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9章【探病】 (第4/4页)
他人守在朱雀大街外面,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林南点了点头,带着司马懿、祝公道乘坐了一辆马车,刘宇亲自赶着马车,缓缓地朝司空府而去。 祝公平则带着他的十个武功高强的家丁尾随其后,一路来到朱雀大街时,便暗藏在了大街的暗处,密切关注着司空府的动向。 朱雀大街的尽头,两处大庄院对门矗立在那里,左边是司空府。右边是丞相府,秦军的士兵挡住了整个街道,不准人再向前靠近。不得已之下,刘宇只好将马车停在路边,林南、司马懿、祝公道三个人则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看了一眼守卫森严的朱雀大街,谁都没有说话。 刘宇一下马车,便拿着一个名刺递了上去。对守在这里的士兵塞了几个钱,小声说道:“还请多多关照。” 士兵见钱眼开。当即朝里面摆了摆手,示意林南、司马懿、祝公道进去,但是必须卸下全身武器,还要进行搜身。 接受过检查之后,林南、司马懿、祝公道三个人这才进入了朱雀大街的末端,径直走到了司空府和丞相府的门前。不知道先进哪一个府为好。 最终,林南还是做出了决定,决定先进司空府,出来子厚,再进丞相府。毕竟他已经听说了。秦国的丞相杨彪是一个虚位,陈群才是掌控整个局势的人。 这一次,祝公道递上名刺,并且给了一些钱财,门人这才愿意去通报。 过了一小会儿后,林南便看见那个门人出来了,招呼他们进去,林南这才和司马懿、祝公道一起走了进去。 径直走进了司空府的大厅,林南见大厅的正中央那里已经坐着一个人了,穿着一袭墨色的长袍,头戴黑漆高冠,一根发簪从中穿过,白面青须,显得极为的儒雅,正是司空陈群。 林南和陈群见过面,只是并未说过话,而且离得也较远,此时近距离的观看,确实觉得陈群有长者之风,气质也十分的好。 陈群早在林南、司马懿、祝公道三个人进入他的眼帘时就开始打量起来了,但却是谁都不认识,便问道:“三位如何称呼?” 林南向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行礼道:“老夫姓唐,名亮,字一明,是来自关东的客商,今日来到长安,特意前来拜见司空大人。这两位一位是我的仆人,一位是我的徒弟。” 司马懿、祝公道也紧跟着向着陈群行礼,但并不说话。 “哦,原来是唐公,不知道唐公来我司空府又有何事?” 林南道:“我听闻贵国皇帝陛下遭人行刺,至今伤势未愈,我特地从关东带来了一个野山参,可以救人性命,所以此次前来,也想借助这个机会,替皇帝陛下医治一番。” 陈群听后,当下来了兴趣,问道:“那野山参,你可带来了?” “嗯。”林南当即让祝公道拿出来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盒子很是精美,直接呈献给了陈群。 陈群接过之后,打开盒子看了一眼,见里面果然躺着一颗野山参,便对林南道:“这野山参,真的有那么灵验?” 林南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对于卧床不起的病患尤其有用,这可是我从神医张仲景的手中花重价买过来的,可以放心使用。” 陈群道:“如果真的有效,那你就将是秦国的大功臣了。不过,唐公前来找我,应该不是只谈献这野山参的事情吧?” “呵呵,那我就不隐瞒了,我有一个徒弟,叫马一,自幼聪明绝顶,只是缺少识别他的人,我听闻司空大人在秦国位高权重,所以想通过司空大人举荐马一,在秦国为官。”林南道。 此话一出,倒是让司马懿吃了一惊。一路上,他从未听林南说起过要让他留在秦国的打算,此时突然听到,确实有点惊慌失措,睁大两只眼睛看着林南。 “哦,原来如此。不过他有没有才华不是由唐公来定夺的,而是我定夺。再说,他还小,一个小孩能干什么啊?” “我不是小孩,四书五经我都样样精通,不信的话,你可以考我!”司马懿突然说道。 陈群笑道:“有个性。不过,在秦国这里,在太子殿下直接管辖的区域内,耍个性,反而会得不到什么好的下场。” 司马懿听后,见陈群笑里藏刀,一句话说出来往往别有深意,便不再乱说话了,继续保持沉默和冷静。 “唐公,此事暂且作罢吧,他还是个孩子,再过两年,或许才能有所担当。”陈群摇了摇头,说道。 林南见司马懿被拒绝了,只是笑了笑,说道:“司空大人说的极是。” 陈群道:“唐公,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了。” 陈群道:“不知道唐公住在什么地方?” 林南便将住处说给了陈群听,陈群听完之后,说道:“嗯,那请三位回去好好歇息,等陛下身体好转之后,必然会重重有赏。” “那我等告退!”林南很识相的带着祝公道和司马懿离开了司空府。 一出了司空府,司马懿便急忙说道:“整个人太目中无人了……” 林南笑道:“那我们去丞相府试试……” 说着,林南和祝公道、司马懿便走到了丞相府的门前,先是递上名刺,然后又使了点小钱,才给通报。 过了不多久,三个人便被迎入了丞相府,进入丞相府后,三个人便来到了大厅,看到的却是一个年轻的人站在大厅里,并没有看见丞相杨彪的身影。 年轻人见林南、司马懿、祝公道都仪表不凡,便拱手道:“三位前来拜访,家父本应该亲自出迎,奈何家父有恙在身,只好由我来代替家父。在下杨修,不知道三位如何称呼?” 林南听到杨修二字,眼睛中登时放出了异彩,站在他面前的白净少年,居然就是鼎鼎大名的杨修。仔细一想,也不禁觉得很在理。 杨修确实是杨彪之子,杨氏一门,在东汉时期一直是世家大族,家族内代代被列入三公九卿,其先祖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知先生”杨震。 所谓的“四知先生”,指的就是杨震,就是那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杨震,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氏一门,自杨震开始,之后历经数代,在东汉一朝都是上流人物,对汉室的忠心,自然不消说。 林南当即拜道:“老夫唐亮,乃关东来的客商,途经长安,特来拜会。” “久仰久仰。”杨修客气地回应道。 其实,杨修哪里听到过唐亮的名号,一个客商而已,最下等的人,只是见到林南所装扮的人年纪大,出于尊老爱幼的打算,还是客套客套。士农工商,商人的阶层,在秦国一直处于最低贱的一个等级。 众人分别坐下之后,杨修让奴仆上茶,捧起一杯香茗,品尝了一口,问道:“不知道唐先生到丞相府有何贵干?” 林南道:“贵干不敢当,不过是久仰丞相大人的威名,特来拜会一下而已。丞相大人的病,严重吗?” 杨修叹了一口气,说道:“看过大夫了,大夫说是心病,只是却这心药,却无法找到。”(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