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42)、纵横 (第3/4页)
疑就又攀高一层。 看着王炽满是疑惑,又潜含着些许失望的目光向自己看过来,阮洛犹豫了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伯父觉得叶家家族内部的等级划分如何?” 王炽一听此话,眼中的疑惑与失望神情顿时一扫而空,紧接着被一种凛然之意取代。 这世上能这么直接与他谈论叶家的事,还能让他保持平静的,实在渺渺无几人,幸运的是,阮洛算是这几人之一。 但尽管他对阮洛有着这一份特许的态度,然而此刻他说话的语气还是有着些微的下沉:“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此时的阮洛也已看出了王炽的情绪有些下沉。明显是不悦于提及叶家的事,然而他在“叶家”二字说出口时,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自己对待此事想说的话说尽。所以他只是话语微有停顿,很快便继续说道:“伯父会否觉得,曾经叶家的崛起,也是因为分工制度的特别所致?” “这……” 这次,竟轮到王炽迟疑了。 然而他迟疑的原因却不是因为阮洛说中了什么,而是他不确定,关于叶家的一些事。现在是否是合适的时机让他讲给阮洛听。 事实上。关于叶家的许多事,他至今一直都还瞒着许多人,他自己都觉得咬牙憋着很辛苦。 但不能说,现在就是不能说! 王炽多想直白的回答“是!”。并且还是一连回答两个。 曾经叶家的崛起。还真是一半赖于他们家族内部的特别制度。以至于王炽还借鉴了这些制度,在他登基后的这十多年里,对前朝丢下的那堆烂摊子进行了局部的几处改进。所以他偶尔能这么轻装简从的微服出宫。都不会惊动到宫里,造成混乱;所以有时像春启节与民同欢、春季海运大典与民共赏,皇帝公然与民为伍,留了中宫一大空缺,也从未出过什么乱子…… 考虑到这些事情,他越是不能直接用真实解答来回应阮洛的问题。 而既然他不说话了,便轮到阮洛继续说下去。 “叶家既然能崛起,同样是人,别人也可以,未必一定是依赖于什么特别势力。”说到这里,阮洛似乎想到了什么令他感觉为难的事,不禁深吸了口气,“晚辈早些年在西北那边求学,听到了一些说法,叶家原来也是在那里起家的,这个家族陨落于前周,但关于他们的一些事迹,在西北流传得远比南方丰富,或许这正是给另一个家族得以借鉴的机会。” “也许你说的这些,的确不失为一种可能。” 对于阮洛的一番分析,王炽只是非常简单地回应了一句,然后他便低头继续慢条斯理地吃馄饨。显然,饭桌上的话题到了一个他不愿意细说的枝节上。既是如此,阮洛也识趣的没有再继续说什么。 就在这时,馄饨馆门口由远及近的传来一段歌声。唱歌的是一个年纪约在二八年华的姑娘,唱腔在技巧上虽然略显得生硬了些,不如大戏班子里的名角儿唱得宛转,但这歌声的引人注目处,就在这姑娘清脆如泉水叮咚的声线里。未经过多技巧塑造的唱法,有时因清简而动人。 姑娘的歌声里,只有一泓三弦琴音作衬,并且拨弦的人指法也是过于简单了些,只会在几个音节转角处点拨三两指。对于姑娘的歌声而言,弄琴者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衬得歌声更华丽,而只是作为初学歌唱者的一种指引。 并不如何精巧的唱腔配着明显不太热忱的弦音,令人听来觉得,这一对游方卖艺的歌者要么是出身高贵、却因为家道陡崩而被迫卖艺于街头,要么就是穷困得久了,缺了气力支撑这看似轻巧实则劳神的活计了。 但就是这样的唱功和弦音,却能引得馄饨馆内听过无数宫廷雅乐的王炽注目,他的视线挪出门外,一直停了许久才收回。 之所以这样粗糙的乐曲会吸引他的注目,主要是因为那熟悉的曲调,将一缕记忆从他的脑海深处勾了出去,他的思绪便跟着那缕似乎因尘封了时间而变得遥远的记忆片段飞出门去。 “伯父?”阮洛旁观到一些异样,轻轻唤了一声。 王炽眉梢一动,但直到他看见门口慢慢行过一老一少,没入门沿另外一边,他才收回目光,说道:“什么事?” 阮洛迟疑了一下,心中疑惑换了一种方式道出:“您觉得刚才门外那歌声如何?” “不怎么样。”王炽虽然评价难听,但他脸上可没表现出什么因听觉受苦而不悦的表情,反而像是想起什么美妙的事情来,微微现出笑意,“但这调子很熟。” 阮洛好奇起来。 能让王炽觉得熟悉的曲调,即便不是常驻宫中的乐团所作。那也得是那个曲乐名家的作品,偶尔进宫里演奏过,才会令王炽存了记忆。只是刚刚那一奏一唱的两个游方艺人卖艺讨生活的方式,明显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而且这种曲乐艺人虽然会弹唱,但多是拥技肤浅,难成一个固定的派系。 如果是常在家外馆肆饮食的城中居民,每天多多少少会碰到两三组这样的艺人,但王炽每天国务繁忙,哪有那么多闲暇时间游在宫外,又怎么会独对这两个曲风不成一派的游散艺人有印象? “你还记得你那位叶姨么?”王炽说话间。有一缕怅然之意压在了眉宇下。“以前在北地,她偶尔唱一些小曲,就是这种调子……或许不可称之为曲调,连她自己都常常评价这种……叫做‘不着调’。也叫‘没谱’。” “不着调?”王炽的话。令阮洛记忆中渐渐浮现一个有些朦胧了的身影。 “你最后见到她时。我们还都没回来,你那时大约也就四、五岁的样子,估计对她的样子也已记得不大清楚了吧?”王炽说到这里略顿了顿声。未及阮洛应声,他自己又开口慢慢接着道:“她以前心烦的时候,就会唱这些,说这是想到哪儿就唱到哪儿,所以无谱无调,唱完就忘了,跟着连那些不着边际的烦恼也忘掉了。” “叶姨的样子,晚辈现在真是记得不太清楚了。”阮洛努力了片刻,终是没有办法让记忆深处的那抹影子变得更清晰些,只得作罢,有些感怀地喃喃说道:“唯一记得最牢的,只是她常常抱着二公子走来走去,却不怎么肯抱我。那时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叶姨明明还闲着一只手,却不肯把我也抱起来?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自己的想法好可笑。” “泓儿自小体质孱弱,那几年如果不是她胆子大,说要多抱着出去走走,估计怕是真要闷坏那孩子了。”想起那段似乎总蒙着一层黄沙的记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