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魂兮归来 (第1/4页)
忠魂殿前站满了人,赵坨周阳朱买臣公孙弘卫青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赵胡秦衣。还有汉军将士,以及南越兵士。 在这之外,还有从各地赶来的百越百姓。 他们脸色肃穆,身着黑衣,一脸的沉痛之色。 今天是忠魂殿中秦军骨灰迎归的日子,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亦是一个沉痛的时刻。 之所以说是历史性时刻,就在于五十万秦军南征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浴血拼杀,中国才有了华南之地,他们为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秦朝覆灭之后,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功勋一直不为人知。若不是周阳努力,他们的功劳会埋没在历史的灰尘中,永远不为人知晓。 景帝采纳了周阳的建议,把他们的功劳昭告天下,这就得从眼下开始。因而,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秦军的功劳昭告天下,固然让人欢喜,可是,英雄已逝,这又是一个沉痛的时刻。 在周阳和赵俏的带领下,汉军将士以及从各地赶来的百姓分列两厢。肃立当地。 天子使臣公孙弘身着黑衣,脸色沉痛,手持天子诏,来到忠魂殿前。面对忠魂殿。公孙弘先是从香案上拿起香,点燃之后,插在香炉里。再跪下行大礼。 然后再展开祭文,开始宣读。 这篇祭文是司马相如写就的。煌煌之言。气势磅礴,感人肺腑。先是赞扬秦军南征的大功,然后就是笔锋一转,很是沉痛,尽述秦军面临的困难,以及浴血拼杀的情形。 最后才归结到,景帝从民族大义出。迎归他们的遗骸,表彰他们的军功。 司马相如不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大家,一支如cao之笔,道尽了秦军的雄风英雄事迹,让人热血如沸。听着公孙弘抑扬顿挫的念颂。周阳热血奔涌,双手紧握,仿佛与秦军一起在岭南冲杀一般。 有这种感受的不是周阳一个人。在场之人个个皆是如此感受。 等到公孙弘一篇祭文读完,赵亿再也忍不住了,叶嗵一声跪在地上。热泪奔涌,不住。头,高呼道:大汉万岁大汉万岁 他是五十万秦军的统帅,是秦始皇的忠实追随者,百年不渝对汉朝他并不是那般信服。可是,景帝遣人祭拜秦军将士,让他感动无已,对汉朝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不在秦朝之下。 虽说这是华夏盛事,民族大义。毕竟秦汉有别。即使景帝承认,也用不着昭告天下,更不用遣人祭拜。景帝就这么做了,赵伤对汉朝不能不感激。 大汉万岁 在场之人,除了周阳他们,与秦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越的兵士就不说了,绝大部分是秦军的后裔;南越百姓,有不少是秦朝遗民的后人,汉朝祭拜秦军就是在祭拜他们的祖先。他们对汉朝的好感如赵亿一般,直线飙升。 大汉万岁 大汉集岁 一声声自内心的呼喊,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大汉万岁 冲天的呐喊,从忠魂殿开始,传向四面八方,凡有华夏人的地方,就有人在呐喊,整个岭南沸腾了 从此时此复起,岭南之地真正的属于汉朝,回归到了华夏的怀抱。 声浪经久不息。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止息。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迎归骨灰。先从忠魂殿中迎出来的是屠睢的灵位,赵儒和周阳一左一右的扶着灵位出殿。 对这位秦军的统帅,周阳听说过他的不少英雄事迹。虽然他战死于岭南,却无损于他的伟大,战场上,流矢横飞,战死再正常不过了。 屠睢和赵俏一样,追随秦始皇征战天下,立下大功,威名素著。尤其是在南征秦军中的威望更高。他的灵位一出现,秦衣他们跪在地上叩头。 周阳和赵伤小心翼翼,把屠睢的牌位放到马车上,冲灵个鞠躬。 赵伤和周阳再次进入忠魂殿,两人一左一右的抬着任嚣的灵位出来。 任嚣是在屠睢战死后接任秦军统帅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在当时。由于道路不畅,补给不上,秦军的士气本就低落。屠睢再战死,对秦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无异于雪上加霜。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形下。任嚣统领秦军,经过他的努力。稳住了局势,一直等到灵渠开通。补给运上来,情势才好转。 灵渠一共修了将近三年。在这期间。秦军时时要受到土著的袭扰,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了。任嚣硬是稳住了局面,他在南征秦军中的威望比起屠睢只高不低。 更难得的是,在他的统率下,秦军平定了岭南不说,他还为治理岭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规了岭南的蓝图。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客死异乡。 秦衣他们仍是跪在地上,冲任嚣的灵位叩头。 周阳和赵伤来到马车前小心翼翼的把任嚣牌位放了上去。 屠睢和任嚣是南征秦军的两大巨头。对他们要格外礼遇,他们的灵位搬出了忠魂殿,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一队队兵士进了忠魂殿,七手八脚的搬灵位,抱骨灰盒。 兵十络绎不绝。讲讲出出,效率不可谓不高,仍是费时极下,方才把十几万骨灰盒搬到马车上。 十几万骨灰盒,就需要数百辆马车,一辆接一辆的马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公孙弘担任起了司仪的职责。大声道:迎归大秦将士的英灵起乐。 在他身后的乐师,都是从长安带来的,他们摆弄乐器,雄壮豪迈的乐声中,一个乐师引吭高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竟然唱的是秦军战歌。 如何迎归秦军英灵,景帝亲自过问,订下礼节。其中一节,就是要乐师唱秦军战歌。 血不流干,誓不休战,南征秦军用他们的光辉事迹很好的诠释了此歌的真谛。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赵坨双眼中涌出泪水,弓吭高歌。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想到,景帝会让人唱秦军的战歌,对景帝的胸怀,赵坨是心悦诚服。 汉军在周阳的带领下,唱响秦军的战歌。对于周阳来说。他不是第一次唱秦军战歌,在河套之地与秦无悔相遇时,就唱过这歌。 秦军的战歌雄壮豪迈,让人热血沸腾,周阳眼前浮现出了秦军浴血拼杀的情景:河西大战,伊阙大战,长平大战,扫灭六国一统华夏。杀入岭南,大败匈奴,关山飞度。英风烈烈, 无数的传奇与辉煌由他们创造,由他们书写, 在秦军的战歌声中,马车耕琰,开始向北驰去。 六十年前,秦军唱着战歌,杀入岭南,岭南的千山万水间回荡着他们的战歌,伴随着秦军的怒吼而如今,秦军将士早已泉下作古,五十万大军,只有一人生还,那就是赵伦 这是何等的凄凉。亦是何等的豪迈 数百辆马车驶离忠魂殿,然后是数千具棺接,绵延数十里,宛如一条长龙,滚滚北去。 大王,请周阳来到赵儒身边。 赵坨擦干眼泪,在赵胡的搀扶下。颤微微的来到马车前,上了马前。进入车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