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9章【拔奇】 (第2/4页)
江,直接北上,利用他在乐浪郡所招募的东夷兵,横扫了鸭绿江沿岸的高句丽人。俘获高句丽人两千户,并且继续向丸都城急进。 得到这三个消息之后,林南突然觉得自己有点低落,论进兵的速度他赶不上褚燕、于毒和夫余王的联军,论战绩都赶不上胡彧的军队。他随即聚集了众将,朗声说道:“褚燕、胡彧两军都已经是战绩辉煌了,我军是主力军,却迟迟不能有所行动,实在是我军的一大耻辱。这次是我的不对,没有让你们充分得到大展拳脚的时候,所以,我决定,今天连夜出发,直逼纥升骨城。” 孙轻急忙道:“启禀主公,出了溪城,再向东的话,一路都是难行的山路,马匹无法通过……”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们要轻装上阵,只带必要的干粮和水,每个人都带着一张连弩,二十支弩箭,再带一把钢刀,所有人不披甲,不骑马,徒步前进,一定要在一天后抵达纥升骨城。”林南朗声说道。 欧阳茵樱急忙问道:“主公,那吊睛白虎怎么办?如果带着的话会很麻烦。” “杀掉,把老虎皮给扒下来,清洗干净之后我自有妙用。小樱,这次徒步距离太远,你的身体吃不消,我看你就和许攸、司马朗、孙轻留在这里吧。” 欧阳茵樱反驳道:“可是我还有许多计谋没有用上呢……” “主公,我看这样吧,属下和司马伯达、欧阳姑娘、孙校尉跟在主公的后面,等主公攻下纥升骨城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到了。到时候再一起去丸都城,不知道主公以为如何?”许攸也想立功,便拱手道。 “对,对对,主公现在,我们在后面尾随。”欧阳茵樱欢喜地道。 林南道:“那好吧,留下两百个人看守坞堡,其余的人全部到纥升骨城聚集。孙轻,一路上你要多多保护许攸、司马朗和小樱。” 孙轻抱拳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会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林南一拍大腿,立刻叫道:“好,那就这样定了,黄忠、徐晃、魏延,调集兵马,准备干粮和水,陈到、文聘,你们两个去杀白虎,记得把皮整张扒下来再洗干净,未时的时候,握在城门口等你们!” “诺!” 林南带着五千飞羽军徒步前行,每个人均各自带着一张连弩,二室支弩箭,外带近战用的腰刀一把。飞羽军的兵器都是钢铁厂生产出来的精良钢制腰刀。所有的腰刀都长三尺三寸,刀锋锋利无比,虽然不能达到吹毛即断的效果,但是砍杀敌人时绝对能够将敌人的四肢一刀斩断。 五千个人都穿着一层皮甲,在胸前的皮甲下方都垫着一块木板,护住自己的前胸和后背。头上带着斗笠,在山中行走如履平地,很快便远离了溪城坞堡,将后面的许攸、欧阳茵樱等人都撇的远远的。 纥升骨城就座落在五女山之上,是守丸都城的必经之地,也是整个高句丽的西方门户。据出使过高句丽的卞喜和欧阳茵樱讲,纥升骨城地势平坦,座落在五女山顶。 高句丽,一个曾称雄于华夏北部、存世长达705年的华夏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其肇端就在辽东的山区当中。史料记载,公元前37年,华夏辽东的夫余国王子为避免兄弟迫害,逃离夫余国南下,抵达五女山后,便在原有山城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命名为“纥升骨城”,并且正式作为了高句丽王国的都城。从此。高句丽政权逐步扩大了活动领域,创造了高句丽文化。为华夏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位王“琉璃明王”将王城由五女山山城迁到“国内城”,但五女山山城作为高句丽早期王城和发祥之地仍然倍受重视。此后数百年,山城不断续建,一直是高句丽重镇和交通要冲。在高句丽时期,这座山城从未被敌人攻占。 高句丽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国家。从大汉开始,中原就曾经多次攻打高句丽,一直到唐朝的时候,高句丽才被唐军所灭。 熟悉历史的林南很清楚,这次出兵夹击高句丽。就一定要彻底让高句丽灭亡,否则的话,高句丽以后会成为他在辽东的最大隐患。同时,灭掉高句丽之后,其他东夷肯定会受到震撼,不需要出兵,便能使其臣服,对于他来说这是百利而无一害。 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山顶地势平坦,土质肥活,草木茂盛。浑江从山中穿过,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让五女山更彰显了一份独特的美丽。 走了许久路,林南等人终于在第二天正午赶到了五女山中,在卞喜的带领下,所有的士兵都在远离五女山城还有五里的地方休息。 仰望远处的山峰,但见一座巍峨的山城座落在山顶上,城墙上的大旗飘动,彰显着它的威武。 时值四月天气,树林中不冷不热,显得格外惬意,许多士兵都席地而坐。 林南和卞喜站在山道和丛林的交界处,大致看了一番山顶上的山城之后,便随口问道:“这里已经离纥升骨城很近了,为什么还看不到一个高句丽人的影子?“ 卞喜道:“主公有所不知,纥升骨城易守难攻,整个城池只有东、西两门,而若要去丸都城,就必须要从纥升骨城穿行而过,高句丽人向来不惧怕有人来攻城,因为纥升骨城至今为止,除了高句丽人外,尚未被攻占过。” 林南笑了笑,自言自语地道:“高句丽人不仅好勇斗狠,还很自大,再坚固的城池,也总有被攻破的时候,我就要让他们看看,这次我是怎么将纥升骨城给攻占的。”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响起了一声刺耳的鸣笛,原地待命的大军纷纷紧张起来,手中都紧紧地握着兵器,目光注视着四周。 “什么声音?”林南急忙问道。 周围的人都摇了摇头,所有的人都是一头雾水。 突然,鸣笛声再一次想起,那刺耳的声音像是草笛,弄得分散在各处的五千士兵都变得尤为紧张,一种不详的预感也随之向所有人袭来。 “啊” 军队的最边缘,一个士兵传来了一声惨叫,声音还没有落下,紧接着又有十好几个士兵发出了同样的叫声,弄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心里产生了一丝的恐惧。 恐惧,不是因为看见了什么而害怕,相反,正是因为不知道害怕的是什么,而兀自猜测而变得恐惧。 突然。从最边缘的草丛中窜出许多条蛇来,张着血盆大口,吐着信子,从颚上喷出了毒液,扑向了惊慌的士兵。 一声悠扬而又不间断的笛子声再次响起,草丛中的毒蛇都露出一条条青色的蛇头。正在吐着长长地信子,随后便纷纷跳跃了起来,朝士兵当中扑了过去。 士兵纷纷叫喊起来:“有蛇!有蛇……” 林南看见一条长长的花蛇扑向了自己,他本能地避开了,却不想自己身后的士兵却叫了起来,他急忙回头,但见那条蛇盘旋在了身后士兵的脸上,张开嘴便咬了那士兵一口。那士兵丢下兵器,急忙用手望脸上抓去。用力将那条蛇从自己的脸上抓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那士兵赶紧拿起兵器,想刺杀那条蛇,没想到那条蛇一经着地便四处窜开,扭动着身体朝汉军中间钻去,而那名士兵的脸上已经出现了青色的瘀痕,一丝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