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6章【招贤】 (第4/4页)
这种祥和,林南缓缓地松开貂蝉,扭头看了过去,见是廖化,便问道:“什么事?” 廖化道:“田先生来了,说有重要的事情找主公。” 林南的嘴角上扬起了一丝笑容,扭头对身边的貂蝉道:“美人,在这里等我片刻。我去去便回。” 貂蝉点了点头,尚自沉浸在对大海的欢愉中。 林南跟随廖化来到了海边的一片树林里,见田丰坐在树荫下面,便径直走了过去。 田丰见林南从远处走来,便急忙站了起来,当即拱手道:“参见太守大人!” 林南笑道:“先生昨夜可曾休息的好?” “托大人的福,我的身体昨天就已经恢复了。不知道大人现在可有空闲?” “嗯!”林南点了点头。走到了田丰的身边,指着一片树荫道:“先生请坐,我们就在这里慢慢的谈。” 两人坐下之后,但听田丰道:“太守大人在此建造茶肆可是为了迎接东渡而来的青州百姓吗?” 林南不否认,爽朗地道:“正是!” 田丰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太守大人虚怀若谷。实在令元皓佩服,元皓在这里替那些东渡而来的百姓谢谢大人了。” 林南道:“举手之劳而已,而且这也是造福百姓之事,我自然不会置那些百姓不顾。” “大人自平黄巾、定凉州、诛宦官以来,名声日益高涨。我听说朝廷曾经征召大人担任司隶校尉,却被大人拒绝了,而一心要来辽东当太守。可有此事嘛?” “嗯,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大人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却甘愿当一边郡太守,大人是打算永远待在辽东了吗?” 林南似乎听出了田丰的话锋,当即笑了笑,朗声答道:“先生,辽东虽然地处偏远,远离中原。却足可以成为一块避世之地,不然的话,先生也不会从青州东渡来到了这里了。我之所以不愿意担任司隶校尉而选择来辽东,是因为辽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如果能够将辽东好好的治理好,定会成为一块净土,难道永远待在这个净土里不好吗?” 田丰冷笑了一声。道:“如今天下紊乱,盗锋四起,中原倍受其害,而朝廷不但不体恤百姓。还公然颁布了税天下田的政令,直接导致了青州黄巾再起。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天下势必会再次陷入大乱,届时有能之士必然会纷纷崛起,难道大人就不想趁此群雄争霸的时候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吗?” 林南心里暗暗地笑了笑,脸上却一脸茫然地道:“想是想,只是辽东地处偏远,民少地贫,我又有何实力去角逐天下呢?” 田丰嘿嘿笑了笑,缓缓地道:“以大人今时今日的之名声,只要登高一呼,何愁兵将不来?只要大人稳坐辽东,能使得辽东日趋稳定,中原前来避乱的百姓必然会络绎不绝。我在北海时便曾听闻了大人在辽东的事迹,大人刚到辽东,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铲除了当地恶霸,使得全郡百姓脱离了水火之中,这种魄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林南听后,心中暗暗地想道:“没想到这消息传的比我预期的要快,居然都传到大海对岸的青州了。” 田丰接着道:“冀州刺史韩馥曾经三次征召我去做治中,我都婉言谢绝了,之所以带着宗族东渡而来,就是想见见大人一面。当初大人在巨鹿时派人来寻访我,其实我并未走远,只是当时我以为大人只是一个鲁莽的匹夫。可就辽东田氏世代根基,居然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被铲除了,大人的谋略和胆识已经远远过了我的预料。加上大人对我礼遇有加,就更加使得我坚定了信念。所以,元皓想以平生之所学,来助大人一臂之力,不知道大人是否愿意接纳我这个落魄之人?” 林南听后觉得很惊诧,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未开口,田丰就主动来投,他当即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和诧异,拱手问道:“先生说这话可是当真的吗?” “大丈夫一言九鼎,此话既出元皓之口,就永远不会食言。”田丰见林南还有一丝顾虑,便站起了身子,朝林南拜了一拜,紧接着道,“大人若蒙不弃,元皓愿意从此以后跟随大人左右,誓死效忠于大人。” 林南见田丰这表情绝对不像是找他开涮,当即哈哈笑道:“我得元皓,大事可济。” “主公!”田丰躬身朝林南拜了一拜。 林南紧紧地握住了田丰的手,眼睛里充满了热情,轻轻地唤道:“田先生……” 两个人目光流动,互相注视着对方良久,那种眼神,似乎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良久,两个人才彼此分开。 两个人再度坐下,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只听田丰道:“主公现在可曾招兵买马吗?” 林南摇了摇头,道:“暂时还没,辽东刚刚趋于稳定,主要是我帐下人手不够,做起事情来往往有点缓慢。” “哈哈,主公,属下有个建议,可以为主公招揽来更多的人才,不知道主公可否同意。”田丰笑道。 林南道:“哦,先生快说说看!” “如今青州正闹黄巾,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官军不能抵挡,已经有大片城池被贼兵占领,这些士人很可能会浮海东渡。青州原为齐地,齐地多名士,而且在临淄有一座先贤馆,如果主公能在辽东建立一座同样的先贤馆,并且在这些名士靠岸之后,以国士之礼迎入先贤馆中,相信这些名士必定会对主公感恩戴德。所为士为知己者死,这些来自齐地的名士肯定会愿意为主公效力。这样一来,主公便可以收揽青州多数名士,无论在治学或者是处理政务上,他们都能胜任。” 林南听完田丰给他所提出的这个吸引人才的策略,当即拍了一下大腿,大声地道:“好,先生足智多谋,只此一条计策,便为我解决了辽东人才不足的情况,实在是太好了。” 田丰道:“为主公效力,这是属下应该做的,主公不必记挂在心上。” 林南是一个实干家,说干就干,当即找来了廖化,让廖化组织起当地的渔民,一起多扩建一些木屋,以备不时之需,并且吩咐廖化等人善待所有靠岸的人。他自己则带着貂蝉、田丰等人回襄平,准备建造一座先贤馆。 回襄平的时候要比来的时候快了许多,因为时间赶得及,一路上便没有怎么在路过的县停留。对于林南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现在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一方面要招揽人才,另外一方面要筹备建造炼钢厂和开采金矿。 八月初三,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林南一行人终于回到了襄平,他亲自为田丰选了一户大宅子,让田丰的整个宗族都住在里面,又让人送貂蝉回太守府,他自己和田丰一起骑着马奔走在襄平城西的道路上,为建造先贤馆选址。 临淄的先贤馆林南根本不知道什么样子,当即对田丰道:“先生,先贤馆到底占地面积有多大,又是何等模样,我没有去过临淄,所以不太清楚。” 田丰也很纳闷,为什么林南会带着他出城溜达,此时听到林南的问话,他便恍然大悟了。勒住马,急忙叫道:“主公,我们不必再朝前去了,先贤馆设立在城中即可,也不必重新建造,那样费时费力,来的一点都不轻巧。”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