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三章 战火点燃 (第3/3页)
外奥斯曼国的空军被击落两架-16。 东部武装在电视上还调侃米军轰炸得太不专业,说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同时还抓获了十四名潜伏在东部武装,帮米国联军空袭部队做引导的内jianian。 连续两轮的空袭,虽然米军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但是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东部武装的防空系统,尤其是hq9改进型对他们的战机威胁实在太大了。 两轮空袭中。他们至少炸毁了五套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而他们得到的情报是,东部武装至少拥有十套hq9远程导弹射系统,所以就算他们炸毁的全是hq9射系统。依然还有五套在东部武装手上。 况且东部武装手中的防空导弹可不止只有hq9这种型号。 两轮空袭后,米国人马上又展开了第三轮空袭,这一次是克里米亚半岛。 东部武装刚刚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被联军至少上百架战机轮番轰炸。 这一回倒是没有战机被击落了。但是奥斯曼空军又一架-16战机出了故障,迫降之后被当地民兵俘虏了。 米军随后把那架战机炸毁。但飞行员又成了活标本。 不过这并没有延迟联军的脚步。 第三轮空袭刚过,基辅波族武装一个机步旅随即展开地面进攻。试图重新夺回克里米亚半岛控制权。 他们在米国海军掩护下,登6上岸,接着一路推进,倒也顺利,谁知道他们刚刚占领了列克普斯克城,就被伏击了。 五千多人的队伍陷入克西人武装的包围圈中。 克西人差不多是他们两倍以上。 呼叫了空中支援后,米军的战机一到现场,现根本就没办法把双方分开。 派出6航武装直升飞机,结果又被击落了两架阿帕奇。 而后更郁闷的是,哈族武装和俄族武装突然两面夹击,在这种情况下,波族第63旅不得不撤出刚刚重新占领的城市,向西继续逃窜。 东部武装也没跟他们客气,一路狂追,直接把63旅的老巢斯卡多里也给端了。 面对这样的战果,米国人也是醉了。 1o1空降师远在西北根本就没办法那么快赶到,而部署在格国的装甲旅和奥斯曼人的6军距离也相当远。 空中支援不行之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63旅被直接打散。 好在东部武装怕孤军深入太远,最后终于放弃了追击,这才勉强让63旅的残部逃回了西部重镇赫尔松。 但这么一来,整个战局就难堪了。 在米军这么强而有力的支持下,西部波族武装居然还能打成这个样子,国际社会全都看傻眼了。 米军准备好的第四轮空袭也暂时停止了。 毕竟是世界第一强权,在作战经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 他们很快现了自己的问题。 第一,是准备得过于仓促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攻击;第二就是他们对于东部武装的实力太过于轻视了;第三,他们以为华夏国不会出手,结果真出手了。 三大不利局面连锁反应之下,米军根本拉不开局面。 三轮空袭过去了,东部武装的损失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也不为过,而联军却损失了近十架战机。 联军的面子算是彻底丢尽了。 最主要的是波族武装63旅在占尽优势的这种情况下,还居然被彻底打垮,这让米国人有一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 所以很明显,他们必须改变战术。 米国人步伐停下来之后,东部武装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 相反,接下去才是对他们真正的考验。 一早,哈诺维奇便过来向宁逸辞行了。 在南陵的一个多月,哈诺维奇带来的人,只有大约半数是真的在接受训练,而且并不是在仙城基地,而是驻陵兰岛的华夏**队基地接受真正的军事训练和培训。 其他的人,基本都是在为东斯拉夫共和国四处奔波,最主要的是帮忙收集情报,或者是购买武器之类的。 以哈诺维奇为例,他已经为东部武装整了至少二十套的hq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卖给哈里斯国的名义,直接送入东部武装占领地区。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装甲战车。 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华夏国国家部分高层领导的接见,也要到了一些无偿援助。 东部武装之所以还能够有底气,也全在于此。 东部武装能够支撑到现在,哈诺维奇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不过米军停止了空袭之后,哈诺维奇反而沉默了,他并没有任何惊喜。 相反,一早过来便向宁逸辞行。 宁逸自然是知道眼下基辅公国那边的局势,表面上东部武装还占据着上风,但实际上,这所谓的上风只是临时的。 米国人压根都还没出手,空袭也才草草进行了三轮而已。 一旦米国人缓过劲来,下定决心,东部武装面临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而在这个时候,哈诺维奇不但没有想要抛弃他的同胞,反而是要回去和他们同生共死,这不禁让宁逸又佩服了他几分。(未完待续……) ps:感谢兄弟们的宝贵月票,谢谢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