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所谓人道四 (第1/2页)
乱石神殿。 从人道的角度上来说,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绝大多数的人的行为理念,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那些上位者和成功者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也并不是绝对的,每一个人都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这种想法和认知,往往是几乎不会受到那些外界因素的影响的…… 所谓人性本善,又或者是人性本恶,本质上来说,都是建立在这一点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之中的本性存在…… 这种本性,几乎是不受到任何后天因素所影响的,可以说是天然的善良或者天然的邪恶…… 天然善良的人,就算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事邪恶的职业,也会是一种富有个人魅力的反派角色,就像是各种各样的小说或者动画漫画之中的那种怪盗或者侠盗,又或者是那些不太冷的杀手们,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存在…… 而反之,那些天然邪恶的人,就算是身处在一个正道阵营之中,也会很容易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邪恶的念头,甚至是阵营的偏转,比如说像是岳不群,又或者是绝代双骄之中的江琴江别鹤,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本性善良的人,最终总是更加容易做出偏向于善良的行为,而反之,本性邪恶的人,就算是接受再好的道德教育,最终也很容易会产生性格上的偏转…… 说到底,人总是会更加倾向于做出符合自己本性的行为,有些时候,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不同的人往往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不同人的本性不同! 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人道的,什么样的行为又不符合人道,人道秩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秩序对于人来说,才算是最完美最完善的…… 这样的人问题,除了那些上位者之外,几乎是不会有人去认真思考的…… 而反之,绝大多数能够站立在人类这个群体最高处的上位者们和成功者们,却必定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通过这样的思考,上位者们或者成功者们,或者那些拥有卓越智慧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对于人道产生直接的理解和认知…… 而不同的认知产生之后,自然而然就是一种相互印证的过程了…… 于是诸子百家纷纷诞生,于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于是各种各样的制度,各种各样的理念,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宗教教派,就开始自然而然的开始了传承…… 传承的本质,其实就是寻找那些认同自身理念的人,然后将自己的理念发扬光大……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那些错误的有谬误的理念,则会不断的被淘汰掉,而即使是那些大体方向正确的理念,也会不断的被理论的发扬着进行修正,使得这种理论变得更加切合实际……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上位者们对于自身理念的一种实践的过程! 他们产生了对于人道的理解,但是却并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于是就只能通过这种类似于传教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 什么样的制度更加合理,什么样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什么的秩序更加符合人道? 哪怕是最睿智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念! 就像是同样英明的帝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人道理念的理解并不相同! 每一个帝王,实际上都致力于贯彻自己所认同的人道,并且努力的将这种秩序传承下去,希望影响到更多的人,并且使得他们也同样认同自己的想法…… 不同的帝王,对于一些犯罪行为的界定,往往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说贪污**,在一些帝王眼里,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也不知道大书特书的,就像是乾隆始终很清楚和珅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员,但是一样会愿意听之任之,说到底无非就是因为和珅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仅此而已…… 而像是朱元璋就不同,朱元璋对于贪污**的行为,可以说是几乎零容忍的态度,任何一点点贪污**,在明朝建立初期,几乎是妥妥的死刑,并且是非常严酷的刑罚,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的认识之中,官员的贪腐本身,在人道秩序之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 不同的人,对于秩序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而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又会使得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有不同的观念和认知…… 而很多时候,产生了观念和认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去判断这种观念本身究竟是不是正确了,而判断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去践行自己的道路和理念! 为什么孔子要周游列国,原因也就在此,因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对于人道的认知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所以就必须要去实践自己的道,将自己认知之中的道理传播出去,看看是否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如果能够得到认同,那么就说明自己的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