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6)、知与不知 (第3/4页)
样子。 这两个人的装束同样与小镇氛围格格不入,显然是与那目光温平敛慧的书生一路而来。 扶刀青年人的目光时不时在花树下的书生身上点过,看来他多半是这个书生的护身卫从。那个道人模样的中年人则腰身挺直,束手于背,目光落在花树之上,看他目光坦荡悠然的样子,仿佛再借花领悟什么天机——他与那书生可能是师友之交。 陈酒租住的这处客栈,虽然客源极薄,但怎么说还是不同于民宅,每月还是能收得几单生意,会有过路人住进来歇息个一两天,也是常事。只是陈酒很少回到这里住。所以才会在见到陌生旅客时,心情有些讶异。 不过,比起此地民风境况。这三个旅客自身气质未免都太特别了些。 但这也只是令陈酒多留意了几眼,过客匆匆。有来有往,片面之缘,与自己又有何干系呢? 忽然一阵骤风起,卷得花树枝桠乱摆。那些如金玲倒垂的花朵已近开败的边沿,梗子熟软,哪经得起这般折腾,瞬时不知有多少本可多留恋于枝头半天的玲状花朵簌簌飘落。花雨如雾迷人眼,也模糊了站在其间的两个人看对方的视线。 两人皆是微微一愣。 不是因为这场忽然而来的花瓣雨雾制造了某种氛围。让两个人心动于彼此。事实上就这二人半生的历练,早过了那种容易以一景、一瞥动心念的年纪。何况书生本是心如古井深潭的气性,而陈酒早已心系一人,绝无他念。 两人只是从对方模糊了的身影里记起熟悉的某个片段。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略带无奈忧愁词境的句子由书生再次开口吟出,是刚才那句“春红太匆匆”的下一段。 然而与之前不同,这句子的惆怅词意虽然一字未改,但书生在隔了片刻后才念到这一句时,他的心情仿佛忽然变了。语气里满是喜悦。 这倒叫站得离他最近的陈酒觉着颇为奇怪,目光微移,她就见数步外书生的那两个同路人也是目露微讶。 念完那小令的下半句。书生就面朝花树春红已稀疏伶仃的冠杈,展颜说道:“玲花有灵啊。”说罢就是深深一揖。 他仿佛对花树比对人还要重视与礼敬。虽然世上的确有这样的人,多为性情清高的隐士,但隐士们亲近自然事物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可转眼看这书生,这花树非他栽植看护长大,并且他也不会在此多留,两者毫无关联,他何必敬它? 正当陈酒心里忍不住疑惑着的时候,这家客栈为数不多的两个伙计里被唤作阿生的那个伙计小跑进来。先往院落里看了一眼,然后向那扶刀青年走近两步。点头哈腰极为恭敬地说道:“这位大爷,您的马小的已经伺候好草料。牵到门口侯着了。” 扶刀青年人点了点头,从剪裁贴合身体的窄袖里摸出一粒碎银,足有一两份额,赏给那客栈伙计,同时说道:“有劳小哥这几天的照顾,这是房资和润路费,就一并交给你了。” 对于小镇这家客栈的房间租住费用,陈酒当然心里有数,而打赏伙计跑腿帮办差事的就叫做润路费,她也知道,只是短租虽然比长租贵一些,但这位随身带刀的青年侍从似乎出手也太阔绰了点。 在思及此处的同时,陈酒同时还想到,从那带刀青年人话中可知,这一行三人怕是在这家客栈住了有几天了,但自己却丝毫未知,甫一听来着实令她心觉讶然。 难道这几天自己的心事居然深沉到这种地步?再这么下去怕是要累出心病,想到这里,陈酒又是惆怅满怀,忍不住轻叹一声。 听得这一声轻叹,那正要转身随两个同路人离开客栈的书生步履微滞,他侧目看向陈酒,似乎有话要说,沉默了片刻后,他只轻轻问了一句:“恕在下冒昧,敢问姑娘,可知摘花的方式有几种?” 陈酒微愣。 刚才两人相互见礼时,都不见他愿意多说一个字,此时临到要走了,他反而忽然有了一声问? 这个问题甫一听来,发问的动机和答案都有点问题。 一个成年人怎会不知道如何摘花?而摘花哪有许多繁杂手法? 如果不是眼前这个书生看起来气质温良,深瞳敛慧,向他这样对一个片面见缘的陌生女子忽然讨教摘花之法,若逢心性敏感的女子,实难不把他与某类歹人思及一块儿。 但这书生不仅问得奇,看他提问时脸上认认真真的神情,似乎他真的疑惑于如何摘花,又仿佛要摘一朵花这种寻常事情,真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手法,而他许久困扰于如何选择,迫得向生人讨问。 不过,既然陈酒与此人只是浅缘一面。所以她虽然心里存疑,回答的却是最简单的那层意思,轻启唇瓣道了二字:“一种。” “嗯……”书生迟疑了一声。然后浅浅一揖,“多谢姑娘相告。” 说罢。他就转身随两个同路人一起离开这处小院。 走出客栈大门,三人分别蹬上坐骑,皮鞍上左右挂着由那客栈伙计准备好的水囊干粮。那体型膘健的马儿甩头摆尾,精神十足,见主人归来,直欲任性狂奔。但是在未离开小镇居民宅户紧邻的范围时,这三个骑客都略微压着手中缰绳,并不张扬飞奔。只是碎步踏行在小镇破败坑洼的石垒街道上。 小镇街道宽度有限,又时不时逢着街道左右有背扛农具准备下田春耕的农夫行走,占去一些宽度,愈发容不得三骑并行。那随身带刀的青年人便主动落后五步,让那颇有些仙风道骨的中年人与书生并肩骑行。 修道模样的中年人也正好心有疑惑,并骑缓行于书生肩侧时就慢声说道:“贤弟刚才那一问颇具意味,只是为何问向一陌生女子?” “摘花之法并非只有一种。”素服书生面含微笑,“我应该问方兄,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呵呵,贤弟曲解了。愚兄此言并非是指那女子智拙。”中年人摸须一笑,接着说道,“摘花之法。的确只有一种,你要问我,我也只会这样回答。只是,女子娇美比拟花容月貌,你直接向一个女子问摘花之法,不怕惹佳人羞恼么?” 书生闻言,仿佛直接忽略了道士模样的中年人后头说的那半句话,而是忽然对摘花之法心起极大兴趣,立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可不这么认为。要让一朵花离开花枝。可以有许多办法。比如刚才那一阵疾风,我若是有心摘花人。即可得满载。” 道士模样的中年人闻言笑了起来,不过在他的笑声里并没有轻视意味。而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笑声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