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_(826) 美梦有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26) 美梦有毒 (第2/4页)

再给你买方米糖。”

    莫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进的后院,好似自己的视线可以自自然然跟着那个男人行走,但当她有意识的想要扭转视线到他的正面,却又无法做到。

    至于那男人跟小女孩之间的对话。那个方米糖京都也有卖的,制作完成时是一个大整块。因为预先装了模子,取下模子之后,大糖块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四方。顾客可以随需求量购买,有时候孝子兜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铜钱,也是可以单独买的,稍贵些。一个铜钱只能买一方。

    这种糖是从米里发出来的,有一种特别的香腻味,融化在舌头上的感觉很柔软,就是有一缺点,颇为黏牙。一般都是孝子特别热衷于这种糖块,牙齿不好的大人却是要避而远之了。

    听这院子里一高一矮两个人的对话。莫叶有些疑惑,去集市买方米糖难道不是在京都……也对哦,看这四周山连着山,也不像是在京都……那这里是哪儿呢

    莫叶的思绪刚走到这一步,她就又听见了那小女孩的声音。像是不太乐意,嘟嘴说道:“为什么要过几天才能去集市茹儿现在就想吃。”

    看见这一幕,莫叶会心一笑。

    五、六岁左右的孩童,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并且不善于控制情绪,想要的东西,大人若不给,就会缠上一天。回想自己也在这个年龄时,这样缠闹的事情也做过不少哩!而师父的态度,会在温言几句后就变得严厉起来。

    不过,只要是他承诺过的事,就一定会兑现。因为这一点惯例常在身边演示,所以自己的性格好像也有点一诺千金的影子。

    一眨眼的工夫,莫叶的意识不知是怎么的,又跟着那枯发男子走进了草屋内。此时,那男子已经坐于一张临窗的书桌前,修长的五指稍稍打开,捏着一支笔,正在桌面铺开的一本白册上书写着什么。

    莫叶下意识想靠近些,努力了很久,才终于得见那男人的侧脸,便再难更近一步。仅凭半张脸,又隔着一道怎么也挥散不去的奇怪雾气,莫叶没法完全看清那男人的样子,但心里已然感受到一丝陌生。

    这好像不是伍书。

    正思及此处,莫叶的视线微挪,就看见了男人捏笔的手。

    只有三根手指落在笔杆上,小指和无名指虽然没有像女人那样摆开成兰花状,可实际也没有落在笔杆子上,与笔杆始终保持着分毫距离……

    莫叶心神一动。

    伍书曾说他是书香门户、小富之家,在没有被山匪抢劫屠戮之前,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有学识的读书人,广结文人墨客,以书为伴。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单字一个“书”,也是因为怕他忘了,便非常直白的表达这个意思。

    为此,莫叶特别观察过伍书写字时的样子。虽只有寥寥几次,却记忆深刻。除了因为她好奇心强烈,自然会加深印象分,还因为他那捏笔的手势,旁人还真有些难学。但他不仅不会因为挪开了两根手指影响笔的稳定,反而可以写得非常快,落墨笔画偏细却运笔如行云流水。

    现在看这屋中场景,窗下墨色书香,窗外高峰远鹤,岂不正是伍书曾经无比向往过的一种生活么

    而且,看那熟悉的捏笔姿势,仿佛也正是他享受于这种闲逸无争的生活中。

    在莫叶正有婿神之际,那个稚嫩的声音又传入耳中:“大叔。你在做什么”

    那捏笔正在书写的男人依旧语气含笑地说道:“在写字。”

    站在桌边,双眼刚过桌平面的小女孩踮起了脚,又往上蹦了两下,还是没能看清那空白册子上写的是什么。或许她还不会识字。就算她再长高些,视线角度足够看清那些文字,也认不出来。

    尽管如此,那小女孩仍旧不停往上蹦着。

    然后,写字的男人就搁下了笔,起身拎了一把椅子靠在桌边,然后将小女孩抱了上去。这下,小女孩就与那男人一样高了,也不用蹦蹦跳跳就能看清书桌上的一切。

    “哇……”小女孩惊讶了一声,等她终于能看清桌上全部事物的时候。她注意的东西反而又不再是空白册子上写了什么,而是看了看脚下,有些兴奋地道:“大叔,我以后能长得和你一样高吗”

    “可以。”头发有休色的男人再次坐回桌边,但他没有立即挥笔疾书。而是叮嘱那小女孩:“站在椅子上不要乱动,如果不小心掉下来,会摔得很痛的,要下来的时候喊大叔抱你。”

    “哦……”小女孩抿了抿微润的小嘴唇,注意力这才挪回到男人笔下,看了一嗅儿,她就又问道:“大叔。你写的是什么”

    ————

    南昭境域内,特别是京都内城这片地域,为了以最快速度肃清建国初期那种诸如贼匪四窜、当街可割头卖钱的混乱的秩序,禁铁令很早就颁布实施下来。

    在此严令面前,京都居民就是想买把菜刀,都要登记造册。

    这项禁令至今已行使了有十多个年头了。目前还未有丝毫松缓的迹象,好在京都居民差不多也习惯了。

    谁没事隔三差五去铁铺打刀近年来市场街道上倒确实已没了那种动不动就挥刀拔剑的凶人,而且在官方登记过的几家铁铺,卖的铁器质量明显比以往好多了,贵点也值得。如今京人大多兜里都不差那点钱……这总归是有利民生的事,普通老百姓渐渐也打心里赞同支持。

    但这只是对寻常人而言的律令规则,对于有特殊需求的部门,当然还是须要特别对待的。

    禁铁令对于军方来说,基本就等于是废令了,而身为京都守备军团的上级指挥部,统领府院不但可以无视这项如今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京都居民心里的禁令,还可以大摇大摆往上踩几脚。

    当然,这项禁令是皇帝拟定的,不论皇帝对他那位如今担任守备军统领的义弟如何放特权,统领府院都必须自觉点,不能真的直接拂了帝君的脸面。

    统领府院配备有专属自己的兵器房,这是皇帝知道的事,但京官同僚对此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既是配合,也是忌惮。

    统领府兵器房的作用和特权是绝对独立、以及几近跨越全部军工限制的存在,但它自身又必须遵守三项规则:无储备资格、禁止涉事大型军工,第三条是最严苛的,参与兵器房事宜的技研职员,终生不能离开兵器房所在的那处独院。

    所以,虽然兵器房的技研职员平时也可以在院子里坐着晒一会儿太阳,但他们的精神状态,从来都像是沉睡数年方才醒的样子。府院武卫有时也会称他们为:黑屋子里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