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节 战黄河 三【第一更】 (第2/2页)
,一只手砸穿山墙,一个满是泥水的人站了起来。 “啊!”从倒下的山墙下爬起来的军士大叫着,那瞬间,他以为自己死定了。可被泥水泡湿变软的山墙并不是秦王庄的砖墙,只是松散的泥土。 怒吼的战士,触动着每个人心弦! “你是天兵吗?”老者的小孙儿把自己怀中一个逃难用的窝头递了过去。 “某,大唐秦王府,二等近卫军。” 一种油然的荣耀感突然自心底升起,士兵在大唐是贱籍,比奴隶高,但却比平民低。可李元兴一直在给秦王府卫队灌输一个理念,那就是军魂,军人的荣誉感,团队激ng神,以及身为大唐军人的归属感。 可这一切,都不是短时间可以造就的。 那小娃娃挺起胸膛:“我也要作近卫军!”一句话,感动的那军士眼泪差一点掉出来。要知道他最初当兵,是被抓的壮丁呀。 正准备说什么,老狼恶狠狠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混帐东西,发什么呆。赶紧救人,带人去营地,其余人随某找下一村子!” “老朽愿带路!”老者将小孙儿信那军士怀中一塞,就往老狼那边跑去。 老,在大唐,五十岁就算是老人了。 天兵降临! 这个消失如风一样传开了,就算是用快马送信也没有这个消息传的更快。 李元兴披着自己的大衣就站在雨中,看着百姓们向这处山丘聚集,越来越多的百姓背着自己家里值钱的东西聚集过来,李元兴的心也舒展了一些。
这是逃难,有人还小心翼翼的包着自己的沙锅,一文钱可以买到两个的沙锅。 对于普通农家来说,这就是家里的非常值钱的东西了。 “殿下,进帐篷吧!”有亲卫在李元兴身旁说道,李元兴摇了摇头:“不,本王就站在这里,水烧好了吗?安排百姓们有口热粥喝!” “安排好了,请殿下安心!”亲卫小声的回答着。 军士,多是穷苦人家出身,他们知道什么是苦,他们知道什么是逃难。 百姓们都在李元兴比较远的地方各自围在一起,年轻人用树枝搭了棚子,老弱则在军帐之中躲避风雨。 那个站在风雨中的年轻人,身穿貂皮大衣,仅这衣服就让百姓们知道这不是普通人。 百姓对李元兴对一种莫名的敬畏,秦王是什么?普通的百姓不知道,在他们的心中,县太爷就是他们的天了,秦王比县太爷大吗?大多少?可以管住县太爷吗?百姓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 但是,百姓们心中有感激,因为这个年轻的部下救了他们。 这时,一个年轻的雷骑军士赶到,将一个包袱放在地上。疲惫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看着李元兴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在那里喘息着。 “带他去休息,先喝完粥!”李元兴轻声说道。 那年轻的雷骑军士咬着牙站了起来:“执力思力谢殿下,殿下,殿下说过,雷骑一体。他们在拼命,执力思力也绝不退缩!” “执力思力是你的名字吗?给本王记下这个名字,你去吧。” 执力思力行了一礼,骄傲的抬着头,再一次骑上自己的战飞,飞驰而去。 那包袱被打开了,李元兴却不知道那是什么,里面竹筒中有一份表章,九品官的文书不应该称为表章,只能是一份文书。这包袱之中就是证据,河堤的秘密,偷工减料的证据,一个九品河工小官收集的证据。 “收起来!” 李元兴看到远处,伍斌回来了,他手下人提着一个光着身子的胖子,还有被绳子穿起来的几十个身穿官服的人,还有四五个放在马背上的被子包起的女子。 “殿下,孟津县令带到,他准备了千两白银,百两黄金正准备往外送,被某拿下了!” “送给谁?”李元兴淡淡的问道。 “小,小,小!”那县令连说了三个小字,却是半个字有用的都没有说出来。 李元兴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又问道:“你冷吗?” “冷!”那胖子县令在发抖着,眼神之中充满着恐惧之色。 李元兴冷冷一笑:“本王也冷,本王站在风雨之中已经二个时辰还多了,本王知道百姓们也冷,c混寒很冷。特别是没有屋住,没有挡风避雨的地方,没有一碗热粥喝的时候,更冷,你知道百姓冷吗?回答本王,金子是送给谁的!” 百姓们惊恐的看着这里,在他们眼中高高在上的县太爷,象狗一样跪伏在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