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_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划(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划(二) (第3/5页)

谈话对象实在太难得了,陆政东相信自己对于赵一芒来一样如此。

    从目前国有专业商业银行正在大张旗鼓引进战略投资者筹备上市,到地方商业银行的改制历程,从央行和银监局的职责定位到社保基金是否该进入改制银行,从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带来的风险性到人民币汇率是否该适当放开,这些话题总是充满了争议,即便是在陆政东和赵一芒之间的观也不尽一致。

    “打住,打住,我知道你是吴教授的高足,太深奥了,我头痛。”

    赵一芒以手指戳在手掌心示意暂停:

    “我没有你那么多引经据典的专业东西来充当论据。”

    陆政东笑着道:

    “我同意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必经之路,但是在引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上可能带来资产流失我觉得应当要持谨慎态度,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真的能给我们的金融机构管理带来所谓先进理念和现代管理艺术?我深表怀疑。”

    外资银行不是慈善家。纵然他们能带来一些东西。但是我们的付出也需要有个称量。这一我觉得我们很多决策者似乎太大方了一,那是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不是哪一个人的,手指一松,出个政策,银子就像水一样流出去了,外资就可以坐享其成,锁定期一到。出手就是数以亿计的收益,这真的就合理么?他们的付出就值得了这么多?”

    赵一芒也知道陆政东是个意志坚定的人,虽然他不赞同陆政东的有些观,但是对方提出的一些问题的确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尤其是在精英阶层里一样具有很深的基础。

    “而且我更担心的是这样的国有垄断很容易变成一种寡头式的东西,你看看现在国家垄断的这些行业的情形,也就有些谱了,这种危害那比其他危害更大,而这种危害不是事,而是涉及到整个政治层面的事情。”

    陆政东这话让赵一芒陷入了沉思之中。事实上他比陆政东更清楚里面的一些内幕,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了。没有上升到陆政东那样的高度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陆政东所要讲的主要事情,却几乎是几句话就完了,只要他觉得罗志林有异动,赵一芒自然是绝对会紧盯着,赵一芒和罗志林因为安新汽修厂接下的梁子可是一直都没揭开,既然罗志林又想找死,那也奈何不了别人,在离开京城之前,赵一芒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隐患给解决掉……

    ——————————————————————

    坐在沙发里可以透过落地玻璃幕帘俯瞰整个西部城区.很有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味道,孙伟阳嘴角浮起一抹傲然的微笑:“藏锋于匣,隐不见光,然后再是一剑封喉?”

    刘振强是乘坐夜班飞机飞抵南方的,刘振强外放到天南省做省委*书记已经快半年了。作为省委*书记他能自由安排的时间并不多.不过这一趟他似乎必须要来。

    在西河的时候,刘振强和孙伟阳共事的时间不太长,他在省里的时候,孙伟阳在长滩市里工作,之后孙伟阳升任副省长不久就外调,但这不妨碍两人关系,各种原因不言自明。

    “孙书记。这……”

    刘振强连连摇头,一副啼笑皆非的表情,孙伟阳的是陆政东的事情,这也是两人相见的主要缘由。

    虽然同为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不过刘振强要比孙伟阳很多,他还在西河当省委副书记的时候,孙伟阳已经是省委书记,现在已经是当过三个省的省委书记,下一届进入政治局的极大,所以面对孙伟阳,他还是不像面对其他和自己位置一样的,所以没有把担心直接表达出来。

    “振强,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既没有搞突然袭击,也没有玩阴谋诡计.堂堂正正通过正常程序,这有什么不可以?”

    孙伟阳目光锐利如电,对刘振强的心谨慎不以为然:

    “谨言慎行是好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谦让绝不是美德,该争取就得争取。”

    “孙书记.”

    刘振强摇摇头,目光里也有一抹忧虑:

    “我倒不是为自己担心.我要是连这担当都没有.那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我只是担心有些人跟风造势把目标对谁了政东.众口栋金.积毁销骨啊。”

    孙伟阳目光微微一凝,显然是意识到了刘振强话语里的意思,“唔,这倒是,不过振强.你觉得这会对陆政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么?害怕cao之过急,一旦上不去,影响后续?”

    “孙书记,这总是要考虑阻力的……”

    刘振强的想法是觉得水到渠成比较好,他一直觉得陆政东更适今在现有位置上多呆上两年,好好打磨一下,争议会很多。

    而孙伟阳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很明显。周书明可能要走的消息已经日趋明朗化了,上面希望能过有一个能力出众的角色来挑起贝湖壮济发承大旗,这个想法很清晰。而孙伟阳的想法也很明确。的目标才看向了陆政东。可是陆政东才调任贝湖省长不长的时间。这又要再往上走一步,作为在中组部工作这么多年的刘振强很清楚,这有些不合惯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要有利于工作,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陆政东太年轻了,而且从省长到一把手几乎没什么过渡。这一步迈得是在太大了。

    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不考虑其他同志的感受,

    这一上刘振强也询问过孙伟阳,孙伟阳对于这一也有些担心,但是也许是陆政东在贝湖对贝湖经济的表现压倒了针对这方面因素的担心,周书明在贝湖时日不短了,肯定要退下去,孙伟阳的意图很清楚,他希望陆政东接任,认为陆政东的思路观和能力都很适合贝湖一把手这个岗位。

    虽然只是私下的一种意见交换,但是孙伟阳的态度已经拿了出来。刘振强不能不认真考虑这一。

    从内心来,刘振强也认为陆政东绝对适合那个位置。但不是现在。

    或许陆政东在经济上干得很成功,但那是具体的经济工作,而省委*书记和省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全局和经济的具体cao作有很大差别,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不少见,很多在省市政府岗位干得相当出色的干部到一把手里边来就难以适应,刘振强的想法是陆政东还磨砺磨砺,那更稳妥。不过孙伟阳是何许人,意志坚定,性格刚烈,要想服他,不易,果然孙伟阳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