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到那遥远的天边(十四) (第1/2页)
“我说——” “如果是和那家伙有关的话题就免谈了。” “我都还没开始说耶。” “因为你总是护着那家伙,总喜欢帮他圆场。” 旋紧热水开关,“夜莺”冷淡的声音在浴室里飘散开。 “他不是小孩子了,你也不是他的父母,如果他有什么话想说,或者想对别人表达什么,他应该自己说出来,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诚意和礼仪。” “话是没错啦,但你不觉得刚才的话很像是严格的父亲管教儿子时常用的态度吗” 蜂蜜与百合的香味从隔间飘了过来,涌进鼻子的瞬间却让“夜莺”想起了血腥味、尸体腐烂的臭味、人和东西烧焦的臭味。 ——我果然已经不正常了。 香皂划过肌肤,浓密的泡沫盖住汗臭和机油,随即被热水冲掉,没有泡沫的遮掩,大大小小的伤疤和肌rou曲线轮廓立即显现出来。 能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只有强者。 天真烂漫、无邪善良、如花美貌、婀娜多姿——在残酷的战场上是不需要的,只会成为掠夺和杀戮的对象。要想在尸山血海中生存下去,必须将软弱之物连带着一切美好的东西从身体与心灵上切削下来。 不断锻炼身体,用汗水和鲜血将女人的魅力从身上洗掉;不断磨砺精神,变得坚如磐石的心灵中没有动摇和胆怯可以立足之地。不知不觉间,女孩变成了战士,变成了冷漠的“送葬者”,除了战场,再无可立足之地与可归去之处。 所有牺牲都是为了能更好更有效的战斗,向可恨的帝国复仇。女孩对此并不后悔,甚至以此为荣。 直到遇到马赛都是如此。 “呐……我说,你怎么看当时那番交涉,你也认为马赛是对的吗” 微温的水珠从发梢低落,注视着自己立足的地面,女孩冷彻的声音在浴室里荡漾。 “只看结果的话,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正确处置。” 隔间飘来事务性的结论,女孩与地面平行的眉宇微微蹙紧。 下一刻,“知更鸟”原本应该隔绝感情的语音蒙上了些许不快的色彩。 “马赛在谈判中使用的每一项技巧和理论都是正确的,正确到让人无法反驳的地步,可正因为太过正确,反而让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是无法接受。” 正确的立论,正确的技巧,正确的结果。 正确到没有任何情感和道德伦理可以介入的余地,标准的帝国式“正确思维”。你可以不喜欢它,可以抨击它,可最终不得不在其正确性和有效性面前低头。 太过正确,反而招人反感的典型案例。 “我们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扼杀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有些事情明知道是正确的,我们也需要时间,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服自己和别人接受。而帝国压根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别人是痛苦还是悲伤,是愤怒还是憎恶,这些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只在乎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只在乎你作为系统中的个体零件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能,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淘汰。” 所以人质对帝国毫无意义,因为那是“应该被淘汰和废弃的东西”。人质家属的感情同样毫无意义,因为那是“从一开始就不在乎的多余之物”。 马赛或许没有极端到这个地步,但他的立论基点——排除人质的作用,导出最佳结果——与帝国的思维方式完全一致。 “可最终他的方法成功了,面对这个已经没办法更好的结果,谁也不能说什么。总不见得说为了过程正义,为了更符合民主共和制精神,牺牲更多人也在所不惜吧。” 确实有鼓吹“为了XX,国家化为一片焦土,人民为此牺牲也在所不惜”的人渣政客,但基本上这种人在激进派系中都是少数,敢在公开场合讲这种话的更是寥寥无几。 尽管没人喜欢成为被牺牲的那一方,但被问到“是死人多点好还是死人少点好”,没人会选择后者。 所以大多数人会对马赛的手段抱有意见,可没人会质疑结果。 “这就是问题所在。” 拳头锤在墙壁上,“夜莺”钝重的声音穿过木头隔板。 “如果他是对的,人们认可了那种想法和价值观,那……那我们算什么啊……” “……” 陷入沉默的浴室里,水珠溅落地面的声音单调的循环着,压抑到难以呼吸的沉重气氛盘旋在女孩们的头顶上。 “知更鸟”提出建议让“夜莺”与马赛恢复接触,可她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如今的马赛。 不是嫉妒对方的功绩和抢了风头,也不是因为无法面对自身无力的懊悔投射到马赛身上。身为情报人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