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二章 文武盛世 (第1/2页)
秦军众将个个武勇,主公多有赏赐,但这次比武决胜,意义又有不同。所以个个争先,为了能够得到主公的战袍,争斗了起来。 秦峰岂能坐视不理,急忙命令住手的时候,那战袍已经被扯的粉碎。 他便让众将全部上台,众将上台之时,皆是怒目而视,互相各有相斗之意。 秦峰环视众将,笑道:“本相只是想要看到诸位的武勇,怎么会可惜一件战袍!”他便命令侍从取来上来的锦缎,众将皆有相同的赏赐。 “多谢主公!”众将拜谢。 大将们见到各人赏赐是一样的,也就意味着自己在主公心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心里美滋滋的下去喝酒去了。 于是,宴会在歌舞奏乐声中,继续进行。 铜雀台前的漳河中,更是有十几艘画舫缓缓驶来,画舫上各有佳丽翩翩起舞。起舞中画舫又不停,进退有序交错游走在河中。众人视之,仿佛天河而来的仙船仙女一般。 这时文臣首席徐庶,起身敬酒道:“主公有赵云等诸位将军这样的大将,大业可成!” 秦峰在铜雀台上举杯回应,笑道:“元直此言差异,文不成则武不就。”他又对荀彧等文官道:“众位将军刚才用以骑射,足以彰显武勇。公等皆是饱学之士,今日登此高台,若能作以佳章,必然是一时之盛事也!” “愿从钧命!”众文官拜道。 于是,有孔融、华歆、杨彪三公,王朗、刘繇、王粲、陈琳、伊籍等,依次登铜雀台,进献诗章。 诗词中无一例外的。称颂秦峰功德巍巍于天下,合当受天命之意。 秦峰逐一阅览完毕后,这心里面自然是美滋滋的,然而这些受天命的诗章若是传了出去,对名声也不太好。并且还需陈述一番。言明并无夺位之意。于是思索后,平静道:“吾有一言,诸位静听。” 众人见主公要讲话,立刻沉静了下来。 只听秦峰说道:“诸位的佳作,过誉了。本相少时愚钝,初在洛阳讨生活。稍有些起色的时候。又逢天下大乱。于是,这才在洛阳外筑精舍义勇庄。想要春夏读书,秋冬狩猎,保一方太平。” “不想朝廷征本相为骑郎将,既国家有用我的地方,此生当为国家讨贼平叛。也便立下些许功劳,能够在死后有些赞誉,平身所愿足以。” 秦峰说到此处,有些感叹道:“后来,讨董卓、灭袁绍、破公孙、除袁术、逐吕布,才有了今日。此身为宰相,已经是人臣之极也。不敢有其他奢望。” 他说到此处,就有些愤慨,道:“如国家没有本相,真不知要乱到什么时候。那些外人,见本相权重,妄加猜测,疑惑本相有异心,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又道:“圣贤孔子赞文王功德的言语,本相时刻谨记在心。本相欲意将兵众大权归还朝廷,只想做个太平公……。” 秦峰说到这里。众人吃了一惊,心说什么情况,主公要归还权利给汉献帝? 好在秦峰突然察觉,这话说的有些满了,急忙收了收。道:“然此事还不能实现,只因一解去兵权,必然被jianian人所趁,则国家会再次到危难的边缘。”他说到这里,沉重道:“所以,虽然许多人骂本相为祸,本相为了国家安定,也要忍辱负重。” 众人齐松一口气。 “诸位,你们可曾知道本相的心思?”秦峰最后说道。 众人面露钦佩,齐声拜道:“虽有商朝伊尹、周朝周公,也不及丞相万一矣。” 后人有诗赞叹秦公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于是,在众人的称颂下,秦峰连饮数杯,不觉有些醉了。眼前案几上的诗章,让他猛然想起后世的《铜雀台诗》,虽然记得不全,但改了几句后也是顺畅。 “……翼“助”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好诗,好诗!” 众人念罢又传看,十分惊叹,心说也只有主公,才能做出这样的好诗来。 谁知秦峰很尴尬,心说又盗了曹植老侄子的诗了。他又可惜,只因曹cao这几年没有什么动静。心说老侄子估计你是生不出来了,爷若是不盗用,我华夏岂不是失去一副传世的词赋。 由于秦峰出世,逆天改命,让一些人出不来世。或许在大秦后,就没有什么两晋元明清了。若是从保留古文化的方面来看,他还是需要为了华夏文化,大盗特盗的。 然而秦峰有一些字记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