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3章【气争】 (第4/4页)
听见一连窜叮叮当当的刺耳的兵器碰撞声,以及兵器间摩擦出来的耀眼火花,他的铁蒺藜骨朵上得刺钩便荡然无存,全部被孙策的长枪剥落,如同暗器一般飞向了沙摩柯身后冲上来的士兵。 “噗噗噗!” 铁蒺藜骨朵上得飞针尽数射透了汉军士兵的体内,而沙摩柯手中的铁蒺藜骨朵,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铁棒。 沙摩柯惊为天人,看到无数枪影消失。一道寒光突然从枪影中刺出,他瞪大了眼睛,看到那道寒光是柄长剑。剑尖直接朝着他的心窝刺来,这是想一剑要了他的命啊。情急之下。他急忙向下蹲去,想避过那柄长剑,可惜却晚了一步,长剑虽然偏离了心窝,但却刺进了他的肩窝,鲜血直接喷涌了出来,刺痛的感觉传遍沙摩柯全身,他狰狞着脸。见孙策下坠,一脚踹了出来,将孙策逼开了。 孙策飘身而去,身边汉军攻了过来,他一剑削去,斩断那名骑将的长枪,手中宽大的利刃锋利无比,厚背型,断金切玉,正是乃父的似剑非剑。似刀非刀的古锭刀。 他斩断那骑将长枪之后,手中古锭刀没有停歇,一刀便砍去那名骑将的脑袋。同时飞身踢开那名骑将的尸身,重新上马,撇弃受伤的沙摩柯,带着凌cao、徐盛便朝中军大营冲了过去。 “放箭!”费观带着弓箭手紧守营寨,看到孙策带着骑兵队伍冲了过来,便立刻大声喊道。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蝗的箭矢飞一般的射向了孙策等人的骑兵队伍上。 “啊……” 孙策、凌cao、徐盛等人大多数都拨开了箭矢,可是还是会有少数人中箭。发出了一声声惨叫,倒下一两人。还有四人带着箭伤。 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一鼓作气地朝着中军的辕门冲了过去,骑兵速过快,费观等人的弓箭手看见敌人冲了过来,第二波箭矢还来不及放出去,便立刻被骑兵冲撞了过来。 一番厮杀,孙策等人便直接杀开了一条血,朝着诸葛亮所在的中军大帐奔驰了过去。 “保护丞相!保护丞相!保护丞相!”费观一边退到一边,一边大声地喊了出来。 诸葛亮站在那里看着对面冲过来的骑兵,纹丝不动,他的身边只剩下许靖、刘琰以及几名护卫,护卫纷纷抽出兵刃,挡在诸葛亮的面前,许靖、刘琰拉着诸葛亮便朝后退。 可是诸葛亮一把甩开了许靖、刘琰,大声喝道:“我乃军主将,轻易不可能挪动,即使血洒疆场,也死得其所。区区千兵马不到,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昔日汉军的威武都到哪里去了?” 这一段话喊得声音大,周围的人听的也为清楚,就在这时,一个都尉带着一群士兵便堵在了诸葛亮的前面,大声喊道:“我等愿以死保护丞相!” 其余人也深受感动,纷纷站了过来,挡在了诸葛亮的前面,一时间,中空的中军大帐前面,堵满了人,面对气势如虎的孙策等人,这些人均以血rou之躯建立起来了一堵城墙。 孙策看到这一幕,眉头在面具后面皱了起来,心想这诸葛亮果然有大将风范,一句话便能让这么多人为他卖命,而且还临危不俱,这样的人要是真的投降给了自己,必然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就在这时,孙策突然调转了马头,改变了方向,弧形般的向一旁冲了过去,正好这当口士兵们都去保护诸葛亮了,给予了他一个脱身的机会。而且他也看准了时机,就算能够将诸葛亮生擒带走,也未必能够冲出这十一万大军的包围,何况他又身陷在中军大营,而且士兵们愿意为诸葛亮赴死,这就不是他所能攻击的了。 凌cao、徐盛都是一阵狐疑,眼看就能抓获诸葛亮了,为什么孙策突然撤走了。狐疑归狐疑,可是他们比较还是跟着孙策走的,只是心中略有不忿而已。 孙策打头,凌cao、徐盛等人紧紧跟随,一溜烟的跑开了,诸葛亮见后,急忙下令从后面掩杀,又射死不少戴着鬼面具的骑兵。 不过,汉军始终没能抵挡住孙策等人,一溜烟的功夫,便迅速地冲了出去,然后调转马头,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回去,诸葛亮看后,对这拨人也是一阵佩服。 诸葛亮见鬼面骑兵撤走,随即下令清点损失,并且加强外围防御,军中受伤的人该治伤的治伤,死亡的人数该掩埋的掩埋。 经过这一次夜袭,诸葛亮算是见识了吴军的厉害之处,千骑兵,居然能将十一万人的大营搅乱成这个样,不禁让他的眉头紧锁。 孙策等人回到长沙城中,出去千,回来两千多,阵亡士兵七多人,但是却给了汉军一次重创。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周瑜窥探了诸葛亮扎营的虚实,在攻击中,孙策的千骑兵灵活多变,而汉军虽然人多,却因为政令不通,变得相对混乱,这才使得孙策能够再汉军阵营中往来驰骋。 刚一进城,孙策便取下了带着的鬼头面具,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冲着前来相迎的周瑜便喊道:“公瑾,诸葛孔明,真是一个将才也!临危不惧,实在是令我刮目相看。” 周瑜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略有不喜,他抬起右手,不自觉地捂住了自己左边肩膀上的箭伤,这一个箭伤,乃是拜诸葛亮所赐,在他的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用剑捅死诸葛亮。可是,就在刚才,孙策的一番话说出来之后,他知道,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斩杀诸葛亮的机会,因为孙策已经看上了诸葛亮的才能,如果诸葛亮和他同是一殿之臣,那么他再去和诸葛亮为敌,就是对孙策的不忠。 孙策一脸的欢喜,内心的喜悦让他丝毫没有注意到周瑜脸上细微的变化,只是双手放在周瑜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爽朗地笑道:“公瑾,陪我喝一杯。” 周瑜不想扫兴,可是有些话却又不得不说,当即抱拳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孙策道:“讲,你我兄弟,还有什么不可以讲得?” 周瑜思虑了片刻,这才说道:“落花有意,只怕流水无情,那诸葛亮如果真的想投降的话,恐怕早就降了,何必等到现在?林南向来以仁义治国,从不毁人家庭。即使昔日之被其打败之公孙瓒、袁绍、吕布、曹cao,乃至今日之刘备,从未听闻过林南将其满门抄斩的事情,相反,对待群雄的遗孀或者遗孤都很好。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以其家庭、兄长在华夏国作为理由,实在有些过牵强,臣以为,这是诸葛亮的缓兵之计,还请陛下思啊。” “你的意思是说,朕是一厢情愿了?”孙策脸上露出不喜之色,放在周瑜肩膀上的手也移开了,背在背后,皱着眉头,一脸的阴沉。 “恐怕……是这样的!”周瑜自然注意到了孙策脸上表情的变化,但是他还是执意的说出了实话。 “哼!”孙策冷冷地瞪了周瑜一眼,拂袖而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大都督,你这是何苦呢,陛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先让陛下高兴高兴就是了,等明天再泼冷水不迟,可是……”凌cao是策瑜军中年龄最长的一个,比周瑜、孙策都要大,他看到周瑜和孙策为了这一点事情而闹翻了,便急忙来到周瑜身边劝道。(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