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_175 耐心点!(万字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5 耐心点!(万字更) (第2/4页)

的体制,不是随便某个人头脑发热就能把军队、政府占为己有。

    当南华代表团部分成员离开上海,访问广州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广州市民涌到码头,挥舞着彩旗。毕竟南华和广东关系太密切了,说不准南华代表团里就有他们的亲人。

    “总理这次不能来了,他要我问候你们。”黄三德笑呵呵道,一踏上广州,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太兴奋了。

    “黄哥,你来了我们也高兴。广州现在大不一样了,你得好好看看。”陈炯明笑着上前握手。邓铿、陈天明等人纷纷到码头迎接,久别重逢,别有感慨。

    两广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了,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双方要深入交流。

    陈炯明配用黄三德等人秘密参观了建设中的兵工厂,铁路,钢铁厂,向展示广东的发展成就。

    在随后的秘密会议上,黄三德评价道:“广州的发展给了我很大信心,你们的成绩有目共睹。有些地方走在南华前头了,不过,对目前的形势,我有所担心。我知道,不少人都想着北伐,一举推翻北洋政府,我想知道,以你们的实力,究竟能做到哪部?”

    邓铿自信满满一笑:“两广已经建成了一套颇具规模军工体系,可以武装起10万严格训练的陆军,步枪、子弹、迫击炮、机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唯一缺少的是重武器。不过,考虑到敌人的装备比我们更差,我们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

    只是目前的工业建设计划还没有完成,我们松不开手,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先忍忍,支持邻近的势力对抗北洋势力。他们是我们和吴佩孚的缓冲。不过一旦动手,我敢保证,在半年内我们的军队推进到长江。”

    说完他在地图上,指了指粤汉铁路。

    “东边呢?能吃下么?”黄三德又问道。他所说的东边是指长江中下游的长三角地区。

    “只要物资充沛,打到上海都没问题。只是我不建议这样做,根据美华公司的报告,我们没有能力消化那么大的地盘。”

    邓铿看了陈炯明一眼,有些不甘心。

    “主要是没钱!还有,跟外国人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陈炯明笑道,显得很有耐心。

    黄三德点点头,暗暗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地盘扩大后,别的政客也会附身过来。鼓动陈炯明他们争夺中央名义,从此陷入不断的争斗中。

    想到这里,笑道:“不贪多。打下一片,消化一片,是对的。这也是我和总理的期望。武汉应该就是你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如何应该把武汉工业和南方的工业资源整合起来。其他的地方先放在一边吧!”

    “对了。具体的时间有安排吗?”黄三德又问道,把头转向邓铿。

    “还没定。不过至少要要一两年。行动之前,还得跟广西方面协调好。”邓铿道,把建立联合指挥中心的计划简单告诉黄三德。

    此事自然少不了南华军队参与,只是黄三德在外面跑了一圈。又过问军队的事情,所以有些地方不清楚。

    邓铿坐火车去南宁的愿望没实现,在某个深夜,带着粤军参谋部的军官们上了南华代表团的船。

    黄三德在广州逗留了两天后,又继续抵达广西防城港。

    经过广州湾的时候,一艘法**舰不识抬举地开出来,样子有些炫耀,让众人不好看。

    “早晚收拾他们!”不少年轻军官暗暗发誓。

    进入广西后。法**舰就退走了。“你怎么看?”黄三德笑着问邓铿。走访了世界一圈,见识了各大国的防范后,他有种云淡风轻的感觉,所以不怎么把法国人的小动作放在心上。

    “法国现在欧洲大陆霸主,嚣张也是正常的。不过我们也不是好惹的,惹毛了我。立马带兵把广州湾收回来。毕竟这里是亚洲,是在我们的地盘。”

    邓铿咬牙道。

    广州湾虽然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人也仅仅是占领了港口和附近地方而已。驻扎在粤西的粤军就是从南华回来的,装备精良。随时可以攻下广州湾。

    “说得没错!我们才是东方的主人!法国人是外来人,迟早会滚回去的,所以还是那句话,不必急在一时。或许,法国人投资越多,对我们也有好处。”黄三德笑道。

    南华有个战略构想,计划在印度支那建立连通中国西南的经济走廊,加强和中国大陆的联系,所以以美华公司为首的南华企业,有所计划地在法属安南投资,开发当地的资源,用于两广的工业建设。

    “自己本事壮大才是关键。为了发展广西经济,我们在访问法国的时候,商量修建一条连接广西到安南的铁路。所以,铁路到了南宁后还会继续向东南亚挺进。”

    黄三德介绍道。

    交通和市场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起来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原动力,是摧毁封建的小农经济的神器。

    从短期看,会让法国人占了不少便宜,有利于法国资本进入广西,不过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刺激西南经济发展,增强广西的经济实力,毕竟工厂、矿产在自己的地盘里,时机成熟了,终归还是自己的。

    甚至把外国人的东西也变成自己的,谁叫法国本土隔着万里呢。

    邓铿听完沉思,若有所得。

    他可以想象,在未来某天,自己可以坐火车去到安南的某个城市,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中国人,跟自己说着同样语言的同胞,那地方好像也是中国人的?

    这想法让他有些奇怪,国家还没统一,就有顺着铁路对外扩张的念头了。

    第二天,当他们抵达防城的时候,黄三德忍不住惊讶一番。

    忙碌的码头,一台台先进的港口机器,嘶吼着在码头和船上作业,粗大的吊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汽车、机器等重物从船上转移到岸上,不一会儿就被人送走,显得极有效率。

    黄三德不由得想起了唐山港。

    在他印象中,广西是很落后贫穷的,不过忙碌的防城港,那一艘艘悬挂着各式的旗帜告诉他这里热闹不下于广州的黄埔港和正在建设的南沙港。

    “一点也不必广州差啊!你看!那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厂!南华的部分化学品就是在这里生产的,我们生产火药就离不开这家化工厂。”黄三德笑道,兴趣盎然。

    在港口不远处,烟囱林立,向天空喷着阵阵烟雾。如果让百年后的环保人士看到,肯定痛惜不已,大骂破坏环境。因为那是美华公司投资兴建的化工厂。

    “呵呵,这家化工厂是依托海南丰富的盐资源建立起来,开始跟美国巨人公司合作,后来又从德国陆续地进口硝酸、硫酸生产设备。年产量达到5万吨。现在我们生存的硝酸、盐酸等化学原料在广州上海等地热卖,供不应求。

    最让我喜欢的是化工厂旁边的火药厂,士元,你们石井兵工厂的步枪没有我这里生产的火药就变成烧火棍了。”

    说这话的是一名斯文的西装中年男人,广西省省长马君武。把防城打造成中国的化学中心,南海枢纽港,是他的政绩,引以为傲。

    “除了化工厂,防城港还建有一座5万吨的钢铁厂,我们的造船业也发展迅速,现在我们已经能建造2000吨的商船了。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用10年时间打造防城港——南宁工业区不成问题。怎么也不能让广州领先太多吧?”

    马君武得意笑道。作为留德学生。见识过德国发达的工业,对于工业,他有着比别的知识分子和官吏更深刻的狂热。

    去年马君武去广州参观工业建设的时候,没少受刺激,回来后果然憋了一口气。

    “防城港发展之快真让我大吃一惊,马省长的本事。我佩服。特别是粤桂铁路建设,省了我们的不少心啊!”

    邓铿笑道。把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