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奇才_第四百一十八章:可怕的设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八章:可怕的设想 (第2/2页)

的可能。你先说说你的理由。”不知为何。当听到这六个字时。心里直觉骇然。并沒有觉得荒谬。难道是我开始信任他了。

    沈风道:“理由很简单。但也可以说沒有半点证据。柔然族扶植摩尼教。让摩尼教打着前朝的旗号。分化夷州出來。此为第一分。入川后。再策动蜀川人。让蜀地人揭竿而起。此为第二分。曾经大华赶出东北的女真族。只要被稍加利用。也会趁乱而起。此为第三分。还有第四分。也是我还不敢确定的。”说罢。将目光转向她。

    顾碧落与他对视着。脱口而出道:“四边之地。。汉中。”

    沈风点头道:“沒错。汉中。夏侯屠的族人曾统治过的地方。如果这块地方也被分化。将从四个方向逐鹿中原。大华只能被逼至东南。到时候天下大乱。柔然族便可打着扶华的旗号扫平天下。如此便是统一。如此便是正义之师。而汉人经历乱世。便会安心屈服于强大柔然族的统治下。兴许还会感恩柔然族。自此不会再有反抗之心。”

    不知是害怕被震惊。顾碧落心猛地砰砰急跳。不可置信地摇摇头道:“这番话太悚人心。自古便无人可这番统一天下。几千年人未曾有人这般做过。也无人有这与之的信心与谋略。”她从头到尾只说沒人能做到。却沒有说不可能。似乎也认为有能可能。这种可能性哪怕是万分之一。都叫人心惊胆寒。

    “我就是猜测一下。我也知道这个可能性是最小的。”沈风也知道这番话有点太大胆了点。就算他敢想。也沒人敢做。反观顾碧落的脸色却沒有放松下來。似乎在仔细斟酌这番话的可能性。

    沈风转而道:“你能否再给我讲讲汉中”

    顾碧落点点头道:“秦岭和大巴山脉夹汉水河谷构成汉中地形的主体。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延绵。汉中便夹在它们之间。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另有三条谷道。可为汉中与四川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在汉中与蜀川之间。也有两条谷道穿越大巴山脉:金牛道和米仓道。汉中夹在关中和蜀川这两个上游地区之间。利害关系的胶着程度远非东部的淮河所能比拟。淮河南北尚有广阔的地域可作回旋。在汉中地区则沒有什么回旋余地。南北双方在汉中地区一时的得失往往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蜀汉开国到灭亡一前一后在汉中地区经营的得失。比较典型地反映出汉中在南北之间地位的轻重。”

    “汉中地区南北利害关系如此胶着。东西伸展的天地却非常广阔。西汉水河谷低地提供了一条由汉中通往陇西的较之平坦的通道。陇西地势明显高于关中、蜀川。自关中、四川仰攻陇西较难。而自陇西下攻关中和蜀川却较易。这便给在汉中、关陇一带的角逐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与其在秦岭南北争一日之短长。不如取远势争陇西。取得一种地理上的有利态势。蜀汉北伐多出祁山即是出于这种战略。”

    “若由汉中地区向东南伸展。两侧地形呈现一种惊人的对称。秦岭向东延伸然后向北包转。与熊耳山、崤山、华山等山相连。形成潼关险要;大巴山向东延伸然后向南包转。与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相连。形成三峡险要。这些险要是川、陕二地形成“天府之国”的地理基础。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川、陕势力的东出造成了困难。这样。当东、西方之间在三峡或潼关正面陷入僵持局面时。西部势力可以出汉中从侧翼打开僵局。出长江与出汉水相配合以打开三峡正面僵局的典型史例便是战国时秦攻楚之战。”

    “无论是哪个角的政治势力。在两翼经营的得失。都足以决定其兴衰。足以决定其能否摆脱偏霸格局。向外扩展。经营好两翼。以守而言。可以巩固其防守态势;以攻而言。可以包圈中原。进取天下。”

    说到这里。顾碧落忽然道:“若照你方才的设想。柔然族若想统一。必须先断取关中两翼一边。两翼为汉中与山西。一边为夷州。这些恰好皆是柔然族培植的势力。只要在这几股势力培植自己的人。攻克这些地方。便不是难事。你的设想虽然大胆了些。但究其深思。并非半点无可能。但愿你所想之事。永远不会发生。”

    沈风笑道:“我倒是宁愿发生。这样柔然族暂且不会攻打大华。大华也多出时间应对。”

    “你是想多一些时日享乐吧。。”顾碧落白了他一眼。一语地中了他的小心思。转而叹道:“若是摩尼教被灭。蜀川一心归附大华。这设想便会破灭。柔然族便很有可能大举入侵。企图以强制手段统治大华。”

    唉。说來说去。战争都是难免的。沈风站了起來。伸了伸腰杆子。然后与她道别。也许对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也沒有心情再跟她说话。回到营帐内便休息。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