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不忘恩 (第1/2页)
莫知府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寻思不如悄悄的通知方家,把方小姐隐藏,或赶紧嫁了,如此一来两边都不得罪。叫来一个管家,吩咐道:“此事我不便修书,你马上去拜见方家主人。” 如此这般,管家当即领命而出。 却说师爷袁成宇见东家优柔寡断,不胜恼恨,机缘近在眼前也顾不得了,出来后马上备了一副厚礼,求了姚太监的同乡师爷引荐,连夜拜见。 礼物送上,价值最少五百两银子,姚尹看了后十分欢喜,这还是第一个送重礼之人,能不见见么?把人请进来,笑道:“本监远道而来,怎好受你的礼物?唉!可不收下,又要说咱们做内官的任性了。” “公公直爽。”袁师爷神色恭谨,喝了茶,说道:“晚生此来是有一事要请教公公,请问今次下江南点选幼女,旨意是出之朝廷,还是另有原因?” 姚太监失笑道:“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圣上的旨意谁敢假借?我又有几个胆子敢私自出京?你多虑了。” “哦!”袁师爷又问道:“那奉旨挑选幼女,是实求美色,还是虚应故事?”袁师爷点了点头,说道:“既是如此,那为何晚生之所见所闻,敝府最有名的美人,官府竟不选报。以不辜负公公之望,却又以丑陋者进献,是为何呢?” 姚太监非常吃惊,怒道:“岂有此理!我对府县官员说的很清楚,他们竟敢大胆隐瞒?好。好,好!我一定据实禀告圣上,问他个欺君之罪。但不知先生所说的美人,姓甚名谁,出身什么人家?我好着府县送过来。” “呵呵。”袁师爷没回答,而是说道:“公公若只让官府在民间搜寻,我想美人终不易得也。”就见袁师爷摇头晃脑的道:“公公您想,龙生龙。凤生凤,市井民间那些村姑愚妇,生的女儿不过野花野草。即使有一两个出色的,也只配称之为民间之美,哪里能有天姿国色呢?晚生想自古书上所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必承袭父母先天之灵秀而成,所以绝色佳人往往大多出自公卿门阀望族之家。” “是么?”姚太监觉得耳目一新,敢情他不认得几个字。一点学问也没有,听不出袁成宇的纸上谈兵。 古代四大美女里面。西施是村妇,昭君是良家子。貌似小县城的读书人家;而貂蝉是司徒王允家的舞女,不是买来的就是家生子,只有玉环出身一等一的贵族世家。 到了袁师爷的嘴里,采用了读书人惯用的春秋笔法,西施乃夷光族的公主,昭君是汉朝的公主,貂蝉则成了王允的私生女,加上玉环,皆是大家闺秀。 最后袁师爷总结道:“如今这些大贵之家的女儿,无不深藏金屋,仗着家族的高官,视知府以下官员为等闲,则府县焉敢具名上报?则公公何由得知?故圣旨虽然煌煌,不过一张绸纸。晚生身为臣子,故不敢不言。”… 姚太监顿时肃然起敬,这袁先生的学问高啊!马上态度变得亲亲热热,说道:“兄弟高见,我险些被下面的官员蒙蔽了。只是适才所说的那位美人,还望说明,以便我派人追取。” “晚生本不敢说,但念公公一心为了朝廷出力,不敢不举荐。”袁师爷起身附耳说道:“晚生说的那美女,乃是方孝孺的孙女,真真才过道韫,色胜王蔷,若能得此女入宫,必邀圣宠,不知公公可敢得此女否?” 姚太监失笑道:“区区不得势的罪臣罢了,方家岂敢违旨逆我?我直接点了名字,不怕方家不听话。” “不然。”袁师爷又附耳说道:“方家名气太大,公公最好使些手段,务求他家心甘情愿才好。” “对。”姚太监大喜,忙求教用什么手段,袁师爷胸有成竹的娓娓道来。 这边莫知府的管家来到方家,对看大门的下人说道:“我是府里莫老爷差来的,有要紧之事,要面见方老爷。” 此时方孝孺已经于三年前郁郁而终了,方老爷指的是其长子方中宪。 方孝孺被姚广孝誉为读书人的种子,明初第一大儒,对建文皇帝朱允炆忠心耿耿,如同历史上一样,赢得了江南士林的普遍尊敬。 徐灏并不在意读书人和官员的反扑,枪杆子出政权,没有学朱棣株连无辜。其实无需做什么,不是还有投降的一大票官员么?首先方家直系子孙三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