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立志求高远 (第2/2页)
击败朱玫,引兵攻打长安,到处放火、掠夺。唐僖宗出逃到兴元,李克用退兵驻扎河中。这时,朱玫也造反出兵追唐僖宗,但没有赶上唐僖宗,只是抓住了襄王李煴。朱玫逼迫李煴称帝,屯兵凤翔。 唐僖宗认为只有李克用能击败朱玫,但李克用却不愿为唐僖宗所用。当初在长安破黄巢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与李克用关系很好,于是唐僖宗派谏议大夫刘崇望带着诏书去征召李克用,并说是杨复恭的想法,让李克用出兵讨伐朱玫等势力。李克用表面上答应了,但却不带兵前往。 不过这个时空的因为李保的出现,在李克用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都没有发生,比如朱玫扶持襄王的历史就没有发生,而杨复恭早早就被李保干掉。而李克用则是失去了表现的机会。 是以李克用如今在长安朝臣和世人的眼中仍然算是一个非我族类的胡人军阀,并没有原本历史上的人望和民心。 不过对于李克用的个性,李保还是很喜欢的。因为他的性格特别直爽,有着胡人爽朗干脆的性格优点。并且还特别仗义,唐末五代之际的尔虞我诈基本上都是李克用吃亏。 而朱温相对于李克用就差了很多,虽然原本历史上朱温最终取唐而代之,但是他个人的人生污点何其多也,因此后世的史学家对于朱温的厌恶和唾弃也很多。 同时朱温粗鄙无谋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他的后代的教育上,几个儿子和义子都是不成器的很,打外人不行,内讧却很擅长。 是以诸子在争夺太子之位时候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皇位让自己的妻子去侍奉老色鬼朱温,最终营妓之子朱友珪靠弑父诛兄夺得皇位,但是不久又被弟弟均王朱友贞联合朝臣和外戚推翻了他。 因为朱友贞等人缺乏将略和才干,所以后来“梁晋争霸”的最终还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赢了,最终建立了后唐,后梁泯灭在了历史之中。 同时淮南的高骈如今也已经到了疯狂毁灭的边缘,高骈早年间在大唐的丰功伟绩因为他在黄巢做大时的愚蠢表现而最终过大于功。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
高骈慑于黄巢威势,又与中宦田令孜有怨,故坐守扬州,拥兵十余万,保存实力。黄巢军入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他不服朝廷节制,割据一方。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 唐朝之亡,和高骈有很大关系。中和二年正月,僖宗以王铎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高骈有诗才,听到王铎加封都统,颇不以为然,写诗讽之:“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同年,朝廷罢免高骈诸道兵马都统﹑盐铁转运使等职。高骈晚年昏庸,信神仙之术,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 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付以军政大权。吕用之专断独行,动辄谮毁诸将﹐乃使上下离心,淮南将领毕师铎恐惧。 吕用之等人用诡计骗取了高骈的信任,引导他不理军务,日夕斋醮,炼金烧丹,费用以巨万计。吕用之又厚赂高骈左右随从,随时观察高骈的动静,有异议者,都被陷害而死,因此无人敢言。 高骈将吕用之视为左右手,公私大小之事皆由他裁决,yin刑滥赏,淮南的军政事务遂告混乱。吕用之害怕诸将不服,于是选募诸军中的骁勇之士二万人,号左、右莫邪都,由张守一和他本人分任左、右莫邪军使,设立官员一如帅府,而器械精利,衣装华洁,每出入,导从近千人。 吕用之又劝高骈说:“神仙不难致,但恨学道者不能绝俗累,故不肯降临耳!”高骈信以为真,于是悉去姬妾,谢绝人事,宾客、将吏皆不得见。由此,吕用之得专行威福,无所忌惮,境内不复知有高骈矣。 此后,吕用之的官位一再提升,竟然当上了淮南右都押牙、和州刺史,后来高骈又推荐他当岭南节度使,建牙开幕,完全与高骈相同,凡高骈之腹心或将校之能任事者,皆逼以从己,高骈也开始怀疑吕用之,私下想剥夺他的权柄,但吕用之根蒂已固,无如之何。 光启三年,高骈部将、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毕师铎因讨伐孙儒有功,遭到吕用之排挤,出为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铎以为吕用之要对自己下手,非常恐慌,于是联络大将郑汉璋、张神剑叛变,出兵围攻扬州,城中大乱,吕用之出城反击,双方互有胜负,而高骈也与吕用之翻脸。 中和五年遂反,高骈召宣州观察使秦彦助战。秦彦率兵前来援助毕师铎,围城益急,吕用之力战不能胜,开门北走,毕师铎入城后,囚禁高骈,吕用之伪造命令,召庐州刺史杨行密来助,杨行密率兵攻克扬州,平定了叛乱,当众责备吕用之的罪恶,将其与张守一斩杀于三桥,满门族灭。 光启三年,毕师铎出屯高邮,联合诸将攻扬州,高骈派人向杨行密求救,未至,城陷,高骈被囚,不久被秦彦、毕师铎所杀,杨行密得知后,命令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大恸三日,后发兵杀秦、毕二人。 至此淮南之地顿时成了无主之地,唐末枭雄五代十国南唐的前身吴地政权的创业者杨行密开始在淮南展露头角,并进一步成为了淮南的主宰。 历史上五代十国众多的割据政权之所以能够成事,大多是因为这些枭雄有过人的胆气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些宗祖们大多是兵头出身。 淮南杨行密、宣武朱温、山南马殷、定难李思恭等等,他们这些人在军中素有威望并且懂得审时度势。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把握的准,走得急。 再加上晚唐几位皇帝特别昏庸,唐懿宗和唐僖宗都是特别热衷游玩宴饮,还有个志大才疏的唐昭宗,是以晚唐的历史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皇室上。 皇帝不肖则是导致帝国危亡的最大因素,也是封建时代特别悲哀的事情,很多强盛大一统的朝代,总是会出现特别混蛋的皇帝,最终导致了帝国动荡四分五裂最终灭亡。 李保查看这些信息的时候,他自己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保证自己建立的新生政权能够更加长久顺遂的走下去,他这个人骨子里有点小虚荣,是以他特别想把自己的事迹流传万古并且他也想让自己的后人能够更好的生活,不被富贵腐蚀心智。 想到这里,李保不禁有些头疼,或许自己不该背负这样的重担,把事情看开一些,想当年始皇帝,煞费苦心的为自己取了皇帝这一尊贵的称谓,可是秦却二世而亡,实在令人扼腕。 不过也有成功的例子,朱元璋呕心沥血最终为大明维持了三百年的江山,这不得不说老朱十分牛掰,李保决心向老朱学习。为新唐帝国的长远发展计,他必须的做出些改变。 本书来自http:////.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