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星汉灿烂 (第1/2页)
京城新南市“天上人间”,秋收之后,“天上人间”就比以往更加热闹。来这里聚集的农官数量渐增,而且和别处的农官不同,直隶近畿的农官地位都不低,搞不好就会碰上一个“稼穑令”,是皇帝特聘的技术官僚。 这些个“稼穑令”按照征辟的性质,在品阶上,散官最少都是八品。吏部不给谁面子,也不会给皇帝面子,上了七品,稳稳的就能外放做“百里侯”,和两京那些买醉的“选人”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老兄,你跟郏城令源公有旧?” “是有渊源,他母舅有一支绝嗣,便从他母亲这里过继一子,以承家业。早先并非姓源,以源氏的身份,哪有资格恁般畅通无阻升官?除了有张公支持之外,还因为其生父乃是地方世族,颇有一些财力。” “竟还有这等故事?” “都是这般过来的,若非那点家当,岂能让他这般舒服。” 说话间,问话的人给对面倒了一杯酒,又问道:“那老兄在郏城那里,消息应该是畅通的?” “总能耳闻一些故事,真假就不知道了。” “小弟也就不遮遮掩掩,今日是有一事特来请教。” “但说无妨。” 那问话的人压低了声音,凑了过去咬耳问道,“哥哥,听说郏城的座谈会上,来了一支人马,是武汉甚么银行的?” “银行?是钱号吧?” “不,是银行。” “银行……” 喃喃念叨了一声,跟源宝有关系的那人也是眉头微皱,“实不相瞒,我是听说过一事,‘忠义社’牵头,曾经搞了一个汉阳钱号。不过去年开始,这钱号就关张了,倒不是说不赚钱,只说是另有经营。若正如老弟所言有个甚么银行,必和此钱号有关。” “‘忠义社’?” “不错。” “若如此,当去长安打听一番,京城中虽有‘忠义社’的物业,却鲜见贵人行走。” “老弟缘何打听这个?” “哥哥有所不知,这光景有几个县的县丞、主薄前往郏城县洽谈事宜,都道是甚么银行的人出来谈判,江汉观察使府的人,反而是与会陪同。” “噢?还有这等事情?” 两人说话间,隔着一道门板,就听有人敲门。 笃笃笃。 门打开之后,外间有个绿袍小官,头戴镶玉撲头,脚踩胶底皂靴,腰间还挂着一枚上等玉佩,显然不是普通家世。 只听这人拱手告罪:“非是小弟无礼,适才听闻二位议论‘星汉银行’,这才过来叨扰。” “星汉银行?” “是叫星汉银行么?” “兄弟进来说话。” 一人连忙邀着绿袍小官进来,到了门口,又跟站在外面等候的跑堂道,“小哥再叫一副碗筷过来,切两碟牛rou,再来一壶‘桃花酿’。” “客人少待,小的这就去安排。” “劳烦。” 说罢,摸了一把铜钱,那跑堂小哥连忙双手一捧,哗啦啦的开元通宝就落在了小厮手中。 “多谢客人打赏。” 小厮很是高兴,连连点头哈腰,将铜钱揣到怀中,忙不迭地过去大堂传达。 “星汉银行……亦是取名汉水?” “自是因为汉水。” 绿袍小官说罢,也没有打马虎眼,直接道,“这几日都在传言,汝州那条修通鲁阳关的新路,一应开支,都会从这个星汉银行过账。” “噢?这银行又不是官府,不怕汝州赖账?” “听说参股星汉银行的,除了‘忠义社’一应豪雄之外,还有江夏王、李交州之子、丹阳郡公之子、蒋王、琅琊公主府、长乐公主府、吴王……” 话都没有说完,之前在那里讨论的两人已经目瞪口呆,这“星汉银行”固然不是官府,但赖他们的账……感觉还不如赖官府的账。 至少官府这里还能烧个账册杀个人什么的,最后严刑拷打几个倒霉蛋,破烂事情就能对付过去。 人死债消嘛。 可瞧现在“星汉银行”的尿性,怕不是星汉灿烂……要债要得你浑身灿烂。 要给“星汉银行”背书,靠权贵自觉,完全没有卵用。必须要有成文法律的贵族共识,那么仅仅靠江汉观察使府这个层面,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