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八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完 (第2/2页)
有一丝黯然,突然说道。 这一次北伐的得失,他实在不愿意去衡量,在战略意义上不可否认,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打到了曹魏都城,对于大吴朝来说,就算付出十万的伤亡都值得。 毕竟那可是曹魏都城,日后两朝之间的战斗,魏军在气势上已经落了一个下风。 但是。实际上,这一战吴军是战败的一方,没有拿下曹cao,没有能结束曹魏。战略目的已经失败了,而且自己死伤惨烈,甘宁和孙策,一死一伤,大吴军方前所未有的重挫。 “怨恨?” 孙策闻言。自嘲的笑了笑,回过头,目光看了一眼孙策:“对于你孙仲谋,一直以来我倒是怨过不少,但是不包括这个手臂,也不包括那些战死沙场的霸王铁骑,吴魏之间始终要打仗的,马革裹尸,那是我们战场将士的宿命,你没有做错。我为什么要怨!” 孙权没做错,他的战略目的,和把握战机都是做的最好的,事实上,他们完成的战前立下的目标,拿下了雒阳城,只是没有能拿下曹cao。 如果一定有错,错的是这一仗没有能彻底打赢。 但是两军交锋,沙场之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的。成败终有命,吴军战败也怨不得任何人。 “我也一直认为,我没有做错!” 孙权双手背负,目光远眺。幽幽的说道:“但是我当我接到了甘宁的战死,看到你奄奄一息的被抬回来,我的信心却有些动摇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孙仲谋的一念之差何止万骨枯,我总感觉。是我自大,是我急躁,所以亲自送你们上了黄泉路!” 他一步一个胶印,没有异想天开的擒贼擒首,或许吴军就不会伤亡如此之惨烈。 “这么沮丧的声音,这不太像你孙仲谋啊?”孙策蹙眉,冷声说道。 “那你心中的孙仲谋,是怎么样的?” 孙权反问道。 “我心中的孙仲谋,永远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一旦决定的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坚持,做得出,就承受的起,绝不后悔!” 孙策说道:“就好像当年玄武门之上,你没有杀我一样,这些年,你也从来不曾后悔过半分!” “呵呵!” 孙权笑了笑:“你有些抬举我了,我可没有你相信之中那么坚强,我虽然有一颗强大无匹的心脏,但是有些事我承受不了!” “当年在玄武门,你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孙伯符的性格是赢得起,却输不起,而你孙仲谋,是拿得起,却放得下,所以,你能赢我!” 孙策冷笑的说道:“今天,不过只是一次战败,难道你输不起了吗?” “我当时吹牛的,不行啊!” 孙权撇撇嘴,有些恼羞成怒。 “君无戏言!” “滚,君都出来了,我们还能好好聊天吗?” “好吧,不说君臣,那我就是你兄长,你有点礼貌好不好,实在是丢我孙家的家教!” “我是皇帝,你不应该好好奉承我一下吗?” “没人好像你这么赖皮的,你现在又打算拿着君主威风,以权压人了?” “就压你了,不行啊!” “小兔崽子,你不要逼我揍你,别说我现在还有一个手臂,我就算只剩下一根指头,也足够把你打趴下!” “……” 两兄弟并肩的站在山岗之上,迎着春风,在不停的斗嘴,这能让他们彼此的心情从忧郁之中走出来,变得开朗起来。 ———————————————— 战国八年,二月三日。 清晨。 吴军南下,走出祁山,向着巴蜀方向撤兵,他们倒是没有悄悄的走过,而是敲锣打鼓的绕着下辩城墙大摇大摆的走过去。 完全无视城中虎视眈眈的魏军。 城中的魏军,蜀军残兵,凉军残兵,加起来数万兵马,此时此刻皆然披甲备战,立足城头,小心翼翼的戒备城外。 但是他们不敢轻易出击拦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军大摇大摆的走过下辩,南下而去。 “你们为什么不出击?” 城头上,魏军主将典满铜铃般的眼眸看着城外犹如长龙般行军而过的吴军,有些愤怒大喝:“难道你们就这么眼阵阵的看着他们走过武都,顺利南下,日后你们如何和陛下交代!” “典满将军,不就是我们不出击,是我们不能出击!” 张任摇摇头,斜睨了一眼身边站着的马岱,然后沉声的说道:“吴军如今虽然伤亡不少,但是战斗力还在,而且白马关的高顺,和汉中方向的吕蒙蒋钦都在距离下辩不远的地方恭候,正在等着我们走出下辩,一旦出击,我们拦不住他们不说,还可能全军覆没了!” 其实他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 他们内部不稳,主将不齐心,根本没有战斗力。 如果真的打起来,他最多只能指挥手中的万余兵马和典满手中的兵马,马岱说不定还会在背后插他们一刀。 马岱面无表情,站在两人身边,看着城外吴军离开,马超投降之后,他也被张任给放出来了,重新整合兵马,但是他对张任的怨恨却始终没有消去,对魏军敌意也没有抹去。 迫于形势,他投降了。 但是如果张任今天若是敢出兵拦截吴军,那么他一定在背后给他狠狠一击,大不了他投诚东吴就是了。 马超放弃了杀父之仇,不等于他马岱也放弃了马家仇恨。 一个韦端,不足以平他心头之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