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6章【猜心】 (第2/4页)
为关羽、张飞的事情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但是,无论怎么劝,刘备都不听。 伊籍、蒋琬、田豫、严颜看后也是一阵痛心疾首,这个时候采取高压政策,无疑会让人心涣散。 半日之内,襄阳城内便公布了卖国通敌的名单,这份名单涵盖了校尉以下许多小官,一共一百一十七人,都是刘表旧臣,一天之内,全部被满门抄斩,死者竟然高达七百多人,一时间襄阳城内人人惊怖。 当消息报告给刘备之后,刘备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一脸的狰狞,说道:“死了好,死了以后,就没那么多烦心事了,凡是反对朕的,统统得死!” 诸葛亮听到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是心理面却是极大的欢喜,暗暗地想道:“时机快要成熟了……” …… 江陵。 城外白雪茫茫,吴军大营里旗帜飘展,孙策、周瑜正在谋划着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忽然听到外面进来了一个人,见是周泰,孙策便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华夏国派来使臣来了,正在辕门外,臣前来通报。” “嗯,请他进来吧。”孙策道。 “遵旨!” 见周泰出去了,孙策便转脸看着周瑜,问道:“这个时候派使臣过来,意欲何为?” 周瑜笑道:“大概是敦促我们进攻吧,我们驻扎这里差不多五六天了,一直没有采取攻势,估计华夏国也坐不住了。一会儿使臣来了,陛下还需见机行事。” “了解,呵呵……” 不多时,周泰便带着华夏国的使臣进来了,这个人孙策和周瑜都不陌生,因为吴国和华夏国历年通好,一直都是他是使臣。 孙策一看司马朗又来了,便笑道:“原来是司马大人啊,这大冷的天,还要让你跑来跑去的,真是难为你了。” “为了两国邦交,为了两国的友好,外臣走上一遭,又费不了什么事情。” “司马大人此次前来,不知道所为何事?”孙策让人上茶,他端坐在那里,问道。 “哦,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过来看看贵军进展如何?” “这天寒地冻的,士兵都躲在帐篷里,朕也没有办法,司马大人,你回去的时候,转告贵国皇帝陛下,就说等到开春之后,我军定然会对江陵展开攻击。” “哦。这个一定。不过,我这次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准予通融。” “什么事情?” “我们皇上的一个朋友,家眷都陷在江陵城里了,但是在襄阳那边已经答应投降我军了。只是担心其家眷,所以才让我来交涉,如果皇帝陛下能够退兵十里,暂时解除江陵城的包围,等我救出那边降将的家眷,再包围不迟,不知道陛下可否通融?”司马朗道。 孙策斜眼看了周瑜一眼,见周瑜点了点头,便说道:“当然可以。只是,先生要如何进城呢?” 司马朗笑着答道:“两国交兵,不杀来使,我想他们不会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人的。皇帝陛下,外臣还有要事在身,请陛下下命令吧,外臣才有进城和敌军交涉的筹码。” 孙策对周泰说道:“幼平,你都听见了?还不快去传达命令?” 周泰“诺”了一声。便出了大帐,司马朗也随后告辞。 孙策见司马朗走了以后。不解地问道:“公瑾,司马朗此来的目的似乎并不是催促我们进兵,好像是要从江陵城里接出什么人。” “静观其变,伺机而动。如今荆南四郡已经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江陵已经是一座孤城,只要死死的围住。江陵早晚被我军拿下。如今江陵城里有十万军队,我军不过才十五万,强行攻城必然会造成损伤,可能会伤亡很多。不如先让华夏国开打,我军静观其变。最好是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出兵占领江陵、襄阳等地。”周瑜道。 “公瑾,朕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了。” 周瑜和孙策相视而笑,对于周瑜来说,心中一直对华夏国有所戒备,包括孙策在内,也是如此。这些年,吴国效仿华夏国,展开炼钢的工业,开矿、采矿等等同时进行,在兵器和装备上已经大有提升了,暂时告别了铁器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不过,吴人冶炼的技术始终不如华夏国,造出来的钢铁装备也不如华夏国的坚硬,兵器也不够锋利,但是对付山越、越国、荆汉这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还是有很大的效果。 但是,吴国却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要想发展工业,必须有强大的农业作为支撑,起初几年吴国的工业突飞猛进,但是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吴国境内出现了多次饥荒,水患、泥石流、海啸都伴随着吴国,使得孙策和周瑜不得不暂时放弃工业的发展,从而将资金全部用在了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上,逐渐稳住了国内局势。 直到后来,孙策和周瑜才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林南为什么会这样帮助他们,送给他们新式武器连弩,送给他们精钢制成的武器和装甲,甚至连利用鸽子传递信息的技术也一并送了过来。表面上看林南是在帮他们,实际上是在害他们。因为,近年来为了开采矿产,冶炼钢铁,吴国耗费之巨,以至于无法拿出钱财去干其他的事情,兵甲虽利,却也造成了百姓的饥荒,自然灾害也随之而来,新平定的山越等地民心不够稳妥,经常发生暴动。 吴国外强中干,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演变过程,也是林南这样支持吴国的最终目的。除了这些方面,林南还对吴国施行了经济上得掠夺,他再每次商贸中,都会加上一些吴国境内常见的,但是又不值钱的,还有一些吴国没用的东西,比如吴国境内的水果、蔬菜、植物、还有橡胶等等,林南用北方产的粮食作为交换,一方面是在扶持吴国,可实际上,确实一种变相的经济掠夺。 尤其是对一些植物的需要,导致在吴国境内掀起了一番开挖大山的行动,成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所以大雨一下,就会产生洪涝灾害。 虽然这些问题周瑜和孙策直到五年后才看出来,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了,在国力上,始终没有太多的增加,相反有些地方还倒退了。五年来,换来的只有那一堆兵器和装甲,然而却丢掉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此次出兵,孙策和周瑜也是一致意见,那就是抢占富饶的荆州,以荆州这片盛产粮食的地方,来弥补吴国境内粮食的严重不足。 当日,吴军兵退十里。司马朗这才得以有了进入江陵城洽谈的筹码。 司马朗单骑奔驰到江陵城下,此时雪已经停了,但是厚厚的积雪依然健在,城头上的汉军将士也都是严阵以待,看到城外翩翩来了一个骑士,不由得都是一阵迷糊。 “华夏国。外交部,尚书令,司马朗,奉我华夏国神州大皇帝陛下的旨意,前来江陵求见汉荆南大都督诸葛大人,烦请通报一声。”司马朗这个外交部的尚书令当的也是如鱼得水,这几年走过许多地方,东奔西跑的,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为华夏国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江陵城上的人听了以后,都是一阵吃惊,因为包围他们的是吴国的军队,可是来的使臣却是华夏国的,而且还是单人单骑。 不过,守城的校尉并未怠慢,急忙派遣人去太守府通知荆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