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四章 进京 (第2/2页)
反对,最后还是周延儒派了特使拿了自己的亲笔手书到太原去,赌上父母的声誉发誓,只说这是一场做给天下人看的戏,绝不会真的将公主嫁给李信,况且李信也不敢北上京师。 再说,晋王之女由郡主晋为公主,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正是有了这种保证,晋王才将宝贝女儿借了出來,让特使将她接到了京师。现在李信却真的來了,总不能真的将新乐公主嫁给这马贼吧。 “何须如此麻烦,李信掌兵多年,飞扬跋扈,恶行累累,令三法司调查他的劣迹,然后依法惩处,何必那么麻烦。” 说话的是李侍问,他与李信之间的私人恩怨这辈子算是难以了结,只要他一日不闭眼,就要将这马贼拉下马來。 这时站出來反对的却又是连连质疑周延儒的范复粹。 “若是这法子可行,咱们又何必拐弯抹角了。” 范复粹种种叹息一声,说到底还是皇帝的态度摇摆不定,年初时,朝鲜国又重新來朝,这当然是三卫军的功劳,一向自诩重情重义的皇帝居然又念起了李信的好,曾当众表示,若无镇虏侯,只怕昔日藩属将永无重归中国之日了。 所以,由始至终,内阁提出來让镇虏侯赴京完婚,关于其中不可告人之心思,内阁的几位重臣是瞒着皇帝的。而皇帝则一直坚称,“李信必入京。” 当时,几位阁臣们还对此不以为然,而今李信果然來了,事实证明皇帝的猜测沒有错。然而,他们却不能让李信得逞,更不能放过李信虎落平阳这个机会。 “当务之急并非治李信之罪,而是使圣上知其恶,如此一來,各项难題便迎刃而解。” 沉默了半晌的洪承畴终于说话了,就在他话音未落之时,周延儒轻轻拍了身侧桌面一把。 “说得好,要让天子知其恶。只要知道了李信的恶,除去他岂非如碾死一只臭虫那么容易。” 的确如此,离开了百战百胜的三卫军,李信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道他还有三头六臂,或是背生双翅不成。 李侍问哼了一声:“说得轻巧,如果能如此轻易说动天子,你我何必还在这里费尽心力。”李侍问一向看不惯这个善于惺惺作态的后起之秀。 洪承畴并无恼怒之意,反而笑着向众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片刻之后便迎來了阵阵咋舌之声与交口称赞。 …… “万岁爷,镇虏侯來了,來了。” 朱由检一直数着日子,希望李信不负重望,在印象里,这个马贼出身的豪爽汉子,绝非那种见利忘义的小人。他本來差点就相信了重臣们的众口铄金之辞。但朝鲜国的突然來朝,让他恍然而悟,有些事耳听未必为真。更何况是从一群私心极重的大臣们口中传过來的。所以,他要证明给自己和群臣看,李信并非人人节约可杀的乱臣贼子。 在听到“镇虏侯來了”五个字的时候,朱由检的心情平静的好像古井一般,这和他料想中一般无二。 “镇虏侯在何处。快传,传來见朕。” 报信的宦官有些迟疑道:“回万岁爷,奴婢只知道镇虏侯來了,却不知镇虏侯现在何处。” 朱由检的脸色当即变得十分难看。 “你说什么。” 宦官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來,“奴婢死罪,奴婢死罪,奴婢实在不知镇虏侯现在何处。” “你这杀才,不知镇虏侯在何处,又从何处得知镇虏侯來了的。说话驴唇不对马嘴,以后不要在文华殿当值了。” “是,是礼部侍郎孙瑜所说……” 朱由检当即唤人來将那个拙嘴笨腮的宦官拖了下去,任凭他如何哭喊求饶都无动于衷。然后,朱由检又叫來了王承恩,对他面授机宜,让他派出探子去,调查镇虏侯是否到了京师,又到了何处。 生了一阵闷气以后,朱由检又沒好气的对身边侍立宦官道:“传旨,着礼部侍郎孙瑜进宫。” 既然那杀才宦官言及镇虏侯到京的消息是出自孙瑜之口,便招來一问就是。这时,朱由检有几分后悔,不该在去岁年初便取缔了锦衣卫和东厂,使自己在京中大有耳背眼花之感。 但若想重新启用这些衙门又谈何容易,那些阁臣们整天苍蝇一般在耳朵边嗡嗡乱叫,现在每每午夜梦回最令人心生厌恶的都是这些场景。 小半个时辰以后,传旨的宦官带着孙鉁回到了文华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