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会盟 (第1/2页)
山东半岛! 南侧靠海的居民和渔民全部被安排到了附近靠海的山上,山上不仅仅有人,还有牛、马、羊等各种大畜,还不时能听到一两声鸡叫鸭鸣! “我的天呐!你们看你们看,海水没有了!” 不用他说,在山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奇观:大海突然后退了,海潮没有上涨反倒是落了下去。 正在他们喋喋不休讨论不已的时候,海潮在退过三分钟的时间突然携带着毁天灭地之力扑卷而来。 “轰隆隆隆隆!” 夹杂着人耳难以忍受的雷鸣之音,一道白色的城墙横卷而来,冲上岸边,大水所过之处,片瓦不遗,所有的树木村庄只在一瞬间就崩溃。 山上的很多人背后莫名其妙的生出了冷汗! “延明王啊,延明王万岁!” 当反应过来谁救了他们之后,那些百姓一个个像是虔诚的信徒,跪拜在地,朝日月岛的方向狠狠的磕头。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浙江,福建各地。 唯独淮安和扬州两地的百姓糟了大殃,海水来的时候,九成的人都没有任何准备,聪明胆小的人虽然跑到了山上避难,可也不敢带粮食,怕被官府的人发现。 所以,海潮到来的时候,无数人眼中惊恐莫名。 “朱由崧,我草你祖宗!” 不过,现在在这么骂都晚了,一切无济于事。 “跑啊!”海洋开始倒吸的那一瞬间,所有人带着巨大的恐惧开始朝家里跑,朝山上跑,朝自以为安全的高处跑。 不过,人的力量有限,速度还是太慢太慢,毕竟海啸传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波谷到下一个波峰,仅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几分钟之后。那些跑的最快的人也不过刚刚跑到一公里之外,然而,巨浪推动的水墙已经横扫过去。 “呼!”看着水墙,很多人停下来。他们已经被吓得无法挪动肢体,看着那高高的水墙越来越近,直到遮蔽了天边的夕阳,他们甚至惊恐的连喊叫都无法发出。 “唰!”海水逆流而上,朝岸边****过去。所到之处墙倒屋塌,婴幼不遗。生还者寥寥无几! “朱由崧!”山上一个男子看到海边的景象,先是被吓到说不出话来,而后,当看到无数人畜被大水淹没,所有村落全部变成汪洋大海的时候,他的口中歇斯底里的发出满含恨意的吼叫。 淮安府,知府黄玉成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谁?”黄玉成很不高兴。他不喜欢在自己看书的时候被打扰。 “老爷老爷,不好了,淮安各州县急报!” 门外响起了管家急促焦急的声音。 黄玉成拿着书,不满的开门问道:“到底何事?” “大水,大水,老爷,海边来大潮了,浪高十丈,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百姓十不存一呀!”管家一边说。一边叹气。 “什么时候的事?”黄玉成问道。 “就在刚才,两个时辰之前!” 管家的话刚刚说完,黄玉成突然一屁股坐倒在地上,两眼目光呆滞。手中的一本小戴礼记也不由自主的掉在了地上。 “老爷!老爷!” “我等,皆是千古罪人!”黄玉成口中喃喃。 南京城皇宫中,朱由崧看着新近秀女的名单和画像,对身边的太监说道:“这钱氏的女儿倒是不错,可惜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有点太大了。” “是是是。陛下,臣这就让人把她的名字删掉!”太监附和道。 “不用,钱氏乃是江南望族,收进来吧!” 朱由崧皇帝范十足,又看了看另外一张女子的画像,说道:“这个不错,眉清目秀,这是谁家的女子?” 太监说道:“是江都县县丞的女儿。” “嗯!”朱由崧神色微微一冷,道:“天下的女子都死光了么?竟然给朕进御如此低贱之人?” “陛下,我大明太祖有制:凡民间女子,皆可。。。。” 一句话还没说完,外面就又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朝着皇帝“噗通”一声跪倒,说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由崧脸色一沉,道:“不懂规矩,拖下去先打二十板子再说!” “陛下,饶命啊!大水来了,海边大水来了!” 朱由崧眼色突然一暗,感觉头脑一阵空虚,勉强抚了抚头,看着跪倒在地的太监,问道:“你给朕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小太监喘着气说道:“延。。。不,是朱常渊,朱常渊预测的大海潮来了,据淮安、扬州两府来报,海浪高达十五丈,所过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