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变革的狼烟(十八) (第2/3页)
的上午11:00提前至凌晨5:30,整整多出5个半小时,保证了突击时间,也加大了突然性。 齐格菲防线同样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加强,地雷、电网、探照灯、要塞防御用奇美拉、混凝土防御层、装甲堡垒、机场、空中战舰洞窟、升降机、地下医院、电影院、军官餐厅、会议室、剧院、酒吧、地铁……一应俱全。去参观的总参谋部参谋差点被吓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还能躺在弹簧床上、吹着空调、喝着雪莉酒打仗。这究竟是打仗还是度假?守军都是豪门少爷不成? 骂归骂,参谋们也承认齐格菲防线固若金汤。是当今世界最难攻克的要塞,没有之一。别说装备单发步枪和前装火炮的查理曼军队,就是让防卫军自己上,也没有谁见过那群钢筋混凝土堡垒不发怵的。别的不说,光是平均厚度达一公尺的混凝土层就够让人头疼了,要塞炮等重点区域还被厚达40公分的装甲保护。300㎜以下的重炮只能给堡垒挠挠痒。 防御力固然慑人,火力更是惊世骇俗。除原本已有的1个800㎜“古斯塔夫设备”连、8个280㎜列车要塞炮连,3个600㎜自行迫击炮连及大量常规火炮和防空炮之外,最近还加入了15套“无线电制导防空火箭”,2个420㎜重榴弹炮连(下辖4门420㎜榴弹炮)。8个305㎜自走榴弹炮连(下辖24门305㎜拖拉机地盘榴弹炮),4台新型ma,上百门210㎜远程榴弹炮和88㎜高射炮…… 如此强大的火力守住防线不存在任何悬念,事实上,总参谋部想的已经不只是坚守齐格菲防线的问题了。在参谋次长法尔肯海因中将的脑袋里,齐格菲防线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血rou磨盘,守军无需主动出击,只需等待查理曼军队进入射界——为人类们精心挑选的“屠杀地”,利用炮兵优势将查理曼人从地表一扫而空。当查理曼军队的脊梁被炮弹砸断时,装甲集群也已经完成迂回包抄,剩下的就是如何让这场歼灭战有一个完美的收场而已。 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接下来唯有尽快消除不安要素,期待局势如预期般发展……吗? 也不尽然。 虽然没有期待……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期待过什么,纵然两大阵营、亚尔夫海姆、智慧种、古代种——这星球上的所有物种灭亡也无所谓。只要他还在,就算生物灭绝也可以再造,被赋予的使命依旧可以继续旅行。以身为“被制造之物”的立场而言,这并不矛盾,可以说相当合理。 一切都是合理的。 繁荣也好,衰败也好。生存也好,毁灭也好。 因其存在故而合理。 是故,“毁灭一切旧种族。制造新种族取而代之”这个选项、这个事态、这个现象本身也是高度合理的。 不过事到如今,还是对某个问题在意。 轻轻抚过脸颊,嘴角向上方歪斜。 “我说期待……是真的,不管怎么说,‘文明白纸化’的几率实在太低了呐。” 淡然的笑容,不知为何。和人性险恶一词重叠在了一起。 ######### 看完最后一行字,密涅瓦将文件摆在一旁,闭上眼睛好一会儿之后,长长出了一口气。 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全新的创意,合理的构想,且极具可行性。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构想并非她或查理曼政府里任何人的创意,而是源自齐格菲奥托李林那个黑色的头脑,或者说精灵阵营的意志。 人类社会的安定需要靠精灵阵营释放善意和创意才能维持下去——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个充满恶意的笑话,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现实。 充满现实意味的笑话。笑话一般滑稽的现实,听上去一点都不好笑,冷得叫人头疼。 不管怎么说,这个创意如果真能成为现实,那么至少今后20年的和平算是保住了。就算军部可以劫持国家,但追根究底,他们是在大义名分的掩护下,为一己私利而决心掀起战争。如今大义名分被剥夺。疯狂如军部也不可能站到本国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意见的对立面去。 原本已经是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仅仅因为“某人”的一句话。一个念头就大幅度缓和。这种仿佛世界和人心都在某人手中起舞的感觉实在是非常恶劣。 “简直就像给世界写剧本一样。” “大致上也就是那样了。” 罗兰微微叹了口气。 李林的任何计划和创意都是如此,目光长远到让所有人看上去都成了傻瓜,或许这不是他的本意,但无疑会造成这种效果。 对那些自尊心旺盛或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来说,尤为如此。 “嗯……尽管不舒服,但计划本身没有问题。就这样通过吧。我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那可不一定。” 李林所描绘的景象,密涅瓦的推论,遭遇罗兰明确的否定。 “所谓‘自由cao控世界’很大程度是一个幻想。或许理论上有可行性,可前提是军人们愿意配合……现如今,那些尝过权力滋味的军人愿意乖乖回到原点。就此沉寂吗?” 少年呓语般的问话犹如凛冽的北风寒彻心扉,密涅瓦想要出声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尝过“独走”、“暴走”的甜头后,再想把军部这个妖魔关回瓶中已经是难如登天。不说军队自身强大的力量,被日复一日煽动宣传灌输“查理曼人高人一等”、“天授命运”、“战争带来繁荣”等念头的民众届时不但不会支持王族和首相,还会全力支持军部开战。接着狂热的群众,军队就算废掉国王,换一个听话的傀儡上去也不是梦想。 “退一步说,计划顺利通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经济困难和庞大军费开支造成的赤字,社会如果对迟迟未能改善的现状产生怨气的话,还是可能被军部利用。到头来只会回到原点,甚至比那更恶劣。” 拧紧的战争发条不可能一直紧绷着,要么释放其能量,要么在持续的紧绷中崩坏。没有真正的缓和,一时的利益集合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最终查理曼经济还是会被庞大的军事开支拖垮,在战争和贫穷之间抉择。 从根本上来说,什么都没缓和,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缓和。 毕竟亚尔夫海姆要的不是“缓和”,而是“拖延爆发战争的时间。” ——国家不是靠施舍得来的,尊严不是从嘴皮子里出来的。想要属于自己的国家,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尊严,那就用枪炮和谋略去获取吧。 从结论来说,没有比这更正确的了,一如既往地正确到让人厌恶。 “那么,阻止战争的手段……” “……只能尽人事了。” 房间内的空气瞬间陷入窒息。 答案并不意外,只要仔细思考时局的发展,了解历史运转的巨大惯性。不难得出“阻止战争是徒劳的”这一结论。 情报cao作、技术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地理大发现、政治斡旋……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