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有香饵 钓的谁来? (第2/2页)
大的李克用因为不是最后诛杀黄巢的人,这功劳第一的美名白白让时溥捡了去。而朱温却是在这场追捕黄巢的过程中不断壮大。 昔日许多老弟兄比如葛从周,李镋等将领纷纷归附与他。而他手下的朱珍更是一员虎将,使得朱温打遍周遭藩镇几无敌手。 而时溥之所以和朱温结下梁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时溥强了黄巢的人头,得以封王。而朱温仍然只是宣武节度使。并且时溥还经常偷袭朱温的属地,掳掠汴州的丁口。 时溥得了李保的令旨后,立刻耀武扬威的走马上任了,对着朱温频频口出狂言想借以激怒朱温,好让他找到口实。 正当朱温时溥两人狗咬狗的时候,志大才疏的李罕之却因为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挑衅而出兵河中。张全义在李罕之打的热火朝天之际,在李罕之背后使阴招,攻击李罕之。 李罕之本就没什么本事,因此他立刻吓得后撤去太原找本家李克用求救。李克用二话没说立刻发兵三万围攻张全义。 淮南对李克用作用不大,但是河阳就不一样了。他带兵急攻河阳张全义,种田能手遇到战争狂人李克用立刻险象环生。面对即将覆灭的危险,张全义完全慌了神。 隐藏在他身边的金銮卫立刻对张全义表明了身份,并为他说明了秦王李保对他的欣赏。于是走投无路的张全义答应投靠秦王,不过要求金銮卫先行救助自己的窘境。 金銮卫立刻行动起来,到了光启三年十一月底,朱温率领大军三万人进入河阳境内,救助张全义。同时朝廷下令调节,命令李克用保持克制。 但是此时的李克用十分粗暴,他不听朝廷的劝阻,继续猛攻河阳。 朱温可没有李克用这个“活雷锋”好说话,李克用是“唯恐天下不乱”,随时盼着到中原蹚浑水,可朱温自己就在浑水里趟着呢! 肯不肯帮忙,这得看心情! 为了活命,张全义是下血本了,把妻儿老小都弄到汴州去做人质,死皮白赖地请朱温出手相助。 朱温此番之所以肯帮忙完全是李保的意思,此番李保通过金銮卫给朱温进行了谈判,若是朱温能够救下张全义,那么河阳之地可以交给他。因此朱温立刻答应了李保的要求。 其实,只要李克用出场,朱温就绝不会袖手旁观,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如果让李克用控制了河阳地区,朱温还怎么活? 得知沙陀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朱温早就怒了:李克用你个小王八蛋,怎么十处打锣九处有你?还敢跑到我家门口舞枪弄棒?给谁看呐?
朱温清楚,跟李克用打交道,骂街不顶用,只有让拳头说话。为了让李克用长记性,别有事没事打中原的注意,朱温也下了血本,派出得力悍将丁会、牛存节、葛从周等驰援河阳。 李存孝自认为沙陀军杀遍天下无敌手,当然也不服软,一面派李罕之继续围攻河阳,一面率沙陀主力迎敌。双方在温县遭遇,随即大打出手。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沙陀,依然是当年的沙陀,但今天的朱温,早已不是过去的朱温了。 沙陀军英勇善战,但兵员来源单一,战斗力提升不明显。而朱温这些年混迹中原,“包身工”翻身做上“大地主”了。 黄巢败北之后,时溥在狼虎谷捞了大便宜,但真正的赢家其实是朱温。时溥不过是捡了一颗人头,黄巢麾下大部分将领和人马都投靠了昔日的“战友”朱温。收拾安师儒、秦宗权,朱温也是打到哪里、扩充到哪里,一跃成为中原的头等霸主。 温县遭遇战,成为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最佳佐证。一场恶战之后,沙陀军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此时,困守在河阳的张全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仅靠嚼木屑维持生命,活一天赚一天。就在张全义濒临绝望的时候,汴州军队乘胜运动到河阳外围,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将李罕之的攻城部队杀得片甲不留。 李罕之也是轻车熟路,一溜烟又逃到太原。张全义后来教育他儿子不忘朱温的大恩,说的就是这件事儿,并且张全义还因为这件事向神武帝求情,为朱温留下了香火,当然这都是后事了。 自此,河阳大混战宣告结束,朱温又成了最大的赢家。他既将河阳全部收入囊中,又将李克用打得噤若寒蝉,短期内不敢再觊觎中原。 张全义也毅然投靠了新主子秦王李保,调任长安京兆尹。 虽然河阳大战结束了,但是淮南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孤身在外的李克让军在蔡州同秦宗权苦战不止,仍没能奈何秦宗权。 龟缩在蔡州“垂而不死”的秦宗权无疑是最佳突破口。 此时的秦宗权还剩下一口气,收拾起来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剿灭秦宗权,并不需要“中央军”亲自动手。实际上,李晔不仅不用出兵,连钱都不用拿,只下达了一道任免通知:免去时溥“剿总”之职,由朱温接任。 朱温在河阳大混战中成了最大的赢家,中原的劲敌已消灭殆尽,也该轮到秦宗权这个“钉子户”了。文德元年五月,朱温亲率大军围攻蔡州。 见到朱温来到后,李克让立刻调转枪头攻打朱温军,可是他太高看自己了,在死伤大半之后,立刻仓皇而逃。 朱温没有追赶李克让军,他转过头来继续攻打蔡州城。 虽说秦宗权是“垂而不死”,但“金盆虽破分量在”,又在“主场”作战,围困蔡州的战役打得相当惨烈。在这场耗时三个月的剿杀战中,朱温身受箭伤,依然坚持靠前指挥,以极大的代价拿下南城。 仗打到九月份,秦宗权依然在困兽犹斗,朱温却不想打了。——在这么耗下去,拼个鸟蛋精光,就算能弄死秦宗权,老子以后的日子还咋过? 朱温决意让秦宗权“自生自灭”,枪口一转就奔徐州的时溥去了。毫不夸张地说,朱温对时溥已经忍了很久了!俩人的恩恩怨怨,随便数一数都让朱温气得吹胡子瞪眼。 ——镇压黄巢残部,朱温跟李克用结了梁子,结果让时溥捡了大便宜。 ——讨伐秦宗权,时溥担任“剿总”,压过朱温一头,却“占着茅坑不拉屎”。 ——光启三年,高骈为毕师铎所杀,淮南陷入一片混乱,朝廷让朱温去收拾残局,但时溥不借道,还半路设伏,朱温没能去成。 从蔡州撤军后,朱温派朱珍去找时溥的麻烦,时溥当然也不白给,拉开架势就跟朱珍干上了。不过,跟号称“中原第一霸主”的朱温比起来,时溥实在端不上台面。几次激战之后,徐州方面损失三万多人,大部分城池被朱温军队占领,时溥只能困守在徐州孤城,活一天算一天。 朱珍干得漂亮,朱温可乐屁了!两大劲敌,一个被困在蔡州,一个被困在徐州。偌大的中原,再无人敢与朱温叫板了! 看到朱温取得了如此的成绩后,李保心中欣喜,这“养刀计划”基本上已经成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这些藩镇收拾服帖了。 不过他此番还是得先见见新近收服的小弟,襄阳的建设刚刚开始,张承业和敬翔等人实在忙不过来,既要兼顾渭州又要管着襄阳的事情,因此找个人给自己分担负担才是正经! 本书来自http:////.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