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赋系统_第758章 【溃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8章 【溃败】 (第1/4页)

    林南拱拱手,道:"诺!"

    商议完毕之后,众人便散了.一天后,袁术,刘繇,袁遗带着兵马离开了陈留,向南阳而去,准备攻打武关.袁绍则带着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东郡太守乔瑁,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北海相孔融去支援北路军,只留下林南,刘虞,曹cao,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去声援孙坚.从会盟开始,刘备至始至终都是以刘虞部将的身份出现,谁让他不是侯呢,所有前来会盟的人,几乎各个都是封过侯的人,只有刘备不是,而且他还认了刘虞为叔父,刘虞也一直将他当成自己的部将看待,或许也是刘虞为了提防刘备所致.人心就是这样复杂,好人,坏人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分辨,也没有分辨的必要,乱世的天下就是如此.

    在群雄当中,只有一个州牧,那就是刘虞,州牧和州刺史的区别就在于,州牧可以掌控本州境内所有的军政大权,而州刺史却不能,所以才会有各地太守纷纷都来会盟.作为幽州牧,刘虞也不算太合格,因为他没有能够整合幽州的兵马,他和林南,公孙瓒,刘备各自拥有兵马,却不是统一的幽州兵.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刘虞想整合,面对手底下的林南,公孙瓒,刘备之类的人物,他的力量也就会显得很薄弱.可是,他还是在林南的帮助下整合了刘备的兵马,将刘备纳入了自己的兵营里.

    从陈留到荥阳,骑兵的话一天便可抵达,而中路军里骑兵较少,除了林南的一万骑兵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很少有骑兵.多是以步兵为主.曹cao的兵马在中路军中是最多的,足足有三万人,这还是他愿意带出来的,他在兖州刺史的治所昌邑留了两万人马,就连山阳太守袁遗的两千兵马,还是他给资助的.

    各路兵马一经离开陈留.林南便辞别了刘虞,曹cao等人,独自带领一万骑兵快马飞驰前往汜水关支援孙坚.

    ……

    日昏黄,暮苍茫.彤云如絮,掠过黯淡的苍穹,将天空划出一道血口,染红垂天云翼,一只淌血的孤雁,盘旋在疮痍满目的大地之上,悲凉静肃地凝视着即将颓倾的汜水关.

    城墙下冒着滚滚的浓烟.一些余火还在城墙下成群的尸体上焚烧着,那些被烈火烧焦的尸体早已经没有气息,但是从他们僵硬的手臂上可以看出,死前他们是多么痛苦的挣扎.

    汜水关的城墙上,李儒站在那里,额头上渗出了些许汗水,皱起了眉头,双眼紧紧地看着城外不远处的军营.隐约可以看见军营上面一面"长沙太守孙"的大旗迎着微风飘扬.

    在李儒的身边,并排站着两个披头散发.身披铠甲的大汉,脸上都露着无比的狰狞.

    "李儒,你为何不让我们出城和孙坚一战"一个瘦长脸,鹰钩鼻的大汉暴喝道.

    "太师说过,孙坚是头猛虎,何况刚才一战你也亲眼所见.胡轸只和他的部将程普交手一个回合便被刺死,他的部将都各个勇猛,何况他本人"李儒对身边这大汉的不满也是十分的懊恼,"李傕,太师的命令是紧守汜水关.孙坚兵马虽少,但都是精兵,我军刚刚抵达,尚未休息,士兵疲惫,不能轻易出战."

    那大汉便是李傕,北地人,而他身边站着的那个便是张掖人郭汜,他们二人连同张济,樊稠,都是董卓帐下四个心腹爱将,各个武勇不凡.董卓第一次在凉州招兵买马时,他们四人先后来投,便由此成为了董卓第一批的旧部.

    "怕个球!我们有五万人,对方还剩下四千不到,刚才攻城时攻势虽然比较猛,但是我们这些西凉的健儿可都不是吃素的.李儒,你要是怕的话,就滚到后面去,我和郭汜一起出战,左右夹击孙坚,必然能够将孙坚的人头取来献给太师!"李傕脾气很臭,说话也很冲,凉州武人大多如此.

    李儒也是凉州人,不过他并不武勇,虽然也会骑马射箭,可是他偏向智谋型,曾经游学在洛阳,长安一带,学习了不少兵法良谋.回到凉州后本想大展身手,哪知却遭遇了羌人袭击,好在是董卓带着兵马击退了羌人,救下了他,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所以,对于他来说,董卓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那么简单,其中包含着很复杂的感情.黄巾之乱时,董卓被调到东部,他便留在陇西,替董卓看护家人.

    北宫伯玉叛乱的时候,他带着董卓的家人藏匿在山里,直到叛乱平定,董卓带着兵马回到陇西时,他才出身,然后就一直跟随在董卓的身边了.虽然他对董卓有点畏惧,可也很尊敬,因为董卓的狼子野心让他也得到了许多好处.所以,一听到有人不听从董卓的命令,他就会很生气.

    "李傕!你可以不听我的话,但是你绝不能违抗太师的命令.太师有令在先,只坚守,不出战,等待太师带兵支援."

    李傕听到李儒的低吼声,也有点发怵,对于他来说,李儒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兽,他不用动手,只需一句话,就可以让人死无葬身之地.加上李儒又是董卓的女婿,而且董卓对李儒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虽然他的官爵在李儒之上,可也不敢轻易得罪李儒,他心里明白,得罪了李儒就等于性命难保.他不再吭声,转身离开了城楼.

    .一边的郭汜要相对的圆滑一点,看到李傕和李儒之间有了一点街,便对李儒道:"大家也都是为了破敌,李傕的脾气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也收不了,还请你消消气.再说,太师是有命令在先,可那是建立在你成功说服孙坚的基础上啊.现在你不但没有说服孙坚,反而激怒了孙坚,太师来了少不了要责骂一番.不如这样,我们先行出兵攻破孙坚.等太师来了,你也可以用这件事来将功折罪,破了孙坚就等于给联军一个下马威,你觉得呢"

    李儒听完之后,心中也很怅然,仔细地想了想.当即道:"好吧,就这样办,但是你们两个必须听从我的安排,硬拼的话只会让我们有过多的伤亡."

    郭汜嘿嘿一笑,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你是智囊,我们听你的."

    李儒道:"你去告诉李傕,让他准备准备,今夜三更.我们劫营!"

    郭汜点了点头,转身便下了城楼.

    汜水关外五里的平地上,一座大营孤零零地矗立着,"长沙太守孙"的大旗在微风的拂煦下和缓的飘扬.

    夕阳已经完全沉下去了,天色逐渐的变得黯淡下来,大营里也开始升起了火,一个个火把在这个时候点了起来.

    中军大帐中,孙坚摸着他的那把古锭刀.锋利无比的刀刃映照出森寒的冷光,让人看了会不禁起了一丝寒意.

    "父亲大人!"

    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男孩跨步走了进来.朝着孙坚抱了一下拳,毕恭毕敬地拜了一拜.

    孙坚将古锭刀插入了刀鞘之中,向那男孩招了一下手,露出了一脸的笑容,轻声道:"伯符,你过来."

    那男孩是孙坚的长子.叫孙策,字伯符,今年刚好十二岁.可是年岁虽小,身体发育的却十分良好,而且从小在孙坚的教导下习武.已经到了弓马娴熟的地步,加上他天生神力,一直是孙坚最为喜爱的儿子.这次孙坚前来会盟,也是特意将他带了过来,让他见识见识大场面,认认天下群雄的模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