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其实是打轻了 (第2/2页)
自然非常地踊跃的。 甚至有人一家男女老少几口人都出来加入这搜寻队伍了。 因为人多,大家也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不过可吓坏了驻守在桃源村的这帮警察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镁国士兵手上有没有枪,这万一有个意外就麻烦了。 可怎么劝村民,村民都不听,村民都想要手擒那个镁国飞行员。 弄得这些警察只能不断地打电话申请支援。 不过还好,因为这事情涉及比较大,政斧反应非常快,没有十几分钟就来了很多荷枪实弹的特警,紧接着就是军队的士兵也来了很多。 有这些特警和士兵加入这搜寻队伍,村民的安全也有很大的保障。 人多力量大,很快这村子都搜素完毕,没有发现镁国飞行员的踪迹,大家怀疑这些镁国飞行员或许落在这后山上了,于是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去后山搜寻了。 要是平常的话,这么晚,可是没有几个人敢上这后山的,毕竟这后山可是有猛兽来的。 不过现在这几百上千人的队伍搜寻这大山,就算是群居的野狼都要有多远躲多远,担心被人类发现。 “抓到了,抓到这洋鬼子了!” “哈哈,看你还往哪里跑。” 突然大山里响起人们激动的声音。 现在的华夏人都习惯用“老外”来称呼非本国的公民,不过农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现在还是习惯称老外为“洋鬼子”。 华夏人对外国人的称呼,从最早的洋夷——洋人——洋鬼子——外国人——老外的变化过程。 其实这也反映了华夏民族的一部荣辱兴衰史和华夏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心态。 最初的“夷”是华夏人对周边地区人的蔑视,那时华夏诸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于是把自己看作是天下的中心,称四方为“夷”,表示华夏的居高临下。 这种态势维持了两千多年,“夷”也就被称呼了两千多年。 然而居高临下的华夏人却忘记了“满招损,谦受益”这条祖训,自己故步自封,落后了。 而“洋夷”们却强盛起来了,而且开着军舰打过来了,这时华夏的君主们才走下台阶改称“洋夷”为“洋人”,并与洋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从洋夷到洋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洋夷中的“洋”与洋人中的“洋”二者的含义却有微妙的变化。 后者的“洋”不单是指海洋,更含有先进文明的意思在内,所以“洋人”一出口,自己就矮了半截。 在洋人发动战争侵略华夏期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其野蛮性,激起华夏人的极大愤恨,于是他们在华夏人的眼里和口里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魔鬼,于是有了“洋鬼子”的称呼。 现在国家强大了,华夏人受人欺负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人们现在可以挺直腰杆称西方人为“外国人”、“老外”了。 这是一种平等间的称呼,也代表这华夏人的自豪,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华夏从被列强欺凌到现在傲视四方的实力,这是凝聚了华夏无数先辈的努力。 “抓到这镁国飞行员了,太好了。” “快去看看!” “不行,我要去揍两拳才行。” “敢犯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一听那镁国飞行员被抓住了,大家纷纷往那个位置跑去。 等叶荣耀和一群武警们赶到时,那两名镁国飞行员已经倒在地上被揍得鼻青脸肿都没有个正形了。 “怎么回事?” 一位带队的武警少校皱着眉头问道。 “丫的,这王八蛋敢开飞机跑到咱们国家的领空,没有把他打死已经客气的了。” “就是,对这种恶客,咱们就不能客气。” “朋友来了,咱们要用美酒招待,这财狼来了,就必须给拳头。” …… 这位武警少校还没有说什么,村民们已经七嘴八舌地说起理来了。 这让这位武警少校都有些无语了。 其实这位武警少校心里想要说的是,“打的好,打的妙!” 毕竟这两个镁国飞行员落在部队的手上,出于人道主义,对这两个镁国人不但不能打骂,还得好酒好菜地伺候着。 说实在话,这位武警少校还觉得这些村民动手太轻了,虽然这两个镁国飞行员看起来鼻青脸肿,其实没有什么大伤。 “把这两个镁国士兵带走。” 武警少校对身边的武警战士说道。 ~~~~~ 如果您喜欢这部小说,请支持宅男,欢迎您来起点,您的订阅、您的打赏、您的推荐票,月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