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八章 这个局那个局 (第1/2页)
; 第四百八十八章这个局那个局 朝廷大军留下少量人马驻守襄城,四十万士气如虹的骁勇行军的时候个个意气风发。..阅读仗打到现在还活着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拨开了那一层迷雾逐渐看清楚了自己灿烂的前程。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他们想的是每天在战场上如何立功然后活下来。他们考虑不到什么阴谋诡计,也考虑不到什么江山社稷。 他们只知道,襄城已经破了,李远山带着残兵十几万退走,这个时候没道理不去追击。他们只看到胜利在望,看不到什么陷阱深坑。 襄城里的粮草倒是不少,因为李远山担心将粮草都运走的话会引来皇帝的猜疑。补充了给养之后,四十万大军分作三路浩浩荡荡的继续向西开拔。 皇帝坐在高大恢弘的御辇上,特意吩咐人打开窗子看着外面的依然萧条的景色。这御辇也称之为行殿,需要上百马匹和人力才能拉动。金世雄有些紧张的坐在皇帝身边,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皇帝将视线缓缓的从窗外收回来,感觉手炉的温度已经微凉却懒得递给苏不畏换炭火,他将手炉塞进袖口里,也不知道是想温暖自己还是想多维持一会儿手炉的温度。 “知道朕为什么要带上你吗?” 皇帝问。 金世雄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立刻摇了摇头:“臣不知。” 皇帝微微叹息一声:“朕带着苏不畏,是让他跟着朕一块走到最后。朕带着你却不是让你死,而是有个重要的差事交给你做。朕不会告诉你这一战朕藏起来的刀子在哪儿,但朕可以告诉你这一仗朕输不了。平乱之后,西北的残局太乱太烂,必须有个手腕强悍些的人镇着……待决战之后,朕让你坐镇西北,帮太子将这乱摊子收拾好。” “臣……” 金世雄起身跪倒:“臣请陛下再斟酌,此战陛下既已稳cao胜券,何必亲身冒险……臣愿意领四十万骁勇追击李逆,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哪儿有那么容易。” 皇帝笑了笑,似乎有些许苦涩。 “朕若是不亲自追过去,李远山不会拼尽全力最后一战的。而最主要的却不是这一点,而是朕事先藏起来的刀子,必须要朕亲自去才能亮出来。朕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也无需问。这件事没有转还的余地,你只需记得朕的交待就是了。” “臣……遵旨。” 金世雄垂首。 皇帝道:“起来吧,你我君臣十几年了,从来也没有这样拘束过,别哭丧着脸,平定西北之乱指日可待,那些朝廷里的蛀虫毒瘤朕又已经剜掉了大半,所以没有什么不高兴不开心的事,若是你觉得朕这样做是因为迫不得已的决绝,那你就错了啊……现在朕也没打算再瞒着什么,朕的身子已经扛不了多久了,怎么都是死,与其卷缩在病榻上呻吟不如壮阔而行,朕心里实欢喜的很。” 他让金世雄坐下:“西北,乱后之治尤为不易。你是武将,但心思缜密行事稳妥,朕将西北的摊子交给你收拾也放心。你要谨记,西北百姓虽然从贼者不计其数,却不要严苛于法,多施以恩德,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不是将百姓杀到服服帖帖,而是养着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百姓安稳,国家才安稳。对于李逆余孽,杀。对于百姓,养。你明白吗?” “臣明白” “嗯” 皇帝似乎是有些疲乏,将身子往宽大的座椅里缩了缩:“看你脸上忐忑不安的样子,朕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朕现在已经交代你如何治乱,而你却没有办法让自己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对吗?” “臣……” 金世雄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着吧。” 皇帝慵懒的摆了摆手:“朕下了那么大赌注,用自己的命去换的东西朕心里有数。朕想着,如果平灭李逆之后朕身子还允许,朕就去看看狼乳山。当初朕与阔克台蒙哥见面的时候,来去匆匆,没好好看看朕江山最西边的景色。或是朕多走走看看,有天地灵秀滋养着身子还能好起来也说不定呢?” 他笑道:“朕以前看事,总往坏处去看。现在朕心思稍稍变了些,朕想往好处去看。” “陛下定然无虞!” 金世雄发誓一样的说道。 “哈哈” 皇帝笑的很畅然:“希望如此……对了,还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方解这个人你不认识想来也听过他的名字吧。” “演武院入试头名,臣知道。” “嗯,现在你的队伍,他带着。” 皇帝将视线再次转向窗外语气很自然平缓的说道:“战后兵权我会让他交还给你……朕总是有一种感觉。” 后面的话说的太轻,金世雄没有听到。 “不能让他带兵太久……” 皇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