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献俘大典 (第2/2页)
显然,并非礼部文臣所作。 城门楼下,不少文官听到这样粗陋的旨文,不由皱起眉头来。 再听到旨意中对武勋极示赞美之言,就更不悦了。 不过,武勋亲贵们,却都因为赢昼所宣变得激动起来。 这和后世的红头文件差不多,算是一个风向。 之前隆正帝辣手打压武勋的风头,变了…… “敕封昌宁伯府世子赵胜承袭昌宁伯、威宁伯府世子王越承袭威宁伯、兴宁伯府世子李振承袭兴宁伯、宁晋伯府世子刘举承袭宁晋伯、顺义伯府世子罗忠承袭顺义伯……” 一连串长长的名单,让下方武勋亲贵和文臣百官们纷纷动容。 武勋亲贵们既有吃惊,也有惊喜。 文臣百官们,则只有阴沉的脸色…… 武勋亲贵吃惊之处在于,这些将门衙内的封爵,竟是在原本出身府第的基础上承继。 如此以来,他们的老子……该何去何从? 不过相比这个,到底还是惊喜更重。 他们日后本就会传承爵位给世子,而且,他们身上的爵位多不过三等子,甚至连子爵都少,多是二等男。 他们几乎没想过,有朝一日真能重现先祖荣光! 因此,在得知自家世子承袭的是祖宗爵位时,无不激动慨然。 甚至还有满面落泪者。 光宗耀祖,真正的光宗耀祖! 而文臣们,显然就极心忧这个局势。 原本他们给出的意见,是先给贾环一个国公打发了,其他人,暂时压制。 如果一定要现在就酬功,为了避免年纪太幼,封赏过重于成长不利,最好降袭一等甚至是两等。 该封国公的,封个伯,该封侯的封个子,该封伯的封个男爵。 等日后长大些,到了三四十岁,再缓缓提上来,更合适。 这当然是文臣们的“好心”,他们担心本就势大难控的武勋一脉,再次剧烈膨胀。 没想到,最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比他们想的更深,更长远的张廷玉、胡炜、陈西樵三人,面色比他们更难看许多。 “元辅,陛下之意……真真难测啊。” 连素来圆滑的胡炜,都语气艰难,可想而知,他们想到的事,有多恐怖。
陈西樵见张廷玉面沉如水,眉头紧皱但不说话,压低声音沉声道:“元辅,此事……怎能如此?” 张廷玉面色变幻了数次后,长叹息一声,道:“天心难测……陛下,许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发生太多变故。 武勋去军权,这一步,如今变成了去爵留权…… 或许,也是好事。” 武勋亲贵们和百官们想不到的事,这三位内阁阁臣,人中龙凤,又如何想不到? 这些府第的世子,如今就承袭了各家门第爵位,而不是另开一支。 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老子身上的爵位,自动终结。 当然,他们各家老子不会有半分怨言,因为爵位都大大提高了不止一等。 但这只是表象…… 这些如今执掌军权的武勋,原本是要逐步退出军界的。 这是原本就规划好的,武勋去军权的大政。 可现在…… 这些人身上没了爵位,交出军权的时间,怕是要大大推迟了。 这个变故,别说他们,连贾环都没预料到。 等转过弯儿后,满面诧异的看向隆正帝,眼中全是不解…… “金城子世子许崇封一等金城候,开远伯世子苏武封一等开远候,高阳伯世子李元封一等高阳候……” “哗!” 此等封赏一出,朝下登时一片哗然! 虽然军功的确当如此分封,可军功是一回事,实封又是一回事。 论军功,贾环早可以封两个王爵都打不住了,可依旧压在一等候的位置上。 为何? 为防功高盖主,封无可封。 这不是前面文官的好心,是真正为了保全。 所以,实封通常比军功理论计算的,要低一等甚至是几等。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一次,竟是实打实的实封! 一口气,封了十二个一等候! 当日随贾环一同北上的衙内,共三十六人,前面二十四人尽数封伯,这十二人,居然全部封为一等候!! 别说文官们一个个肃静下了,面色阴沉。 连武勋亲贵们,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了…… 自从四十年前先荣国战殁北海,大秦数十年来,除了西北准格尔外,再无大战,因此爵位始终在减少降袭,几乎没有增加过。 有,也只是西北一脉。 但就算覆灭了准格尔,大肆封爵,封的也不过是些子爵和男爵,子爵都极少。 唯一的鲜亮,就是秦梁晋升为国公。 只如此,勋贵一脉就极眼红了。 谁曾想,如今竟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分封。 他们嫉妒都嫉妒到无力啊…… 庄杰那些原本准备一同北上,却被家将死死拦住的十数个衙内,此刻又忍不住落下泪来…… 那可是一等候啊!! 老天爷嘞!! 这种好事,八辈子都碰不上一回。 好不容易碰上了,还被自家老子打发的人给坑了! 庄杰父亲庄鸿等人,此刻心里的滋味也极不好受。 百年富贵,就这般让他们亲手毁了,悔青肠子都不足以阐示他们此刻的心情。 “武威公世子秦风承袭一等武威公、镇国公世子牛奔承袭一等镇国公、奋武侯世子温博晋一等奋武公、康安侯世子诸葛道晋升一等康安公,象阳伯府世子苏叶晋升一等象阳公,江城伯府世子涂成晋升一等江城公,定远伯府世子马刚晋升一等定远公,景武伯府世子陈阳晋升一等景武公,定军伯府世子韩让,晋升一等定军公!” 饶是众人都已猜到了后续,可等赢昼当真念出了这新鲜出炉的九大国公! 还是震荡的满朝皆惊,连哗然声都没了,五凤楼下一片寂静。 唯有一列列黄门捧着斗牛公服、紫金冠出场,赐予跪拜城门楼下的诸多衙内。 最后,赢昼深吸一口气,声音愈发洪亮: “朕尝闻,国难得良将,危时有贤良,乃社稷之福也。 朕得宁国贾环,常支奇策解危祸,数度扶鼎罹难中。 只身倾覆准格尔,一战溃败百万师! 更重其居功而不傲,侍朕如赤子! 卿以无双国士待朕,朕焉能吝啬天家名爵? 宁国侯贾环,积功无数,今封,一等忠义亲王!” “哗!” ……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进入下载安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