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 (第2/2页)
李彦超担任侍卫亲军的副将之前那个副将,与康义诚多少有些牵连,已经被降职。 李嗣源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不日,孔循到了洛阳。李嗣源对他当日拦截刑部官员的事,处罚的不轻不重,至于推行新政不力的失职之处,暂且没有拿出来问罪,因为宣武军这时候已经公然据镇叛乱。 李嗣源随即下诏,斥责宣武军的骄横跋扈,并下令六部为大军东征作准备。 这是洛阳吏治整顿完成之后,朝廷碰到的第一件大事,各部衙门自然一片热火朝天之象。 随后,新政新一批政令,经由中书省递交,皇帝批准,门下省审核生效之后,下达到各州县。 与此同时,百战军领命东征,孔循随行,平定宣武军之乱。 就在百战军抵达汴州的翌日,郓州天平节度使安重霸青州卢龙军校王公俨,相继拥众生乱,随后,滑州义成节度使王晏球也称,滑州拒行新政。 而这个时候,李从璟仍旧在洛阳,没有要亲自东征的意思,那副模样,是要在洛阳主持大局主持到底了,毕竟他马上就要进位为太子,正该掌握政事手握全局才是。 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刚刚出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从珂,已经不在洛阳。 却说赵王李从荣,这时早已抵达了江陵。 李从荣到江陵后,并不着急立即入楚作战,而是等邓州威胜节度使,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州安远节度使都到了之后,才不紧不慢召开了军议。 三镇节度使所带兵马并不多,各位节度使的兵马都在三千左右,这当然是因为朝廷新政的缘故除却襄州好上一些,邓州安州向来都不算大镇,与郓州青州不能比,兵马本就不多。至于襄州,则是在江陵地位日重后,没有从前那般重要了。 江陵这些年除了囤积粮草军械,马怀远主要做了一件事:造船。 杨吴水师强大,当世称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大唐要与杨吴较量,无论是顺长江东去直捣金陵,还是驰援楚地,与杨吴争夺湘江边的楚国王都长沙,都要多多依仗楼船。 李从荣很喜欢高大如城的楼船,因为他已经在船上呆了三天三夜没下来。 最后还是副帅符习去把他生拉了出来。 高从周王思同等人见了,闷着脑袋一言不发。 马小刀拉着马怀远直眨眼睛,咱们这位赵王殿下,到底是游山玩水来了,还是征战来了他看到楼船的那股兴奋劲,可是比我看到青楼里的小娘还厉害啊听说他之前可是从未有过领兵出征的经历,这回这不是拿我等来练手吗 马怀远瞪了他一眼,别废话 马怀远跟上诸将去了,马小刀又拉着周小全唠叨:兄弟啊,咱们江陵的家底攒得可不容易啊,这要是都给他都败掉了,到时候我们跟谁说理去 双臂环胸抱着横刀的周小全不咸不淡道:我如何知道。 马小刀干瞪眼,你去演武院也在洛阳呆了几年,就没听说过赵王是甚么人这不可能吧这家伙到底能不能打 周小全瞥了马小刀一眼就走了,没听说。 马小刀望着周小全的背影,狠狠吐了口唾沫,娘的书呆子 长沙府。 徐知诰听说了李从荣三日不下楼船的事,凝神沉思。 披甲执锐的近卫统领林仁肇撇嘴道:照此看来,李从荣倒是清闲得很,这般不将战事放在心上,比起他那位能征善战的兄长,可是差得远了。 徐知诰看了林仁肇一眼,你当真以为李从荣不将战事放在心上 难道不是林仁肇惊异道。 徐知诰收回目光,眼神深邃,若是李从荣一到江陵,就喊打喊杀,那我倒是真不将他放在眼里。 林仁肇眼珠子转了转,明公的意思是,楚地战场局势复杂,若是李从荣贸然调兵遣将,急求参战,才是不知深浅的冒昧之举,而他如今悠闲适意,实则是给唐军了解楚地战争局势的时间 徐知诰微微点头,正是如此。依据边镐到江陵后传来的消息,李从荣一路上可是对战事上心得很,摩肩擦掌,意欲大干一场。 林仁肇恍然点头,看来我等与唐军不战则已,战必是大战。 徐知诰颔首,这倒是不错。 深夜,洛阳。 王朴放下毛笔,拿起面前写好的文书从头看了一边。 他来到窗前,夜空皎月高悬,繁星点点。 也不知站了多久,他呢喃道:山东,江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