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_21.看不见的真实(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看不见的真实(四) (第3/4页)

并无必胜把握。即便最终能取胜也必定元气大伤,届时面对财团就更危险。更何况,财团手里还有一个比伯纳德更适合当傀儡的备用人选——之前一直如同隐形人般游离大家视线之外的第四王子夏尔。

    想要打破这种状况。外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就算暂时出让一些国家利益也没关系,总比就这样看着查理曼一点点彻底落入财团的掌控来的好。况且现在还有一个不必损害国家利益的机会。大可先跟阿尔比昂人虚与委蛇一番,开些空头支票,等夺得王位后再回过头来收拾那些该死的岛国猴子。至于什么信誉、道德,统统见鬼去吧,哪一位国王的王座上没有沾染鲜血?哪一个道德家坐上王位后还能寿终正寝?

    外国的支持只是通向最终胜利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靠自身武力来解决。作为一个亲身见证过堑壕防御体系威力的前线指挥官,王太子对马奇诺子爵的见解还是相当认同的,但作为一个性格中充满攻击性和主动性的年轻人,他对被动死守充满了厌恶。王太子认定防守战略是失败主义的象征,其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给人造成一种虚假的、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己方军队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

    基于上述矛盾、却又不无道理的思维,加上平衡手下两派的考量,路易王太子最后拿出的战略方案是一个折中的产物——沿着两个行省的边界建设一条防线,但并非蜿蜒连绵的钢铁高墙,而是以几个重点要塞为核心的前进基地。这样一来既节约了修筑防线的工本和时间,到了战时又可以视情况合理安排机动兵力,可攻可守。另外,和马奇诺规划的一样,王太子也在萨尔布吕肯和阿登高原方向上留了两个口子,也算是对马奇诺的认同和安慰。

    最终大家皆大欢喜,反李林统一阵线依旧继续运作,所有的计划也步入轨道顺利运行。

    路易王太子的嘴角上扬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淡然。

    “保密工作没有问题吧,不光财团在盯着我们,最近从大主教那里飞来的苍蝇也有点多。”

    “所有可以对象都处于我们的监视之下,殿下大可安心。”

    “在大事完成之前,我们可没有安心的闲暇,别忘了,对手是李林还有黎塞留,不论哪一个都不好对付。”

    部下们会意的点着头,同时条件反射般的张望四周——这个动作被称为“查理曼式一瞥”,是上流社会人士为了确认是否有人窃听而采取的诸多对策之一,在处处是财团和主教眼线的查理曼,每个人都身怀对他人的警惕和怀疑,纵然是军营之中,大家也有充分理由相信那两个偷窥狂似的大人物将触手延伸到了这里。

    面对部下们的条件反射,王太子唯有在心中苦笑。

    原本光是财团无孔不入的间谍就够头疼了,自从王冠领叛乱以来,黎塞留派出的探子似乎也对远征军军营有了兴趣,连王太子的帐篷附近都出现了他们的足迹。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一直对自己所作所为采取某种程度宽容的黎塞留。居然明目张胆地命令手下监视自己——这已经不是警告,而是明确无误的暗示王太子之位不再牢固,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换个人来当王太子。

    (那个该死的老狐狸——)

    暗自咒骂着红衣主教,嘴里的美酒也失去了味道。

    黎大主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那个看上去病殃殃的老头眼里,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别说王储,就算是国王也不过是为国家而需要的“偶像”罢了。有人私下里曾半开玩笑的说:一旦查理四世病故,黎塞留最多流一分钟眼泪。接着就该干嘛干嘛。

    对这样一个强调国家与民族。而非家族与血缘的重要性的首相来说,一个一再触犯其底线的王储,绝非他心目中适合坐上王位的对象。要不是伯纳德王子和财团走的太近,恐怕废储的诏书早就起草完毕。等着国王签字批准了。不过年幼的第四王子……看上去似乎是个还能接受的选择。

    王太子对此可谓心急如焚。但他也清楚之前王冠领的事情影响实在太大。眼下再搞出什么事情,黎塞留也不会再留情面。因此必须在黎塞留真正采取行动之前,把阿尔比昂搞定……

    “报告!”

    帐篷外传来大声通报。马奇诺皱了皱眉,他还不太习惯这种新式军事口令,而且在用餐途中被打断也叫子爵大人不太高兴。

    王太子朝一旁点了一下头,一个侍从行了一礼后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领着一个刚擦完汗的通讯士官走了进来。只见那个士官匆匆行了军礼,等王太子点头后,立即将一份通讯纸递上。

    优雅的解下餐巾,侍从端上脸盆和水,连指甲缝都清洗过后,王太子慢慢阅读那一纸讯息,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

    “还没找到殿下吗?一群废物!”

    房间里传出一阵咆哮叫骂声,接着像是某种易碎品粉身碎骨的声音炸裂开来。

    把守办公室大门的两个卫兵转过头,彼此愁眉苦脸的表情一览无余,随后变成了苦笑。

    按照卫兵们的判断,这次应该是办公桌后面左边架子上的花瓶,右边那个在2小时前先走一步,女佣从里面收尸出来时还是他们开的门。两个卫兵都暗暗为那对价值不菲的装饰品奉上哀悼,祝愿它们能在菊花盛开的天国团聚。

    祷告完毕,士兵们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挺起胸膛,腰板笔直,就像一尊雕塑一样动也不动。

    在所有人印象中,黎塞留首相是个对人严苛,对自己更严苛的人。有时候会显得不近人情,但言行举止绝对遵守着最为严格的礼仪规范,几个上年纪的女佣甚至都没听过主教在家里大声呵斥过谁,但这几天这种自律似乎失去了作用。

    从慰问团出发开始,每当主教的秘书和副官拿着电报或报告走进那间办公室,接下来就一定是一场让所有人胆战心惊的暴风雨。这不光是训斥和责骂,甚至还破天荒的摔了东西。

    手里紧握着笔,仿佛就要丢出去,然后骂上一句“气死偶咧!”,最终还是自制力发挥了作用,黎塞留慢慢坐回椅子上,胸脯像个风箱似得上下起伏。周围一群心腹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自从慰问团出发,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先是专列遭到奥斯托利亚分裂份子袭击,接着是王太子独断专行,加上一些意外导致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最终激起王冠领叛乱,前去镇压陆军擅自行动,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好不容易提坦斯把叛乱给镇压下去了,慰问团专列又遭到袭击,死伤惨重,总算重要的乘客们没受伤,还没等大家把气缓过来,阿尔比昂和兽人私下谈判的消息传了过来……

    平心而论,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无论事前再怎么防备,终究无法做到彻底消除隐患,或者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黎塞留对此也能予以理解,除了面对事件直接责任人的时候,他并没有随意发泄心中的怒火。

    但一码归一码,那些事情还算情有可原。可到这么多间谍、密探,到现在还找不到夏尔王子算怎么回事?!

    换了几个月前,黎塞留可不会这么着急上火,可眼下情势却和几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