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_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四章 决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四章 决断 (第2/3页)

就目前看来,他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也没什么感觉没有做完的,除了一件事情。

    在数日后于文渊阁召开的秘密会议中,总参、礼部、外交部、情报局、商情局的头头都被杨锐召集过来,他必须在权力还在手中时讨论并通过一项或数项计划:讨论是否消弭欧洲可能发生的第二次大战;同时,加强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

    “加强美国的孤立主义?!”总参对文化战并不陌生,中国现在对日本正开展文化战——一部叫最后的武士正在筹拍;谢缵泰也不陌生。这是那天晚就上谈过的。唯有礼部的王国维有些犯傻,文化就是文化,何来文化战之说。

    王国维是有才的,但有才不等于会用。见他吃惊。杨锐简单的举了一个例子:“静安啊,你应该看过莎士比亚吧?上面的犹太商人夏洛克是个什么形象?”

    “是个视财如命的商人。”王国维想了想才一如既往的歪着脑袋答道。

    “对啊。看过威尼斯商人的莫不痛恨犹太人,如此潜移默化,说不定何时欧洲数百万犹太人就会被洋人杀的一干二净,这就是文化战的典型。看似润物细无声。但在关键时刻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杨锐道说着犹太人,心中却想着已转移至美国的傅满洲。“任何一个文明中,都有潜在的、尚不被人们所发觉的传统,排犹如此,排华也是如此,孤立主义也是如此。

    我们要想办法加重美国人的这种情绪,让他们深信跑到美利坚之外去打仗完全是犹太资本家的阴谋,是违背了上帝的意志用美国人民的血rou帮腐朽的英法意三国筑起战垒;我们还要更提醒每个美国人英法意三国欠他们四百多亿战债到现在都推三阻四不肯钱;还有要展现欧洲大战的血腥和残忍;如果发生经济危机,那就更要把根源朝欧洲大战上引……”

    杨锐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看着陷入沉思的诸人再道:“这花不了多少钱。一年都花不了一百万,我们派人、派赵六到美国去,去找类似题材的小说或报道翻拍成电影,去找虔诚反战的清教徒参议员,很快就可把这个股风给煽动起来。

    礼部、外交部要加紧研究清教徒教义,清教徒的习惯和嗜好,还要研究美国现今的流行语言、有影响力报纸专栏记者的特点和收买办法,还要关注那些知名的广告公司,广告是文化的最好载体;再一个则要准确把握住美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国会里面有多人站在孤立主义这一边。一些东西民间再怎么推。还是要参议院出面才能登堂入室。”

    说到此杨锐忽然看着谢缵泰,“重安,明年柯立芝的任期就要结束了,大选共和党的竞选人有没有确定是谁?”

    “暂时还没有。”谢缵泰不知原历史是胡佛当选。但此人欧战后卖粮失败,怕是竞选不了了。

    外交部没消息,杨锐只好看向情报局的张实。他果然有消息:“先生,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共和党这边应该是道威斯,民主党则是阿尔弗雷德.e.史密斯。”

    “道威斯?哪个道威斯。拿了**和平奖的那个吗?”杨锐错愕。

    “是的,先生,就是他。”张实说道。“本来有人想提名胡佛,但他在农民心中形象非常差,大家对欧战后农业萧条记忆犹新,很多人都说他是个骗子,共和党担心提名他参选得不到农民的选票,所以换上了道威斯。这个人以直言好斗著称,敌视社会主义,标准的共和党。”

    “嗯……”本来是胡佛当选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现在却换成这个道威斯,杨锐一下子难以想起对此人的记忆。不过后面的事情多想无益,他道:“那你们就着重研究下这个道威斯,不过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此人必定会当选。”

    “明白!”杨锐说谁会当选,那谁便会当选,从威尔逊第一次任期开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美国那边我是能想到大致计划的,但德国那边我是没有计划的,这就要你们抽人组成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才能使欧洲免于再战。”杨锐道。

    “先生,欧洲不开战的话……”贝寿同上将忍了好一会,最终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我们就很危险了,真的要这样做吗?”

    “只是研究可行性。并不一定像前面说的加强孤立主义一样施行。”杨锐自己对此就有些犹豫,且以后的历史会怎么改变,他根本就不知道。

    “我知道了,先生。”贝寿同答道。

    “总参其实可以推演一下。甚至结合孤立主义计划来推演。真要发生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同时单靠美国自己的力量无法短时间摆脱的话,中美开战的可能性、以及中美开战的结果。”杨锐道,“还有切莫忘记了,一旦美国加入欧洲战争。那么孤立主义不复存在了,以后对于我们肯定是咄咄逼人、指手画脚。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和美国是竞争关系,我们在他们看来还是野蛮的、落后的,而菲律宾离台湾也就一百多公里。真要美国再出现个威尔逊总统,不要说我们,日本海军美国人是绝不容他们出现在西南太平洋的。”

    杨锐说罢仔细的环视诸人一眼,他最后看向王国维,“静安,以你看,美国人如果家里闹经济危机。工厂开工不足,不开战就很可能革命,你说他们会打过来吗?”

    没想到杨锐会问自己军事问题,而且是中美开战这等国策,王国维有些慌乱的扶着眼镜,他道:“总理,事情兹事体大,不是国维可论断的。”

    “仅仅是问题的意见,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当真。”杨锐见他如此。再次说道。

    “这……”继续扶眼镜,王国维道:“中美都是大国,又隔着浩瀚大洋,开战不但经年累月还难分取胜。如此得不偿失,怕是很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