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看看他像谁? (第2/2页)
,但是那时候,已经成交,卖家人都找不到了……” 韦老板的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过。 不过他的话,连他爹和儿子都不会信。 “问题不大,韦老板,你那边应该有这两份拍品的详细资料吧?”张扬继续追问。 为什么西林古社能拍卖青铜器? 因为他们拍卖的每一件古董,都流传有序,把来源写得清清楚楚。 清楚到什么程度呢? 以那件的方鼎为例,韦老板给出来的拍卖资料显示: 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有个叫罗振玉的学者写了一本《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里面记载: 【己巳出洛阳,中原省博物馆藏】 到了1942年,这件鼎被一位法国收藏家在海外购得; 之后陆续有各种拍卖会和书籍记录这件藏品的下落…… 也就是,从1929年出土,一直到2023年张扬见到这件宝贝,这中间都是能查到轨迹的。 但中原省博物馆藏的文物,是怎么去到法国的呢? 这恐怕就是当初西林古社被举报,而且举报成功的原因所在。 大概率是偷盗、走私出境。 简单的阅读了一下资料,张扬很快找到了那几个铭文的解读:
原来是【母宁日辛】四个字。 “日”是“干”的意思,“日辛”是干地支里的“十干”之一。 商朝人在死后,会获得自己的“日名”。 显然墓主人是在青铜器刻铭文的饶母亲,死后的名字桨宁辛”。 张扬最后看了一眼推测出土的地方,果然是殷墟。 “殷墟出品,必属精品”,在出土过刻有甲骨文的甲骨、后母戊鼎和妇好鸮尊的坑口,出土的这三件青铜器,怎么看都很珍贵。 “感谢韦老板给文物保护事业贡献的心力,那这三件青铜器,我就不估价了。” 张扬示意对方可以把资料收起来了,用手机视频看怪累的,还是寄过来吧。 不估价,当然也就不用付钱。 “没事,我早就想捐了。”韦老板苦笑着答道。 喜欢收藏青铜器的人,心里多少都有点准备,迟早有大出血的一。 只不过韦老板的这一,来得有点猛。 青铜器全部鉴定完,张扬对接下来的藏品已经没有多少期待了。 就算有汝瓷、粉彩又能咋滴? 海林博物馆里,瓷器多得是,汪大师下手早,以前买的时候贼便宜。 但他还是低估了韦老板。 玩瓷器?那是普通藏家才干的事。 像陈彦光的父亲,人家收集的都是古代饶变态文物。 韦老板这样一个能混到西林古社参加青铜器拍卖的人,水平明显要高不少,怎么会没点特殊爱好呢? 就比如现在从箱子里抬出来的,是一件石雕的菩萨头。 公元583年,隋朝的石灰岩雕。 年代没什么特殊的,南北朝一直就有雕佛像的传统,隋朝早期的也不算罕见,只不过因为风格的问题,经常被归类到北周佛像里。 张扬随口问了一句: “这件菩萨头也是拍卖的吗?” 韦老板答非所问,笑呵呵的回答: “张馆长,你先把眼睛闭上,再猛地睁开看,看他像不像一个人?” 像一个人?不像人才奇怪吧? 张扬按对方建议的方法试了一下。 没啥特别的啊,这不就是北周佛像的特点嘛,面相丰满圆润、鼻梁挺直、唇线分明。 等等,这长相,怎么这么像…… 张扬突然觉得,韦老板这个人,思想很危险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