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 (第1/2页)
洛阳。 一座茶楼上。 李从荣与边镐相对而坐。 侧旁有茶釜正煮茶,清香袅袅。 李从荣看着边镐,王兄在北境闹翻了天。 岂止是闹翻了天,而且有百年未见之大功收入囊中。边镐神色平静。 李从荣问道:先生就没有别的话要说 听闻杨吴已经开始攻打楚地。边镐道。 李从璟有些不满边镐此时还这副不温不火的模样,不错杨吴攻势如潮,楚王抵挡不住,已经向陛下求援。 陛下作何打算边镐问。 李从荣皱眉道:陛下作何打算,孤王如何知晓 既然殿下不知晓陛下打算,为何不向陛下出出主意边镐道。 李从荣又问:出什么主意 自然是发兵求援楚王的主意。边镐道。 李从荣眉州皱得更甚,语气不善,陛下计议未定,孤王贸然进言,若是合了陛下心意倒好,若是不合,岂非自找麻烦 那就让陛下采纳殿下的进言。边镐道。 李从荣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两川已定,北境已平,帝国已无它患,岂非正是彰显王道,立德立威于天下的时候边镐道。 李从荣默然不语。 边镐不紧不慢倒了茶,将茶杯推倒李从荣身前,殿下想要立功,总得有立功之地才是,如今四方平稳,除却楚地,还有哪处地方可去 李从荣没有去碰茶杯,默然半响,还有夏州。前时陛下下诏,令党项人来朝,党项人竟然不遵诏令。当此之时,正可伐之。 边镐摇摇头,殿下可知,党项人缘何不来 李从荣答道:朝堂风声,陛下有意迁党项人出夏州,另置节度使。 正是如此。边镐点点头,但夏州不可去。 为何不可去李从荣问。 党项人骁勇善战,夏州又是险地,进可据守重镇,退可隐遁沙漠,王师前去,难以建功。边镐道。 李从荣摸着茶杯,转了好半响,楚地军功易得 与楚联手,何惧区区杨吴边镐双目有光。 李从荣沉思半响,饮下茶水,好孤王这就进宫 起身走了几步,李从荣忽然停下脚步,回身看着边镐,意味深长道:莫离回了洛阳,先生可知 边镐只是微微笑了笑,并未作答。 煮茶的侍女蜂腰肥臀,眉宇间有风情万种,虽然着装淡雅,却也掩盖不了她本身的妩媚之气。 先生让李从荣去说动李嗣源出兵楚地,是何用意那侍女规规矩矩坐在旁边,目不斜视,声音不大,但内容绝不是一介侍女该问的。 边镐自顾自品茶,大吴攻楚,楚王求援,李唐到底发不发兵,却还是未知之数,需得让他去探明李嗣源的态度。 那侍女冷笑两声,先生可是让李从荣去说服李嗣源,若是他果真得手,岂非弄巧成拙 边镐摇摇头,也不在意侍女的态度,军国大事,李嗣源自有计较,岂是李从荣能够说动的 侍女皱眉道:若是李唐果真发兵楚地,那该如何 该庆幸。边镐道。 庆幸李唐来阻扰大吴大业侍女声音更冷。 庆幸领兵去做这件事的人是李从荣。边镐道,而不是李从璟。 侍女寻思片刻,李嗣源素来倚重李从璟,若是决意援楚,为何会派李从荣去 边镐道:李从璟平两川定契丹,功震天下,封无可封,除却一个东宫之位,李嗣源还有什么拿得出手若是再让他在楚地立下大功,李嗣源难道去做太上皇 侍女冷笑道:李家父子可是父慈子孝得很,这回联手唱的这处大戏,还不足以让人吃惊吗期待李嗣源忌惮打压李从璟,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正因为父慈子孝,手心手背都是rou,李嗣源才会给李从荣立功的机会。边镐成竹在胸,就算李嗣源不忌惮李从璟,难道就不心疼他这个整日劳碌的长子 侍女又寻思了片刻,又问:若是李嗣源让李从荣去了夏州,那会如何 若是李唐对夏州动武,则必不会求援楚地。边镐道。 侍女冷哼道:先生说话可是高深得紧。 内政外战,这是李唐接下来要选择的东西。边镐娓娓道来,如今,李唐平两川定契丹,有两件事可选。继续完善深入天成新政,是为其一;继续向外征战,争霸天下,是为其二。以李唐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