茶都能玩出数种变化。世上总会有真正识货的买主,只是作为卖主,必须在等来真正的识货者之前,先委曲求全解决生存问题。如果愿意委曲求全,凭余用在茶道上掌握的丰富经验。可说不是难事。

    余家茶铺潦倒经营几十年,生意上一直不见什么起色,就是因为他家主要经营售卖的茶汤产品滋味太厚重,苦涩难以入喉,不可广泛让人接受。但却也是因为余用一直没有放弃将这种祖传的茶汤技术延续下去,所以他的茶铺才会在清苦经营几十年后,看样子还要如此继续清苦下去。

    而在接受了阮洛择变的建议后。余用开始真正考虑“变”的意义和“变”的具体cao作。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余家的制茶售茶大业除了保留老茶汤这一祖传茶品,融和接纳了其它几种名茶。还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几种花茶、奶茶。

    最成功的莫过于奶茶的创新,在煮沸的牛奶或者羊奶中加入老余家以前让无数客人皱眉难咽的大苦茶汤,去腥膻的效果颇佳。如果加入的是别的茗茶,显然效果不如大苦茶汤。还会增加成本。而众多客人在喝过几次甜腻的奶茶后,忽然来一碗纯粹的大苦茶汤。感觉也是莫名的畅爽。

    如今余家茶馆最受宠的奶茶和资格最老的大苦茶汤成了相得益彰的产品,日常销售缺一不可,各自的意义都非常特别。

    京都有别的茶馆想学得奶茶技术,但他们一天没有参透大苦茶汤的熬制秘诀。便一天不可完全取代。借此产品的无可取代之品质优势,余家茶馆在三年时间里已然做大,不但不再是三年前那种小铺面。且除了主店还开设了分馆。

    余家也早已在一年前连本带利还清阮洛最初支援的资金,余用与阮洛的交情也已坚深如铁。茶馆大约每十天要批量采购一次羊奶牛奶制品。为店中最畅销奶茶的制作主食材,尽管京都现在提供此类物资的商户不少,但余用首选的商户绝对是阮洛名下的供应商铺。

    余家茶馆的崛起过程,表面上看来是余用搭上了阮洛这条大船,顺风走了好运,然而京商群体之中资历稍厚点的商人恐怕也已品出了此事里头包含的一点异处:阮洛这颗商界新星为什么在刚刚接受舅父的家业后,这么快就大力帮助一个相当于陌路人的余用?而余用这个老顽固,以前建议他择变的人不是没有,他从来不听,可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