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阴谋 (第1/2页)
道观内,杨广和祝玉妍的到来,令石青璇只好再多准备了两副碗筷。众人没有立即谈事,而是神色悠然地吃着午膳,就连杨广那本来有些急躁的情绪,此刻也变成了安然、谐和。 少顷午膳用毕,侍女收拾下去后,景添这才开口,对杨广说道:“天子此来何事?” “弟子当先告罪,近月未来聆听仙师教导,乃是弟子不孝。”杨广没有说正事,而是向景添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 “无妨,天下初定,天子当勤于国政。”景添不以为意地说道。 “是,弟子定尊仙师法谕,勤加治国。”杨广再拜。 景添微微颔,看了眼祝玉妍,说道:“既然祝门主当前,想来天下又出了什么威胁。” 祝玉妍立即恭敬地回应道:“禀天尊,佛门sao动,慈航静斋的梵清惠、亲自将‘和氏璧’送到了李渊手中,因此,中原万民颇有些犹豫。” “梵清惠?”景添微楞:“慈航静斋在当世的天下行走,不是那个师妃暄么?怎么这次梵清惠亲身而动了?” “属下不知。”祝玉妍微微摇头。 “奇怪,待我一探。”景添说着闭上了双眼,神识降临‘和氏璧’所在之处,找到了就近看护的佛门之人。 很快找到了梵清惠的身影,景添不再固执,心灵之力瞬间侵入对方脑海。 半晌,景添清楚了因果,不禁又是一愣。 “仙师……”杨广见到了景添那愕然的神色,不禁有些担忧地问道:“是否有何不妥之处?” “倒是没有不妥……”景添收回神识,面色略微感慨地睁开双眼,不等杨广再问,景添突然感叹一声:“好一个慈航静斋。” “天尊?”听得景添如此感慨,王远知和宁道奇二人立即集中精神。 “呵……佛门口是心非,无望进阶大宗师之境。”景添笑声感慨:“想不到他们居然另外开辟了一条道路,以此来为佛门增添高手。” 众人更加不解,但又不好轻易向景添开口询问,只能莫名对视。 “好了,给你们说说。”景添见到了众人神色,轻笑摇头。 见众人凝神,景添向身旁的绾绾看了一眼,说道:“佛门自知肮脏,进阶无望,便寻了一名天份弟子,对其隐瞒各中详情,而后以言语催洗那名弟子的认知,令其对佛门产生狂热之情,以为正义。” 绾绾聪慧非常,景添这短短的一句话,便令她猜透了因果。 秀目微瞪,绾绾忍不住接话道:“天尊是说……师妃暄便是被蛊惑成痴的那个?” 景添缓缓点头,继续说道:“佛门本想对其大力培养,待佛门支持的李阀窃取天下,那么师妃暄‘功行圆满’之下,就有极大的可能进阶‘大宗师’之境。过后再借其对佛门的感恩情意、和身上之佛门烙印,借以将她牢固地绑在佛门其上。” “哪有那般容易。”绾绾忍不住说道:“一旦知晓佛门污秽,若那师妃暄进阶大宗师的话,怎能还与佛门同流合污,不怕道心破碎么?” “即便不会同流合污,但若佛门有难,师妃暄又怎能不去援手呢?”景添微笑道。 “哦~绾绾明白了。”绾绾恍然大悟:“佛门要的是威慑,一旦有亲佛之人晋升大宗师,那么武林中人就会对佛门更加谨慎,而佛门在百姓当中的名望,也会更加提升。” “不错。”景添颔。 “哼!胡邪秃驴,做得好一番阴谋打算!”宁道奇冷哼一声。 “仙师,弟子此番前来,便是询问仙师对佛门的谋略之事。”杨广说道:“胡佛屡次坏朕大业,方才若非祝卿家提醒天尊策划,朕恐怕就要怒下圣旨,灭扫国内佛门了。” 景添缓缓点头,想了一下说道:“也罢,是时候除掉这附髓之毒了。” 杨广大喜,连忙挺直身子:“那弟子即刻便去下旨!” “不急。”景添微微摇头:“在此之前,先将那‘和氏璧’取回来,借之为你提升民望,以防灭佛之举,再次令百姓动荡。” “好!好!弟子多谢仙师!”杨广喜笑颜开,期待地说道:“又能见识天尊神通了。” 景添一愣,看到众人神色之后,这才反应过来。感情众人还以为他要直接将‘和氏璧’从万里之外收摄回来呢。 不免失笑摇头,景添道:“虽然收之如探囊取物,但却为下下之举。既然‘和氏璧’乃众望所归之物,自当令其挥最大效用为善。” “请仙师良策示下!”杨广拱手请求。 景添笑着颔,轻声道出安排…… =========================================== 新的一年,中原百姓却觉得自己仿佛身在梦中。 自从隋军自襄阳反守为攻之后,半年之间便平定了天下,隋军过处,一片安宁。 而后各地新上任的官员、也没有对百姓进行什么欺压之举,反而开仓放粮,将剥好的精米对百姓仿若无尽地救济着。 这还不止,新任官员还和隋军一起收缴那些黑心地主的土地,又无偿将土地分民众,甚至还下了很多种子。 这些种子千奇百怪,什么玉米、西红柿、马铃薯、地瓜、辣椒、白菜等等。 不过看在隋庭三年免役、免赋的政策上,百姓便欣然地按照屯田官员的教导,开始使用新版的‘曲辕犁’耕田种地了。 转眼半年,各种作物纷纷收成,数字骇人,令百姓惊呼天赐。 恰适时,一纸告示遍传天下,令百姓得知,原来那些闻所未闻的种子,都是道门辛苦从域外得来的。 天下民风瞬变,信道者甚。 七月,又是一道圣旨传遍天下,其言,皇帝欲行杀伐之举,将于月末对高丽和突厥的两名大宗师进行斩示众,以显隋庭不可侵犯之天威。 武林者哗,而百姓哗然的,却是圣旨之上,还有佛门四大高僧的名字。 这分圣旨,令天下寺庙近半起事,庙中僧众无不各方奔走,呼吁百姓。其愤言杨广桀骜,残忍无德,枉杀无辜,昏聩无道。 但事情的展却令佛门僧众傻眼,以往屡试不爽的舌灿兰花,而今却变得响应者寥寥。并且原本的信众,再看僧人时、目光渐渐变得奇怪了…… 七月三十,洛阳天阴。 城门楼顶,杨广龙架高置,众臣位列两旁。 城门外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