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赋系统_第911章 【冷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1章 【冷箭】 (第3/4页)

有点感激,便回答道:“实不相瞒,这些人都是我乡里的。乡里闹饥荒,我带着他们一起去投军。于是校尉大人便让我当了军司马,负责照看他们。其实,我们也是混口饭吃,根本没打过仗,就连骑马也是临时学会的……”

    徐晃见这军司马不像是撒谎,便道:“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都是弘农人吧?”

    “对,我们都是弘农人。”

    徐晃想了想,对那军司马笑着说道:“那你想不想回到弘农和家人团聚?”

    “想。做梦都想。”

    “大白天的,你还做梦呢?做白日梦啊?”徐晃笑道,“不过,只要你愿意为我办一件事,我不禁不会为难你们,还将你们全部放回去和家人团聚,而且到时候还给你们钱财和粮食,让你们渡过灾荒之年。”

    “什么事?”那军司马听完之后,便急忙问道。

    “嘿嘿,很简单,只要你们回去经过函谷关的时候,把函谷关的关门给我打开就行了。”徐晃道。

    那军司马听后,脸上浮现出来了为难之色,急忙道:“将军,你还是饶了我吧,函谷关的关门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打开的,函谷关戒备森严,守将又日夜巡逻,我们怎么可能打开关门呢?”

    徐晃脸色阴沉了下来,恨恨地说道:“这个不用你cao心,我自有办法。不过,没有你在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够轻易的打开关门呢?我让我的部下扮成你的部下,然后跟随你一起回函谷关,那守将知道你是押运粮草的,必然会打开关门。当关门打开的时候,你就朝后跑,我的部下自然会冲上去夺关斩将的,等我拿下了函谷关,顺势取下弘农,你们就可以安居乐业的在弘农生活了。”

    那军司马还有点担心地说道:“不会有生命危险吧?”

    “不会的,我只是让你带路,我贴在你的身边保护你即可。哦,忘记告诉你了,我们是燕军。”

    “燕军?你们真的是燕军?”军司马听了以后,兴奋地说道。

    “嗯,如假包换。”

    “太好了,我早听说燕王**民如子,对老百姓很好,一直想去燕国呢,这回好了,将军若是拿下了弘农,那我们就都是燕王的子民了,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将军,这个忙我帮,就算丢了性命我也在所不惜。”

    徐晃听后,哈哈笑道:“早知道你们如此拥戴燕王,我就不必把你们俘虏过来了。你收拾一下,休息片刻后,我们便出去函谷关,要一鼓作气,拿下弘农城。”

    函谷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因关在谷,深险如函,故而得名函谷关。

    函谷关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正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古代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万谷惊尘向北空”、“**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函谷关的重要可想而知。

    夜已经将他那漆黑的翅子,展在函谷关的城墙上面了。崤山的山谷在昏暗的天空下,河流在山谷深处单调的**的作响,陡峭的悬崖上一支军队正在秘密的潜行。

    从邙山到崤山。一路走来十分的辛苦,要不断的翻山越岭,对于燕军的将士们来说,这些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可对于刚刚降服的那一千名秦军的士兵来说,实在是太过吃力了。

    徐晃牵着马,走在最前面,听到降服的那个军司马气喘吁吁的,便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个军司马已经满头大汗了,身上的衣服也全部被汗湿了,便说道:“兄弟,再坚持一会儿,前面就是函谷关了,等到了函谷关,赚开了城门,你就可以尽情的歇息了。”

    那个军司马咧嘴笑了笑。一脸的苦恼,只要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

    徐晃也不为难他们。走十里地便歇息一会儿,让那个军司马喘口气。他带着林阳、周仓以及一千名伪装好的士兵走在最前面,让廖化、王君各自带着一千人押送着那一千名降军跟在后面,为了保持步调一致,不至于拉开太远的距离,徐晃选择了徒步行军。

    继续一个时辰的走走停停后。徐晃等人终于抵达了函谷关外,先在附近休息了近半个时辰,让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后,这才开始行动。

    徐晃将那个军司马叫到身边来,对他说道:“兄弟。一会儿就看你的了,按照我教你的去做,只要进入了函谷关,你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到时候再攻下了弘农城,我保准给你十亩地,而且免去你三年的税收。”

    那个军司马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极大的喜悦,脑海里还在想着等有了十亩地,他该种些什么庄稼。

    徐晃将周仓、林阳唤道身边来,对他们说道:“一会儿进入了函谷关,一切按照原计划行事。”

    周仓、林阳道:“诺!”

    “兄弟们,函谷关内没有多少人,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拿下函谷关不成问题,绝对不能丢主公的脸。”

    “燕军威武!”众人听完徐晃的话后,便一致低声叫道。

    “好!出!”

    于是,一千人翻身上马,那个军司马整理了一下戎装,抖擞了下精神,便走在了最前面。

    徐晃穿着一个普通秦军士兵的衣服,贴身跟随在那个军司马的身后,周仓在间,林阳押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便来到了函谷关的下面。

    此时,函谷关上灯火通明,负责巡逻的士兵也往来不绝,戒备一如既往的森严。

    徐晃对函谷关里面的地形相当的了解,当年他在董卓帐下为将时,曾经不止一次到过函谷关,时隔数年,故地重游,他的心里却带着无比的激动。

    关上的士兵现了关外徐徐行来的一支骑兵,看到他们都穿着秦军的衣服,一个守将便朗声问道:“口令!”

    那个军司马当即回答道:“为大秦国而战,为大秦国而死,虽死无憾!”

    守将听完之后,一字不差,便下令打开了关门,说道:“放他们入关!”

    关门一经打开,徐晃等人并未展开行动,而是继续不动声色的进入了函谷关。

    一进入函谷关,徐晃的眼前便豁然开朗,他看到的是函谷关内灯火通明,可是诺大的军营却看不见几个人,便好奇地问道:“兄弟,函谷关外紧内松,这关里的驻军呢?”

    那个军司马小声回答道:“驻军都被调走了,去参加官渡之战了,可惜却没有一个人回来。”

    徐晃彻底明白了,马为了打这一仗,居然把秦国的兵力耗损的如此厉害。他接着问道:“弘农也是如此吗?”

    “这里本来是杨奉将军驻守的,弘农一带原本有六七万大军,杨将军带兵走了以后,从潼关到函谷关一带,就没有多少兵了,整个弘农城就剩下不到五千的士兵。”

    徐晃之前问过这个军司马函谷关的兵力多不多,那个军司马说很少,当时徐晃就感到机会来了,可是现在身临其境了,才知道不是一般的少,整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