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发展】 (第3/4页)
不甚了解。” 荀攸道:“王尚书言之有理,不过我想众位大臣是担心国库空虚无法开支庞大的军费问题,即使有国债发行。也不过才能解燃眉之急,然而对于七十万人庞大的军费开支。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确实是难以维持许久,而且发行国债只是暂时敛财的一种手段,一旦国债到期,还是要连本带利一起还的。臣以为,皇上可以名义上的削减一部分兵力。让其就地为农,农忙时就忙农活,农闲时,就加强训练,生产训练两不误。臣以为。皇上可以将新征召的十万东夷兵做为试点,毕竟鲜卑远遁漠北,一时间难以崛起,而北部边疆也相对安宁,如果十万东夷兵就地为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河套地区。” 林南听到荀攸的建议后,甚为满意,这不就是民兵吗。他笑了起来,不得不佩服荀攸的智谋,居然那么超前。他当即点了点头,说道:“荀爱卿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二位爱卿请各自回去歇息,明日早朝的时候,朕会亲自发布圣旨的。” “臣等告退!”荀攸王文君异口同声地说道。 第二天,天还没亮,京城里的便人来人往,许多人都是乘坐着马车去皇宫的,因为洛阳城实在太大了。 关于洛阳城的修建,这里必须值得一提。 洛阳城被士孙瑞修建的比蓟城还要大,足足是蓟城的三倍,如此庞大的都城,从东到西二十里,东南到北三十里,俨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第一大城市。 当然,为了修建这座都城,士孙瑞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罪人,耗资巨大,工期又短,这座气派雄伟的洛阳城,那是用金钱砸出来的,国库的空虚,和士孙瑞最初的建造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以至于都城修建到一半,国库再也拿不出一点钱财,最后的一部分,还是士孙瑞自己掏腰包修建的。 饶是如此,在都城修建完毕后,士孙瑞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官进爵,反而遭到了满朝文武的联名弹劾,直接将士孙瑞说成了国家的罪人。士孙瑞那叫一个冤枉啊,可是这件事确实是他干的,从设计建造到动工,再到后来的完工,耗时一年,耗资巨亿的洛阳城俨然成了他这辈子永远翻不了的身。 遭到弹劾后的士孙瑞,被林南削去了爵位,贬为了庶民。一代富豪士孙瑞也因此气的吐血而亡,其子士孙佑气愤不过,公然在云州造反,想趁着北方空虚,窃据攻入蓟城。结果还没起事,就被卫尉卢横发觉,直接被卢横拿下,押解到蓟城,交由刑部审理。最后,刑部做出判决,以叛国罪,将士孙佑处死,并且抄没所有士孙家的财产,将士孙家族中得三百六十七口人,不分老幼,满门抄斩! 可怜东汉末年到华夏国初年全国第一巨富商业奇才士孙瑞就此消亡,整个士孙家族,也无一人生还。 之后,林南认为刑部做得太过了,痛斥了刑部尚书王烈,并且扣除了王烈一个月的俸禄。其实,士孙瑞家族仗着富有,又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在经济上帮助林南建国,以至于整个家族在蓟城内都飞扬跋扈,尤其是士孙佑,更是气焰嚣张。 太史慈留守灵州后,士孙佑便成为了云州的守将,在云州也干出了一些不好的勾当来。加上整个士孙家族都基本上欺男霸女,以至于满朝文武对其痛恨之极,所以在处理士孙瑞的事情上,并没有人出来为其说话。 士孙家咎由自取,也怪不得别人。权大如贾诩者,尊贵如蔡邕者,都不曾如此跋扈过,士孙家却嚣张跋扈,不惹众怒才怪。 后来,林南认为士孙瑞家族里许多人死的冤枉。蓟城怨气太重,正好洛阳城也已经竣工,便仓促间下令迁都洛阳。 五更时分,皇宫大殿内满朝文武尽皆到齐,大家见面都互相寒暄了几句,之后便按照官阶排成几排,静静地等候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皇帝今天给他们一个答复。 片刻后,林南头戴龙冠。身穿龙袍,脚着龙靴,一派九五之尊的威严形象,在祝公道祝公平二人的护卫下,登上了大殿,坐在了龙椅上,俯瞰众人。 随即,祝公平朗声喊道:“升朝!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祝公平声音一落,田丰首先走出了队列。向着林南行完礼节后,便说道:“臣参议院丞相田丰有本要奏!” 林南见田丰站了出来,早已经是心知肚明,当即说道:“田丞相请讲!” 田丰当即道:“臣等昨日联名上奏的奏折,不知道皇上可曾批阅?” “已经做了批阅,一会儿即将以圣旨的方式进行公布。卿等联名上奏,可谓是万众一心,朕又岂能一意孤行?所以,朕决定,裁撤十万东夷雇佣军。让其就地为民,分发土地粮食,让其在驻地进行耕种,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荀谌随即站了出来,向着林南行了一礼,说道:“那其余的军队呢?” “其余军队,维持原状,尽皆肩负着我华夏国的国防重任,正所谓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我华夏国占据八州之地,沃野千里,广袤异常,人口超过千万,区区六十万兵马,你们还想让朕再裁撤吗?万一敌国大举来扰,朕拿什么来抵御来犯之敌?”林南说这句话的时候,理直气壮,铿锵有力,裁撤十万东夷雇佣军已经是作出让步了,不能一味的对这种大臣忍让。 田丰荀谌对视了一眼,目光中流露出了许多信息,两个人共事多时,自然是莫逆于心,见皇上已经作出了让步,再逼下去,只怕会适得其反,当即同时说道:“臣等遵旨。” 林南见田丰荀谌退到班位里面,继续说道:“另外,朕还有一事,希望众位爱卿都听一听。” 百官听后,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林南身上,纷纷洗耳恭听。 林南在众人的目光期待下朗声说道:“我华夏国以武立国,先前朕已经推出一套适合全民练习的武术格斗套路。如今,朕决定施行民兵制度,以民为兵,以兵为民,兵民集于一身,是民也是兵……” “启禀皇上,目前我国国库空虚,百废待兴,岂能全民皆兵啊,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荀谌不等林南把话说完,已经体会到了林南想全民皆兵的理念,当即挺身而出,打断了林南的话语。 紧接着,之前联名上奏的百官一起站了出来,异口同声地道:“臣等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舆论的力量是庞大的,众人的力量也是庞大的,百官似乎找准了林南的软肋,联名上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进退,确实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的多。即使林南再生气,也决然不可能一下裁撤掉这么多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国家的栋梁,是林南经过许多年挖掘过来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积攒的。百官,懂得了和皇帝对抗的策略,已经取得林南裁撤十万东夷雇佣军的胜利,尝到甜头的他们,也再次抱成了团。 可是,这一次,林南面不改色,态度坚决,一点也不会作出让步。见到百官又抱成团来,只有贾诩荀攸郭嘉卢横夏侯兰等人未做表示,就连盖勋此时也站在了百官的那边。由于许多武将不上早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