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观光旅行(一) (第1/2页)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简简单单十个字道尽了国际社会的真相,说出这句警世格言的那位外交官曾几何时也曾相信公理与正义,结果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还背上一个“国贼”的骂名,最终看破红尘当了一名修士。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用自己的一生总结出国际外交的真相。 国际社会的唯一至高准则从来都是弱rou强食的丛林法则,公理和正义不过是用来达成目的的遮羞布。只有弱者才会相信和依靠这样一块无足轻重的遮羞布,而强者——特别是那些制定国际秩序规则的强者,他们负责制定标准,定义什么是公理,什么叫正义。 符合强国利益的才能称之为公理和正义,反之就是邪恶与残暴。 什么双重标准不要脸皮自打嘴巴 首先,脸皮是什么东西能拿来吃还是拿来穿其次,你有意见,大可以撸起袖子让我们双方用拳头来辩论一下嘛,只要你拳头比我大,比我硬。大可以让你来定义什么叫公理和正义。 所谓国际协调,所谓大国外交,说到底就是实力外交。没有实力,自然也就不存在外交,只有单方面任由强者摆布或蹂躏而已。这是一切小国、弱国的宿命与悲哀。 现如今,约翰杰伊大法官对个中滋味有了彻骨的理解,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rou,什么叫强权即公理,他已经是痛彻心扉的理解了。 “杰伊阁下,这是帝国最后的底线,在此基础之上任何修改和讨价还价都是不可接受的。”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男爵竖起食指晃了晃。 “一个字都不行。” 只差一点,只差那么一点,最高大法官就要掏出手杖或是丢出手套和眼前的混蛋进行决斗。总算杰伊大法官是个有着足够修养和自制力的绅士,这才没闹出血溅谈判桌的惨剧。 他并不怯懦,也不怕事,他在年轻时代一共与人决斗23次,无一败绩。如果真的丢出白手套,和牛赖特男爵一决生死,倒下的一定会是对面那个尖耳朵混蛋。 然而杰伊大法官控制住了自己,他很清楚,牛莱特男爵不过是个传声筒,真正在控制这场谈判的是皇帝。而面对皇帝的要求,面对蓄势待发的帝国军队,共和国、阿尔比昂、罗斯联合公国、塞雷斯、卡斯蒂利亚——有谁能说“不”有谁敢说“不” 即使撇开国家实力和皇帝个人的因素,杰伊也不的不承认,眼前这样一份条约已经是帝国能给出的最优惠条件了。换成他坐在牛赖特男爵的位子上,同样不会允许共和国再讨价还价。 共和国就莱茵兰号事件道歉、赔偿、处理相关责任人; 帝国承诺尽快解除对共和国的封锁,许可共和国商船前往帝国指定的港口靠岸交易; 共和国承认帝国的合法性与正统性,作为回报,帝国承认共和国存在的事实,并派遣高等事务官常驻新奥尔良,协调、处理两国间通商往来的问题; 为保证帝国外交公职人员的安全,帝国将派遣一个海军陆战队营,常驻新奥尔良; 帝国军舰不进入共和国离岸十二海里范围,此范围之外,帝国军舰对海上航行的船只拥有临检权,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船只一律扣押; 共和国承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和反帝国组织,不得资助、收容、雇佣、武装被帝国官方认定的恐怖组织或个人; 帝国有权引渡潜逃至共和国的罪犯,共和国应对此协助,且不得拒绝引渡要求; 帝国承诺允许共和国以“政治实体存在”的形式参与国际军备控制的多边谈判; 与此前的文本相比,帝国撤回了一些太过露骨的苛刻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转性了。作为交换,他们增加了一些在他们眼里“理所当然的要求”。而这个最终版本的合约,对共和国国民而言,无疑是将他们的尊严丢进泥里用力踩踏。 帝国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承认现状; 确立帝国和共和国之间的地位; 断绝抵抗组织与共和国之间的联系; 承认现状那一块倒还好说,鉴于帝国在军事上的明显优势,无力打破现状的共和国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承认。 问题在后面两项。 派遣高等事务官而非公使或大使,且只有帝国单方面派遣入驻,表示帝国并不承认共和国是合法国家,而是将之置于等同殖民地的位置上。派遣军队——哪怕只有象征性的一个营——也是对共和国主权的践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