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一直没变 (第2/2页)
走走走!咱们快去看王爷回府啦!!” …… “铛!铛!!” 金锣开道,礼乐奏起,王府旌旗招展。 一架金车大辂,为天子规制,高大庄严。 马车上,贾环早已换下斗牛公服,着一身玄色衮冕之服。 气象煌煌,贵重非凡。 衮冕之服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配成。 玄衣之上,并不再绣斗牛或蟒龙等案,而是肩部织日、月、龙纹。 背部织星辰、山纹。 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 衮冕之服,乃王之吉服也。 宽大华美,庄重威严。 宁国亲兵也已换装成三百亲王虎贲,执戟、铩、斧、钺和宫矢。 行王谕旨,可征不义,诛有罪! 威武森严。 再有乐悬,奏王之礼乐。 气象真真贵不可言,远非公候可及。 王驾停于原宁国正门前,此刻,已然换成了忠义亲王府的赤金大匾。 贾政、贾琏、贾兰、贾菌并其他各房贾族族人,再加上新任王长史索蓝宇,与大管事、二管事,及众家将亲兵,齐于王府门前,见贾环从金车大辂上缓步下来后,众人齐齐下拜,以国礼拜王驾。 贾环三两步至贾政前,未等拜下将其搀扶而起,笑道:“只有子拜父,焉有父拜子之理?” 贾政看着一身衮冕之服的贾环,嘴唇哆嗦了下,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满眼担忧之色。 这种衮冕之服,寻常亲王都没资格穿,唯有帝王及加九锡王爵,才能着身。 真真是富贵已极。 可贾政想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这背后的寓意。 自古鲜见加九锡而不反者,若不反,多半坏事…… 贾环自然看得出贾政眼中的担忧之色,笑道:“父亲放心,这亲王九锡,并非是给儿子在大秦所用。 而是陛下准许我,日后在海外开疆拓土建立封国,可以王上尊之。 和前人的加九锡,并不相同。” 贾政闻言,这才放下心来,转而又激动开来:“王爷……” “爹你快拉倒吧……” 贾环哭笑不得道:“你跟着喊哪门子王爷,该怎样还怎样!” 说着,又对仍行跪拜国礼的众人道:“你们也都起来吧。”
“谢王爷!” 除了贾琏、贾兰、贾菌外,如今在都中的贾家族人,都已是老实本分人。 但凡有坏心肠的,都在这几年都中风雨浮沉中,被打磨冲刷没了…… 又与索蓝宇对视着点点头。 自从草原归来,以雷霆手段除去赢历,而隆正帝又昏迷不醒后,贾环收拢关中军权于一身,为避免不必要的反弹,他始终置身于紫宸书房,位于赢祥、张廷玉等人的视线内。 其余各般事务,都由索蓝宇在暗中经营。 稳妥缜密,功不可没。 哪怕为了防范几乎不可能出现的那万一概率,索蓝宇还是做好了出现不忍言之事后的各般准备。 贾环如今权利太大,整个神京城,整个宫城,整个关中大地,都被他一手掌握。 谁敢保证,赢祥和张廷玉等人就没想过做点什么…… 要知道,他们已经做了不少动作。 真若他们脑子一热,发生了不忍言之事…… 索蓝宇随时能以贾环的名义,第一时间调动各方大军。 万幸,这种事没有发生。 “王爷……环哥儿,先去宗祠祭祖,上告列祖列宗吧。” 贾政依旧难掩激动,说道。 光宗耀祖,始终是这个时代最光荣的事。 贾环虽过继至宁国,可到底为贾政所出。 如今天赐亲王爵,贾政觉得他功劳不浅,有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了…… 贾环点点头,笑道:“理当如此。” …… 开宗祠,挂先祖神像,上供品,大摆香炉后。 贾环身为贾族族长主祭,贾政为亲长陪祭,贾琏献爵,贾菌献帛,贾兰捧香。 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贾环上香之后,持王爵丹书铁劵,奉于祖宗神位前,祷告数语后,携众人行跪拜之礼。 一时礼毕,众人退出。 等出了宗祠,贾菖贾菱等告退。 索蓝宇率管事并家将亲兵等人亦告退,他们多有繁忙俗务要处置。 待外人走罢,贾政抹了抹眼角的湿润,看着贾环道:“环哥儿,去西府看看老太太吧。信儿传回后,她真真高兴的了不得。” 贾环点头应允,一行人遂前往西府。 …… 从王府而出,至荣国府。 一路上,各般仆婢小厮,纷纷跪拜行礼。 到了荣国府二门后,远远的,就见一群丫鬟围在一处,叽叽喳喳激动的小声议论着: “快看!来了来了……” “可了不得,听说那就是皇帝老子才能穿的衣裳!” “真真富贵啊!” “快噤声,仔细被拉去杀头……” 待贾环、贾政等人过了垂花门后,众多仆婢嬷嬷匆忙行大礼跪拜:“王爷千岁!” 这时,就见远远的贾苍、贾芝携手跑来。 “爹爹王爷!” “咯咯!王爷爹爹!” 两个小人儿还不懂得王爷是什么,只是听人说了又说,觉得很了不得,也就很光荣。 身后,还有人在叫:“苍儿、芝儿快跑慢些,记得你们娘怎么教你们的……” “给王爷爹爹请安!王爷爹爹千岁!” 贾苍贾芝自然记得,跑到贾环跟前后,贾苍拉着贾芝的手一起跪下,一本正经的磕头请安道。 贾环见之大喜,哈哈一笑,就要弯腰去抱,便听身旁贾政连连干咳了几声。 贾环诧异回头看去,就听贾政压低声音道:“环哥儿,如今你身份不同了,人后也就罢了,人前需注意王驾威仪……” 贾环轻轻一笑,道:“爹,我尝闻一言,觉得极有道理……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儿子征战天下,纵横无敌,所为者何? 非称王称霸,只是想让家人过的好一些,自在一些。 儿子的威仪,从来都是对外的,不是对内的。” 说罢,弯身将还撅着屁股请安的一双儿女抱起,父子女三人哈哈大笑着,一起走向迎面赶来的赵姨娘、小吉祥等人。 身后,贾政却面色动容,既复杂又欣慰不已。 一旁贾琏小声道:“老爷,这就是咱家的环哥儿啊,一直没变! 兴许也正是如此,才让宫里的皇帝老子,这般喜欢他! 他这般的性子,也真真让人喜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