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74) (第1/2页)
文府正是兵荒马乱一般的风景。 前院停了七八辆大车,十几堆箱笼摆在一旁。 十几名家丁在太阳底下忙上忙下,将箱笼摆上大车, 为了文府的体面,这些家丁都没打赤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结起了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几名家丁站在箱笼堆成小山的大车顶端,正整理着抛上去的绳索。看见文及甫回来,蹑手蹑脚的跨过箱笼,跳下车来,跟同伴们一起,向文六衙内行礼。 马车上的箱笼摇摇晃晃,文及甫抬头看得直皱眉头。 如果是一路坐马车走官道回洛阳,肯定不能这样装货。但只是出城去车站的几里路,倒是不用担心装货太多,路上一颠簸就断了车轴。 迎上来的都管察言观色,立刻就冲着家丁们大声叫道,“都绑紧点。” 家丁们立刻忙碌起来,刚刚下车来的几人,又开始往车上爬。 “还有多久。”文及甫不耐烦的问道。 “快了,快了,六郎放心。”都管没口子的保证。 “申时前一定要弄好,送到车站装车!” 文及甫说完,就往里面走,身后又听见都管的叫声,“再快一点。别偷懒,仔细你们的皮。” 文及甫的脸色阴沉了几分。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如果是过去得用的管家,一言一行都带着簪缨世家的风范,绝不会如同粗汉一般大呼小叫。要催促家丁,不要说话,一个眼神过去就够了。 可府中的几位老都管,在之前的案子中,都被拘入衙门一并审问。 为了能脱身,不得不将罪责推到他们身上,这才让文及甫兄弟能够脱罪和减罪。 文府在开封洛阳两地,总计十几名同时受拘的大小管家,两个被定罪,流放西域,遇赦不得归,一个在狱中重病,放出来两天就死了。剩下的倒是都释放了,也不知他们在狱中招了什么,不敢再放在身边,全都赶去乡下的庄子上了。 少了这些得力的身边人,新上来的一没经验,二没能耐,家里许多事都乱了套。这样的小动作,也许称不上狠辣,却让人恶心透了。就像出去办的事,一点点的小绊子,让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却又作不得。 让人通传了之后,文及甫走进书房中。 只有文彦博一人在书房中等待回信。文及甫的两位兄弟在释放后的第二天,便被文彦博匆匆赶上了列车,返回洛阳将养。只剩文及甫一人在身边服侍。 “都安排好了?”文彦博放下手上的报纸,问道。 似乎是因为赌了一口气,文及甫感觉自己的父亲这几天来反而更加精神焕。 “已经好了。” 文及甫没提安排回洛阳的专列时,在铁路局里,受到的诸多刁难——若是文彦博想得到,也就不用多说;要是想不到,说了,反而会惹老父平白生气。 文彦博的态度中,也看不出他是想到了还是没想到,“那就早些回洛阳。” 在东京城中,灰头土脸了一番之后,文老相公终于不再把自己的脸皮往两府诸公的巴掌上凑,收拾行装,灰溜溜的准备打道回府了。 在外人看来,就是这样。 但文彦博绝不会承认,他这不是逃窜,而是转进,要换个方法继续进攻。 “六哥,你准备好,回去之后,就选个议员出来。到时候,看看韩冈会怎么办。”文老相公拿下鼻子上的眼镜,拿了块麂皮擦着本是光洁无痕的镜片,“既然韩相公如此热情,我等又怎么能不识好歹,自当共襄盛举。” “儿子知道了。”文及甫点头。 不管最后大议会的议员名额怎么分配,落到一州一府上的名额,终究不会多。僧多粥少,以文家在洛阳的势力,最多也只能拿到其中一个大议会的议员名额。在几个兄弟里面,落到自己的头上,文及甫当然不会拒绝。 “为父已经写了信,劝说几位老朋友也出来选个议员。想必三位相公定会乐见其成。” 文彦博得意洋洋的捻着白须。 文家寄信,现在使用的是朝廷的邮政系统,被拆看已经是意料中事。 如果看到自己,终于不再争论,‘俯低头’,章惇、韩冈的脸色,想必会很好看。 文及甫没有附和,等了一下,道:“大人,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文彦博不在意的睁开眼。 文及甫道,“儿子回来的时候,正好碰见韩冈出城了。” “出城?”文彦博两条雪白的长眉皱起,“去哪里了?” “应该是往自然学会的会所去了。” ‘哦。’文彦博像是松了口气。“就是那个自然学会的第一次全国大会?苏颂去了三次,他也该去了。不知又会有什么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