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六百九十九章 利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利用 (第1/2页)

    古时候没有照相机,只有简陋的“画影图形”。: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也就是说,只要卫十八找到一批替代者,李代桃僵,那么,他便可以用对方的身份存活下来。

    眼下,交州兵荒马乱,浑水摸鱼很是简单。

    这一日,卫十八正在城中修缮城墙,冷不丁的听到探马来报,说一支人马出现二十里开外。

    “谁的人马”

    “看上去应该是孙权的江东军”

    “数量多少”

    “应该在五百人左右”

    卫十八深吸一口气,“严先生,对方来者不善呀”。

    严畯嗤之以鼻,“不过是区区五百人而已,如果连他们都对付不了,我们何必大老远的出来”

    卫十八一阵心惊rou跳,“先生所言极是,可是,我们满打满算才三百人呀”。

    严畯诡异一笑,“不,我们还有他们”

    说罢,严畯手指揭阳青壮,满口赞誉之词。

    从北到南,民众的口音变化极大。

    卫十八军中,只有寥寥几人听得懂闽语。

    揭阳百姓不会说官话,可是,他们却听得懂。

    眼下,严畯极力称赞本地乡民,揭阳青壮很是开心。

    卫十八有些犹豫,“我们才是冒牌货呀,到了战场上,万一他们反戈相向那该如何是好哦”

    严畯阴沉一笑:“放心,我不会给他们机会的”。

    “如此说来,五百人必须一个不剩”

    “除非你有更好的法子”

    卫十八摇了摇头,刚刚在揭阳过上几天稳定的日子,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哪能就这么灰溜溜走开

    “只要严先生有把握,咱们便拼他娘的”

    严畯微微颌首,道:“好,既然如此,咱们依计行事,你去召集军卒。我来鼓动百姓”。

    卫十八咬牙颌首,不再啰嗦。

    时间紧迫,既然执意留下,那么只能铤而走险。

    卫十八整日跟军卒打成一片,由他出面召集军卒最是合适。

    严畯天天与乡民一道工作,在百姓当中也有不少的拥簇。

    双方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严畯将计划在脑子酝酿一番。梳理出一个要点:揭阳县令看上去有些头脑,是个不稳定因素。这件事,能瞒则瞒,不能让他坏事。

    除了县令,揭阳人绝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处境。

    严畯清了请嗓子,寻觅到一个地势略高的地方,嘴里道:“诸位父老乡亲,我刚刚接到急报,一伙贼寇正往揭阳而来”。

    揭阳百姓闻言大哗,“这可如何是好”

    “将军可不要丢下我们呀”

    “城小民穷。只怕拿不出赎身费”

    严畯又道:“诸位宽心,只要有我等一日,绝不让贼寇犯境”。

    “将军英明”

    接连不断的赞誉声纷至沓来,严畯充耳不闻,只是话音一转,嘴里道:“敌军数量不过五百,卫将军有把握将其击溃。不过,所谓打蛇不死必受其害,万一贼寇泄私报复,揭阳百姓岂不是终日受其威胁我琢磨着,揭阳可否抽出三五百青壮与我们一同出征无需你们上阵厮杀,只要守住要道。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即可”。

    揭阳百姓脸色急变。

    “此事事关重大,严将军应该跟县令大人商议才对”

    “不错,贼寇虽多,却也是逐利而来,只有我们闭门不出,他们得不到好处,自然会退去。又何必冒险呢”

    揭阳百姓偏安一隅,极少参与战事。

    严畯知道症结所在,只能用起激将法,“我早就听说揭阳儿郎多好汉,此番,贼人过境,若不能将他们尽数击杀,世人会如何讲述”

    “将军,并非我等不敢战,而是不能战也,无军无械,我等如何上阵”

    严畯笑了起来,“你们的军械我早就为你们备好了”。

    众人大为讶异,“果真”

    “那是自然,你们看,那些竹枪便是杀敌利器”

    揭阳百姓疑惑不解。

    严畯拿起竹枪,做了个刺杀的动作,道:“若是有敌奔逃,你们只需站在原地,像这般刺出便可”。

    “只是如此”

    “只是如此”

    “敌人只有五百吗”不知何时,揭阳县令出现在人群中。

    严畯正色道:“顶多五百”。

    “三百对五百,听上去没有多少胜算呀,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利用百姓”

    “利用他们逃命他们都是江东的子民,若是折损过多,我如何向孙使君交待”

    这番解释却也合情合理,不过,县令却谨慎的很,“贼人出现的太过蹊跷了,揭阳已经五年多没有贼寇出现了”。

    “兴许贼人出了什么变故也说不定”

    县令默然无语。

    严畯好整以暇地说道:“是否相助,大人可要速做决断,再晚一些,贼寇就要兵临城下了”。

    县令冷哼一声,方才皱眉说道,“也罢,我便信你一次,倘若有半分不妥,便是闹到会稽,我也绝不饶你”。

    严畯不置可否。

    接下来,有县令的出面,事情就简单多了。

    相对于来路不明的严畯,县令更有威望。

    三言两句,四百名乡民便表达出参与剿匪的意愿。

    严畯只要了三百人,剩下的人手他交给县令,让他护好城门,不放任何人出入。

    县令本想与严畯一道出击,却严畯留了下来。

    毕竟,县城干系甚大,万一敌人不止五百呢

    谁也冒不起这个险。

    双方居心叵测,然而,在守城的立场上,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守住城,这是底线。

    在揭阳本地青壮的指引下,卫十八很快便选择了一处埋伏之地。

    此处居高临下,只要将山石推下,便可以堵塞山道,令其首位不得兼顾。

    时间过的很快,卫十八刚刚布置妥当。探马便告知对方已进三里之地。

    依着卫十八的吩咐,青州军在前,揭阳乡民在后,他们泾渭分明,

    前面三排的乡民手持竹枪,他们每队三十人,一字排开。两人共持一柄竹枪,身后那人立在后头蓄足了气力。只等轮换力竭的兄弟,后面两排的乡民拿着乡勇留下的兵器,等着查缺补漏,这些人静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